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718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放置在三脚架上,包括底板、光栅机、激光器、第一相机、第二相机以及相机底座;所述光栅机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前部,所述相机底座置于光栅机两侧,其上分别置有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相机底座相配合的滑槽,相机底座置于滑槽正上方且底部设有穿过滑槽的螺栓。该装置进行三维扫描工作时,通过滑槽和相机底座可调节相机基线与相机倾斜角度,同时,封闭式的机体保障了相机工作环境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此三维扫描系统在进行扫描工作时的效率与精准度更高。

Closed and adjustable camera baseline 3D scan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维扫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扫描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三维扫描系统是一种用于侦测并分析现实世界中物体或环境的形状与外观数据的。搜集到的数据常被用来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在虚拟世界中创建实际物体的数字模型。这些模型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在工业设计、逆向工程、地貌测量、医学信息、生物信息、刑事鉴定、数字文物典藏等等都领域可见其应用。目前市场上三维扫描系统的器件组成往往差别不大,但其结构设计上的差别却对其性能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光学拍照式三维扫描系统通常通过仰赖有效的图片像素匹配分析,使用两个放在一起的摄像机对重建之物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拍摄,再通过对截取的图片进行拼接、填充实现模型重建。然而在进行多方位角度拍摄的时候,固定的相机基线与相机相对倾斜角度往往会大大增加人工作业量且容易出现测量不够精准的问题,且当前市面上大多三维扫描系统的相机装置均设置于机壳两侧而无物体遮蔽,这使得该类装置在进行三维扫描工作时,相机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且不易移动,同样易使得测量不够精准而导致测量次数相应增加,效率变低。因此,设计一种相机基线与相机倾斜角度可调节且相机设置在封闭空间内的三维扫描系统便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实现相机基线与相机倾斜角度的可调节且相机可稳定的在封闭空间内工作,从而使得此三维扫描系统在进行扫描工作时的效率与精准度更高。本技术提供一种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放置在三脚架上,包括底板、光栅机、激光器、第一相机、第二相机以及相机底座;所述光栅机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前部,所述相机底座置于光栅机两侧,其上分别置有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相机底座相配合的滑槽,相机底座置于滑槽正上方且底部设有穿过滑槽的螺栓。优选地,所述相机底座呈U型,其上两侧各设有通孔,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的相机壳体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通孔,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相机底座上。优选地,所述光栅机两侧设有平行分布的挡板,挡板上设有与激光器相配合的盲孔。优选地,所述激光器包括一固定座与一激光灯,固定座两侧设有与之固定相连的滚柱,滚柱通过轴承设置于盲孔中,从而有固定座固定在光栅机前部的上方并可自由转动,同时,固定座中部设有一通孔,激光灯通过螺栓固定在通孔中。优选地,所述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还包括有机壳,所述机壳与底板相配合,形成一封闭式机体。优选地,所述机壳上设有与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相配合的相机窗口以及与光栅机和激光器相配合的通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放置在三脚架上,包括底板、光栅机、激光器、第一相机、第二相机以及相机底座;所述光栅机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前部,所述相机底座置于光栅机两侧,其上分别置有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相机底座相配合的滑槽,相机底座置于滑槽正上方且底部设有穿过滑槽的螺栓。该装置进行三维扫描工作时,通过滑槽和相机底座可调节相机基线与相机倾斜角度,同时,封闭式的机体保障了相机工作环境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此三维扫描系统在进行扫描工作时的效率与精准度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激光器处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激光器与挡板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所述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放置在三脚架上,包括机壳1、底板2、光栅机3、激光器4、第一相机5、第二相机6以及相机底座7;所述光栅机3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2前部,用于发射出蓝色范围光栅配合三维扫描;所述相机底座7置于光栅机3两侧,其上分别置有第一相机5与第二相机6,且所述底板2上设有与相机底座7相配合的滑槽8,相机底座7置于滑槽8正上方且底部设有穿过滑槽8的螺栓,所述相机底座7可在滑槽8上自由移动,螺栓用于在相机底座7确定位置后拧紧,使所述相机底座7能固定在底板2上从而保持当前相机基线,当需要再次对相机基线进行调节时,只需拧松螺栓,就可以再次移动第一相机5与第二相机6进行二次调节。