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拆卸、方便清洗的乌氏粘度计粘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279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需拆卸、方便清洗的乌氏粘度计粘度测量装置,具体涉及粘度测量装置领域,包括铁架台,所述铁架台顶部设有加热锅,所述加热锅内部设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一侧设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顶部设有烧瓶组件,所述加热锅内腔设有乌氏粘度计,所述乌氏粘度计与烧瓶组件之间设有排液软管,所述铁架台一侧设有计时器,所述铁架台顶端设有传动电机,烧瓶组件包括平底烧瓶,所述平底烧瓶内腔底部设有磁子,所述磁子中部与平底烧瓶之间固定,所述平底烧瓶一侧顶部设有进样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阀门、真空泵、增压泵和进样口的控制就可以实现样品的加入和清洗,测试人员无需多次接触高温溶液,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

A viscosity measuring device of Ubbelohde viscometer without disassembly and easy cl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拆卸、方便清洗的乌氏粘度计粘度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粘度测量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无需拆卸、方便清洗的乌氏粘度计粘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乌氏粘度计是基于相对测量法的原理而设计的,依据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驱动下从毛细管77中的流出时间来测量液体的特性粘度,是一种重力型的毛细管77粘度计。与其它重力型粘度计相比,它是属于悬挂液柱型粘度计。乌氏粘度计使用方便、准确,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及其它工业和科学研究中。但是传统的乌氏粘度计三个管口全部向上,需从上部加样,上部排液,这就导致(1)在测试样品溶液的转移和倾倒废液时会有少许溶胀或溶解不充分的物质粘附在三个管的顶端,导致测试样品溶液浓度发生变化,影响测量的准确性;(2)测试一个样品后,需要将乌氏粘度计从加热装置取出并进行清洗,大大增加了测试时间、降低工作效率;(3)加完新的样品后升温(降温)到测试温度需要较长的时间。申请号为CN201621351894.X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改良的乌氏粘度计,使用水作为加热溶液,通过下端取样方式进样,便于取样及清洗,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需拆卸、方便清洗的乌氏粘度计粘度测量装置,包括铁架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架台(1)顶部设有加热锅(2),所述加热锅(2)内部设有加热线圈(3),所述加热线圈(3)一侧设有放置块(4),所述放置块(4)顶部设有烧瓶组件(5),所述加热锅(2)内腔设有乌氏粘度计(7),所述乌氏粘度计(7)与烧瓶组件(5)之间设有排液软管(6);/n其中,所述乌氏粘度计(7)包括抽放液管(71)、测量管(72)和放空管(73),所述抽放液管(71)上设有上储液球(74),所述上储液球(74)底部设有计时球(76),所述计时球(76)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计时刻度(75),所述抽放液管(71)的计时球(7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拆卸、方便清洗的乌氏粘度计粘度测量装置,包括铁架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架台(1)顶部设有加热锅(2),所述加热锅(2)内部设有加热线圈(3),所述加热线圈(3)一侧设有放置块(4),所述放置块(4)顶部设有烧瓶组件(5),所述加热锅(2)内腔设有乌氏粘度计(7),所述乌氏粘度计(7)与烧瓶组件(5)之间设有排液软管(6);
其中,所述乌氏粘度计(7)包括抽放液管(71)、测量管(72)和放空管(73),所述抽放液管(71)上设有上储液球(74),所述上储液球(74)底部设有计时球(76),所述计时球(76)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计时刻度(75),所述抽放液管(71)的计时球(76)底部内壁设有毛细管(77),所述抽放液管(71)与测量管(72)底端连接位置设有悬挂液柱球(78),所述放空管(73)底端设有下储液球(79),所述抽放液管(71)、测量管(72)和放空管(73)一体成型,所述抽放液管(71)、测量管(72)和放空管(73)顶端连接位置设有第一连接管(710)和第二连接管(711),所述抽放液管(71)、测量管(72)和放空管(73)底端连接位置设有第三连接管(7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氏粘度计粘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瓶组件(5)包括平底烧瓶(51),所述平底烧瓶(51)内腔底部设有磁子(52),所述磁子(52)中部与平底烧瓶(51)之间固定,所述平底烧瓶(51)一侧顶部设有进样管(53),所述平底烧瓶(51)一侧底部设有排出管(54),所述平底烧瓶(51)另一侧设有连接口(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乌氏粘度计粘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2)一端底端设有进排液管(21),所述进排液管(21)、进样管(53)、排出管(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魁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