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冰雪地防滑鞋底
本技术涉及一种冰雪地防滑鞋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冰雪地防滑鞋底,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鞋子已经发展出各种样式和功能。鞋底是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有鞋子的鞋底在干燥的天气里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不仅给人体造成危害,在一些易燃易爆的场合还容易引发重大事故;且现有鞋子的鞋底冰雪路面行走时,由于摩擦力不足,经常会发生打滑现象,使人体容易摔倒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鞋子的鞋底在干燥的天气里容易产生静电,给人体造成危害,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容易引发重大事故,且在冰雪路面行走时,由于摩擦力不足,经常会发生打滑现象,使人体容易摔倒受伤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冰雪地防滑鞋底。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鞋底主体和鞋垫,本技术还包括金属线圈、静电消除灯、被动楔块、驱动楔块、导电橡胶和多个防滑突刺,金属线圈水平固定在鞋底主体的上表面,金属线圈的一端与静电消除灯的正极连接,鞋垫覆盖在金属线圈上,且鞋垫下表面的边缘与鞋底主体上表面的边缘固定连接;鞋底主体的后部设有内设有空腔,鞋底主体下表面的后部设有通孔,通孔与空腔连通,被动楔块设置在空腔内,多个防滑突刺均布固定在被动楔块的下表面,且防滑突刺的尖端能穿过通孔漏出鞋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冰雪地防滑鞋底,它包括鞋底主体(1)和鞋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冰雪地防滑鞋底还包括金属线圈(3)、静电消除灯(4)、被动楔块(5)、驱动楔块(6)、导电橡胶(10)和多个防滑突刺(7),金属线圈(3)水平固定在鞋底主体(1)的上表面,金属线圈(3)的一端与静电消除灯(4)的正极(41)连接,鞋垫(2)覆盖在金属线圈(3)上,且鞋垫(2)下表面的边缘与鞋底主体(1)上表面的边缘固定连接;鞋底主体(1)的后部设有内设有空腔(11),鞋底主体(1)下表面的后部设有通孔(12),通孔(12)与空腔(11)连通,被动楔块(5)设置在空腔(11)内,多个防滑突刺(7)均布固定在被动楔块(5)的下表面,且防滑突刺(7)的尖端能穿过通孔(12)漏出鞋底主体(1)的底面,驱动楔块(6)穿过鞋底主体(1)后端端面的开口(13)插装在空腔(11)内,且驱动楔块(6)的第一斜面(61)与被动楔块(5)的第二斜面(51)接触,静电消除灯(4)的负极(42)与位于鞋底主体(1)后部的导电橡胶(10)连接,导电橡胶(10)的下端穿过鞋底主体(1)与地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冰雪地防滑鞋底,它包括鞋底主体(1)和鞋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冰雪地防滑鞋底还包括金属线圈(3)、静电消除灯(4)、被动楔块(5)、驱动楔块(6)、导电橡胶(10)和多个防滑突刺(7),金属线圈(3)水平固定在鞋底主体(1)的上表面,金属线圈(3)的一端与静电消除灯(4)的正极(41)连接,鞋垫(2)覆盖在金属线圈(3)上,且鞋垫(2)下表面的边缘与鞋底主体(1)上表面的边缘固定连接;鞋底主体(1)的后部设有内设有空腔(11),鞋底主体(1)下表面的后部设有通孔(12),通孔(12)与空腔(11)连通,被动楔块(5)设置在空腔(11)内,多个防滑突刺(7)均布固定在被动楔块(5)的下表面,且防滑突刺(7)的尖端能穿过通孔(12)漏出鞋底主体(1)的底面,驱动楔块(6)穿过鞋底主体(1)后端端面的开口(13)插装在空腔(11)内,且驱动楔块(6)的第一斜面(61)与被动楔块(5)的第二斜面(51)接触,静电消除灯(4)的负极(42)与位于鞋底主体(1)后部的导电橡胶(10)连接,导电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大元,胡祖敏,韩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