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相机底座7呈U型,其上两侧各设有通孔,第一相机5与第二相机6的相机壳体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通孔,第一相机5与第二相机6分别置于相机底座7上,通过螺栓穿过相机底座7与第一相机5或相机底座7与第二相机6间的通孔实现固定效果,当需要调节第一相机5或第二相机6的倾斜角度时,只需拧松螺栓进行手动调节,在确定第一相机5或第二相机6的倾斜角度后,再次拧紧螺栓即可保持该角度进行拍照。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所述光栅机3两侧设有平行分布的挡板9,且挡板上设有与激光器4相配合的盲孔14,用于固定激光器4以及保护光栅机3。进一步地,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激光器4包括一齿轮10与一激光灯11,固定座10两侧设有与之固定相连的滚柱13,滚柱13通过轴承设置于盲孔14中,从而有固定座10固定在光栅机3前部的上方并可自由转动,同时,固定座10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激光灯11通过螺栓固定在通孔中,用于射出十字线型激光瞄准待重建物体,故当需要调节激光灯射出的激光位置时,只需对固定座10进行转动,即可实现调节目的。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机壳1上设有与第一相机5和第二相机6相配合的相机窗口12以及与光栅机3和激光器4相配合的通孔,用于在保护光栅机3、激光器4、第一相机5以及第二相机6同时,不遮挡其视线且便于调节。具体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本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进行三维扫描时,所述光栅机3发射出蓝色范围光栅,所述激光器4中的激光灯11发射出十字线型激光,通过转动固定座10,可调节十字线型激光的位置,使其对准待重建物体,从而为后台进行模型重建时提供基准,提升效率,当需要切换位置或角度对待重建物体进行拍照时,调整相机底座7的位置,即第一相机5与第二相机6的位置也随之相应改变,确定位置后,拧紧相机底座7下方的螺栓,使其固定在滑槽8上,从而实现改变相机基线的效果。同时,相机底座7上的第一相机5与第二相机6可进行0°-360°旋转,确定位置后,拧紧相机底座7与第一相机5或相机底座7与第二相机6间的螺栓,即可固定角度。拍照过程中的图片传送至后台进行拼接、填充从而实现模型重建。本技术提供一种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放置在三脚架上,包括底板、光栅机、激光器、第一相机、第二相机以及相机底座;所述光栅机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前部,所述相机底座置于光栅机两侧,其上分别置有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相机底座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放置在三脚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包括底板(2)、光栅机(3)、激光器(4)、第一相机(5)、第二相机(6)以及相机底座(7);所述光栅机(3)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2)前部,所述相机底座(7)置于光栅机(3)两侧,其上分别置有第一相机(5)与第二相机(6),且所述底板(2)上设有与相机底座(7)相配合的滑槽(8),相机底座(7)置于滑槽(8)正上方且底部设有穿过滑槽(8)的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放置在三脚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包括底板(2)、光栅机(3)、激光器(4)、第一相机(5)、第二相机(6)以及相机底座(7);所述光栅机(3)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2)前部,所述相机底座(7)置于光栅机(3)两侧,其上分别置有第一相机(5)与第二相机(6),且所述底板(2)上设有与相机底座(7)相配合的滑槽(8),相机底座(7)置于滑槽(8)正上方且底部设有穿过滑槽(8)的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底座(7)呈U型,其上两侧各设有通孔,第一相机(5)与第二相机(6)的相机壳体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通孔,第一相机(5)与第二相机(6)通过螺栓固定在相机底座(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并可调相机基线三维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机(3)两侧设有平行分布的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兵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微深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