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琳专利>正文

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837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涉及鞋类产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包括鞋外底、鞋内底和鞋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鞋内底为布料包覆的至少一层丝瓜络板状体构成的层状结构,其剖面呈无规则的网状体结构;所述的鞋内底上设有若干个向一同侧延伸的按摩凸起,所述的按摩凸起内设有中药薄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双脚处在透气干爽环境下,脚掌表面直接与按摩凸起进行按压式接触,不仅有利于改善脚掌表面的微循环,更有利于疏通脚部经络系统的较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积极的进步。

A kind of cloth shoes that can massage the soles and acupoints of f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
本技术涉及鞋类
,尤其涉及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
技术介绍
鞋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鞋的种类往往是人们参加不同活动所要进行的选择,而一双舒适、轻便、干爽、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则是人们在休闲活动中首选的种类。而现有的布鞋在结构设计、材料选用等方面都沿用传统的生产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的。由于鞋底为平面板状体结构,与人体脚面不贴合,因而不能为人们带来按摩脚掌的功效。如再加上鞋子透气性不好,空气难以流通,就会发生一些脚部疾病。因此,为人们的提供一种透气性能好、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鞋内底透气性能好、鞋内底设置有按摩凸起的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为解决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包括鞋外底、鞋内底和鞋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鞋内底为布料包覆的至少一层丝瓜络板状体构成的层状结构,其剖面呈无规则的网状体结构;所述的鞋内底上设有若干个向一同侧延伸的按摩凸起,所述的按摩凸起内设有中药薄片。为进一步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是:上述所述的按摩凸起内设有与脚部穴位相对应的磁片。上述所述丝瓜络板状体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板状丝瓜络复合而成。上述所述中药薄片是由蜂房、木鳖子、明矾、儿茶、炉甘石、雄黄、红粉、艾叶的粉剂混合物压制而成的药物薄片,其药物薄片的厚度为2-3㎜。上述所述的鞋外底为若干层布料缝合为一体后在其外侧包覆有一层耐磨硅胶层。本技术所述的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积极的进步,主要有:其一是本技术所述的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采取所述鞋内底为布料包覆的至少一层丝瓜络板状体构成的层状结构,其剖面呈无规则的网状体结构;所述的鞋内底上设有若干个向一同侧延伸的按摩凸起,所述的按摩凸起内设有中药薄片的技术方案,从而为使用者的双脚不仅提供了透气性非常好的丝瓜络制成的鞋内底,同时在鞋内底上设置若干个按摩凸起的使用条件,可以使双脚处在透气干爽环境下,脚掌表面直接与按摩凸起进行按压式接触,不仅有利于改善脚掌表面的微循环,更有利于疏通脚部经络系统,达到强身健体的积极效果。从而使本技术所述的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缺陷,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可按摩脚掌穴位改善脚掌表面的微循环,疏通人体经络的实质性特点和积极的进步。其二是本技术所述的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通过在按摩凸起内设有中药薄片和设有与脚部穴位相对应的磁片的技术方案,使本技术所述的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不仅能利用有关药物的综合作用进一步缓解使用者的汗脚、脚臭之疾苦,使双脚处在透气干爽的环境下,进一步通过对脚部穴位的按摩和刺激,达到疏通活络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使本技术所述的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积极的进步。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到本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的鞋内底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鞋内底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鞋内底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鞋内底的剖面图。图号标记:1-鞋外底2-鞋内底2.1-布料2.2-丝瓜络板状体2.3-网状结构层2.4-按摩凸起3-鞋帮4-中药薄片5-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的具体结构细节和生产加工过程,不得理解为任何意义上的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参见图1、图2、图3),包括鞋外底1、鞋内底2和鞋帮3,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鞋内底2为布料2.1包覆的一层丝瓜络板状体2.2构成的层状结构,丝瓜络板状体2.2的剖面呈无规则的网状体结构层2.3;所述的鞋内底2上设有若干个向一同侧延伸的按摩凸起2.4,所述的按摩凸起2.4内设有中药薄片4。为进一步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是:上述所述中药薄片4是由蜂房、木鳖子、明矾、儿茶、炉甘石、雄黄、红粉、艾叶的粉剂混合物压制而成的药物薄片,其中药薄片4的厚度为2㎜。上述所述的鞋外底1为3层布料缝合为一体后在其外侧包覆有一层耐磨硅胶层(图中未示出)。以上构成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的静态结构,该布鞋适用于脚上出汗量较少的穿着者使用。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参见图1、图2、图4),包括鞋外底1、鞋内底2和鞋帮3,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鞋内底2为布料包覆的二层丝瓜络板状体2.2构成的层状结构,丝瓜络板状体2.2的剖面呈无规则的网状体结构层2.3;所述的鞋内底2上设有若干个向一同侧延伸的按摩凸起2.4,所述的按摩凸起2.4内设有中药薄片4。为进一步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是:上述所述丝瓜络板状体2.2为两层的板状丝瓜络复合而成。上述所述中药薄片4是由蜂房、木鳖子、明矾、儿茶、炉甘石、雄黄、红粉、艾叶的粉剂混合物压制而成的药物薄片,其中药薄片4的厚度为2.5㎜。上述所述的鞋外底1为4层布料缝合为一体后在其外侧包覆有一层耐磨硅胶层(图中未示出)。以上构成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的静态结构,该鞋垫适用于脚上出汗量中等偏上,其臭味较臭的条件下使用。实施例3: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参见图1、图2、图5),包括鞋外底1、鞋内底2和鞋帮3,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鞋内底2为布料包覆的三层丝瓜络板状体2.2构成的层状结构,丝瓜络板状体2.2的剖面呈无规则的网状体结构层2.3;所述的鞋内底2上设有若干个向一同侧延伸的按摩凸起2.4,所述的按摩凸起2.4内设有中药薄片4。为进一步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是:上述所述的按摩凸起2.4内设有与脚部穴位相对应的磁片5,与中药薄片4交替放置。上述所述丝瓜络板状体2.2为三层板状丝瓜络复合而成。上述所述中药薄片4是由蜂房、木鳖子、明矾、儿茶、炉甘石、雄黄、红粉、艾叶的粉剂混合物压制而成的药物薄片,其中药薄片4的厚度为3㎜。上述所述的鞋外底1为5层布料缝合为一体后在其外侧包覆有一层耐磨硅胶层(图中未示出)。以上构成本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包括鞋外底、鞋内底和鞋帮,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内底为布料包覆的至少一层丝瓜络板状体构成的层状结构,其剖面呈无规则的网状体结构;所述的鞋内底上设有若干个向一同侧延伸的按摩凸起,所述的按摩凸起内设有中药薄片;所述中药薄片的厚度为2-3㎜;所述的鞋外底为若干层布料缝合为一体后在其外侧包覆有一层耐磨硅胶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按摩脚掌穴位的布鞋,包括鞋外底、鞋内底和鞋帮,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内底为布料包覆的至少一层丝瓜络板状体构成的层状结构,其剖面呈无规则的网状体结构;所述的鞋内底上设有若干个向一同侧延伸的按摩凸起,所述的按摩凸起内设有中药薄片;所述中药薄片的厚度为2-3㎜;所述的鞋外底为若干层布料缝合为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琳周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周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