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264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02
一种侧冲模具,包括下模及上模。所述下模包括基座、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滑动组及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的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各自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上模包括可沿纵向移动的楔块,所述第二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沿所述纵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所述楔块用以推动所述第二滑动组沿所述水平方向滑动至用以抵压工件的抵压位置,并且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沿相反于所述第二滑动组的滑动方向滑动至与所述第二滑动组相切用以切断工件的冲压位置。借此,能快速且精准地对工件切边并使切边后的板体切痕平整美观,以使其符合后续组装上的尺寸需求。

Side punch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冲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对工件进行侧冲压切边加工的侧冲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手机壳体在制造过程中,板状工件会先通过弯折加工以形成侧立板,之后还需要对侧立板进行切边加工,以使其符合后续组装上的尺寸需求。因此,如何能快速且精准地对侧立板进行切边加工是个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
技术介绍
的至少一个缺点的侧冲模具。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
技术介绍
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侧冲模具,所述侧冲模具包括下模及上模。所述下模包括基座、至少一个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滑动组及至少一个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的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各自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上模包括至少一个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水平方向的纵向移动的楔块,所述楔块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滑动,所述第二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沿所述纵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所述楔块用以推动所述第二滑动组沿所述水平方向滑动至用以抵压工件的抵压位置,并且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沿相反于所述第二滑动组的滑动方向滑动至与所述第二滑动组相切用以切断所述工件的冲压位置。本技术的侧冲模具,所述第一滑动组包括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滑动组包括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纵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斜面的高度。本技术的侧冲模具,所述下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的承料架,所述第一滑动组包括冲头,所述冲头具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二滑动组包括与所述承料架相间隔的抵压块,所述抵压块具有面向所述承料架的抵压立面及第二刀刃,所述第一刀刃用以与所述第二刀刃相切以产生剪力。本技术的侧冲模具,所述承料架包括承载顶面及连接于所述承载顶面并与其垂直的侧立面,所述侧立面面向所述抵压立面并与其相间隔。本技术的侧冲模具,所述承料架形成有用以供所述冲头容置的容置槽,所述冲头在所述冲压位置时所述第一刀刃凸伸出所述容置槽外,所述抵压块形成有面向所述容置槽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以供处在所述冲压位置的所述冲头的所述第一刀刃容置,所述抵压块在所述抵压位置时所述抵压立面靠近于所述承料架。本技术的侧冲模具,所述上模还包括上脱料板,所述上脱料板形成有用以供所述第二滑动组的一部分容置的凹槽。本技术的侧冲模具,所述下模包括两个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滑动组及两个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的第二滑动组,所述上模包括两个楔块,每一个所述楔块用以推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组及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动组滑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
技术介绍
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侧冲模具,所述包括侧冲模具下模及上模。所述下模包括承料架、第一滑动组及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各自可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上模包括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滑动的楔块,所述第二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所述楔块用以先推动所述第二滑动组滑动至靠近所述承料架用以抵压工件的抵压位置,而后再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沿着相反于所述第二滑动组的滑动方向滑动至与所述第二滑动组相切并远离所述承料架用以切断所述工件的冲压位置。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
技术介绍
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侧冲模具,适于冲压工件并包括下模及上模,所述工件具有平板及连接于所述平板一端并与其垂直的侧立板。所述下模包括用以承载所述工件的承料架、第一滑动组及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的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各自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上模包括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滑动的楔块,所述第二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所述楔块用以推动所述第二滑动组沿所述水平方向滑动至抵压所述侧立板的抵压位置,并且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沿相反于所述第二滑动组的滑动方向滑动至与所述第二滑动组相切以切断所述侧立板的冲压位置。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
技术介绍
