一种高效电子元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335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电子元件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四角均固接有底座,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有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的左侧设有锁死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存件盒,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左侧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底端固接有橡胶垫。该高效电子元件检测装置,通过长条板、U型卡、表笔、旋钮、螺杆、滑槽、滑块和支杆之间的配合,将万能表的表笔与U型卡之间相卡接,然后通过控制转动旋钮能够使两个U型卡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不用检查人员手持表笔来进行检查,从而防止了检察人员手部产生酸麻情况发生,能够使电子元件的检测效率得到提高。

An efficient electronic component te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电子元件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检测
,具体为一种高效电子元件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electroniccomponent),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个别封装,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引线或金属接点,电子元件须相互连接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例如:放大器、无线电接收机、振荡器等,连接电子元件常见的方式之一是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电子元件也许是单独的封装(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二极管等),或是各种不同复杂度的群组,例如: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排阻、逻辑门等),电子元件生产厂家在对电子元件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出厂电子元件的品质,但现有的电子元件检测方式为:检测人员手持万能表表笔进行对电子元件进行检测,容易使检测人员手部产生酸麻的情况出现,检察人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息才能进行对电子元件的检测,从而使得电子元件的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完成后的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只是单纯的放置在操作台的上表面,容易使检测完成后的电子元件相互混淆,进而前功尽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电子元件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四角均固接有底座(2),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位移机构(3),所述位移机构(3)的左侧设有锁死机构(4),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存件盒(5),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左侧开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底端固接有橡胶垫(7),所述橡胶垫(7)的上表面放置有万能表(8),所述万能表(8)的右侧设有表笔(9),所述表笔(9)通过导线(10)与万能表(8)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电子元件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四角均固接有底座(2),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位移机构(3),所述位移机构(3)的左侧设有锁死机构(4),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存件盒(5),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左侧开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底端固接有橡胶垫(7),所述橡胶垫(7)的上表面放置有万能表(8),所述万能表(8)的右侧设有表笔(9),所述表笔(9)通过导线(10)与万能表(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子元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3)包括长条板(301)、滑槽(302)、滑块(303)、支杆(304)和U型卡(305),所述长条板(301)固接在箱体(1)的上表面,所述长条板(301)的内部开有滑槽(302),所述滑槽(302)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303),所述滑块(303)的顶端固接有支杆(304),所述支杆(304)与滑槽(302)间隙配合,所述支杆(304)的顶端固接有U型卡(305),所述U型卡(305)与表笔(9)卡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电子元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304)和长条板(301)通过滑槽(302)与滑块(303)之间的配合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亚摩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