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侧冲模具,适于冲压工件并包括下模及上模,所述工件具有平板及两个连接于所述平板相反端并与其垂直的侧立板。所述下模包括用以承载所述工件的承料架、两个位于所述承料架相反侧的第一滑动组及两个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的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各自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上模包括两个楔块,每一个所述楔块用以推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组及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动组滑动,每一个所述第二滑动组用以供对应的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高于每一个所述第一滑动组用以供对应的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每一个所述楔块用以推动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动组沿所述水平方向滑动至抵压对应的所述侧立板的抵压位置,并且用以推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组沿相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动组的滑动方向滑动至与其相切以切断对应的所述侧立板的冲压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第二滑动组用以供楔块推动的部位沿纵向的高度高于第一滑动组用以供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使得楔块能先推动第二滑动组滑动至抵压位置而后再推动第一滑动组滑动至冲压位置。借此,能快速且精准地对工件切边并使切边后的板体切痕平整美观,以使板体符合后续组装上的尺寸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侧冲模具的实施例的前视图,说明下模及上模之间的配置关系;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所述下模与工件的局部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工件、承料架、第一滑动组、第二滑动组、第一复位组及第二复位组之间的组装关系;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各自在一初始位置;图4是所述实施例的所述下模的左侧视图;图5是所述实施例的所述下模的不完整右侧视图;图6是所述实施例的所述上模的不完整立体图;图7是所述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所述上模的上脱料板压住所述工件的平板,以及所述第二滑动组顶部容置于所述上脱料板的凹槽内;图8是所述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所述上模的楔块推动所述第二滑动组沿第一滑动方向滑动;图9是所述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所述第二滑动组定位在抵压位置;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说明抵压块的抵压立面抵压侧立板并与所述承料架的侧立面共同夹持住所述侧立板;图11是所述实施例的剖视图,说明所述上模的所述楔块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沿第二滑动方向滑动;图12是图11的一局部放大图,说明冲头的第一刀刃与所述抵压块的第二刀刃相切所产生的剪力作用把所述侧立板切断成板体及废料;及图13是所述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冲模具,所述侧冲模具包括下模及上模;其特征在于:/n所述下模包括基座、至少一个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滑动组及至少一个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的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各自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上模包括至少一个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水平方向的纵向移动的楔块,所述楔块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滑动,所述第二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沿所述纵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所述楔块用以推动所述第二滑动组沿所述水平方向滑动至用以抵压工件的抵压位置,并且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沿相反于所述第二滑动组的滑动方向滑动至与所述第二滑动组相切用以切断所述工件的冲压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冲模具,所述侧冲模具包括下模及上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包括基座、至少一个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滑动组及至少一个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的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各自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上模包括至少一个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水平方向的纵向移动的楔块,所述楔块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及所述第二滑动组滑动,所述第二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沿所述纵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部位的高度,所述楔块用以推动所述第二滑动组沿所述水平方向滑动至用以抵压工件的抵压位置,并且用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动组沿相反于所述第二滑动组的滑动方向滑动至与所述第二滑动组相切用以切断所述工件的冲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包括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滑动组包括用以供所述楔块推动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纵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斜面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的承料架,所述第一滑动组包括冲头,所述冲头具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二滑动组包括与所述承料架相间隔的抵压块,所述抵压块具有面向所述承料架的抵压立面及第二刀刃,所述第一刀刃用以与所述第二刀刃相切以产生剪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料架包括承载顶面及连接于所述承载顶面并与其垂直的侧立面,所述侧立面面向所述抵压立面并与其相间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料架形成有用以供所述冲头容置的容置槽,所述冲头在所述冲压位置时所述第一刀刃凸伸出所述容置槽外,所述抵压块形成有面向所述容置槽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以供处在所述冲压位置的所述冲头的所述第一刀刃容置,所述抵压块在所述抵压位置时所述抵压立面靠近于所述承料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上脱料板,所述上脱料板形成有用以供所述第二滑动组的一部分容置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两个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滑动组及两个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组的第二滑动组,所述上模包括两个楔块,每一个所述楔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西张明旺潘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捷普电子新加坡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