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98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健康领域,尤其是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和鞋底之间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设有能量模块和按摩单元;所述能量模块设置在减震层对应的前脚掌位置,所述减震层设有安装能量模块的凹槽;所述按摩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震层表面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凹槽四周设置,所述第二凸起分布设置在减震层对应的后脚跟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能量模块搭配按摩单元,能够从足底打通人体微循环,提高足底血液循环能力,进而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对人体有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
本技术涉及健康领域,尤其是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足疗等脚底按摩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另外,鞋子制造厂商从足底按摩得到启发,在鞋底设计各种按摩结构,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具有足底按摩功能的鞋子,人们穿着此类鞋子能够起到足底按摩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对人体有很大好处;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单纯的足底按摩对人体带来的改善具有客观的局限性,人们对鞋子投入了更多的改进,目前市场上需要具有对人体健康改善效果更好的鞋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其结构设计合理,利用能量模块搭配按摩单元,能够从足底打通人体微循环,提高足底血液循环能力,进而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对人体有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和鞋底之间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设有能量模块和按摩单元;所述能量模块设置在减震层对应的足底位置,所述减震层设有安装能量模块的凹槽;所述按摩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震层表面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凹槽四周设置,所述第二凸起分布设置在减震层对应的足跟位置。优选的,所述凹槽内的圆周内壁设有弹性凸块,所述弹性凸块和能量模块相抵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的距离减震层表面的相对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距离减震层表面的相对高度。优选的,所述能量模块选用太赫兹能量波发生器。优选的,所述减震层和鞋面之间还设有高弹海绵层和环保高聚合绵层。优选的,所述环保高聚合绵层和鞋面相连,所述环保高聚合绵层的上表面设有纳米布。优选的,所述减震层选用EVA减震层。优选的,所述鞋底选用橡塑鞋底。优选的,所述鞋面选用超纤鞋面。优选的,所述鞋面内设有里布,所述里布添加有蓄热暖感整理剂。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设计合理,利用能量模块搭配按摩单元,能够从足底打通人体微循环,提高足底血液循环能力,进而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对人体有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鞋面;2、鞋底;3、减震层;4、能量模块;5、凹槽;6、第一凸起;7、第二凸起;8、弹性凸块;9、高弹海绵层;10、环保高聚合绵层;11、纳米布;12、里布。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2所示,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包括鞋面1和鞋底2,鞋面1和鞋底2之间设有减震层3,减震层3设有能量模块4和按摩单元;能量模块4设置在减震层3对应的足底位置,减震层3设有安装能量模块4的凹槽5;按摩单元包括设置在减震层3表面的第一凸起6和第二凸起7,第一凸起6沿凹槽5四周设置,第二凸起7分布设置在减震层3对应的足跟位置。本方案利用能量模块4搭配按摩单元,能够从足底打通人体微循环,提高足底血液循环能力,进而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对人体有益。凹槽5的设计是为了方便能量模块4的安装,考虑到能量模块4安装后的连接稳定性,凹槽5内的圆周内壁设有弹性凸块8,弹性凸块8和能量模块4相抵接设置,能量模块4安装到凹槽5后,凹槽5内的弹性凸块8处于受挤压状态,对弹性模块8起到稳定位置的作用。当减震层3设计凹槽5后,并在凹槽5内安装能量模块4,凹槽5位置的弹性能力和减震效果相比其他位置会有所下降,因此使第一凸起6的距离减震层3表面的相对高度大于第二凸起7距离减震层3表面的相对高度,第一凸起6能够对凹槽5位置起到弹性加强作用,能够大体消除凹槽5位置的弹性下降能力,使整个减震层3大体保持稳定的弹性缓冲能力;具体的,凹槽5根据能量模块4的形状进行设置,例如:能量模块4可设计为方形、圆形,相应的调整凹槽5的形状。能量模块4选用太赫兹能量波发生器。太赫兹能量波发生器可直接购买市售产品,它是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经过声光电磁激活,将一个复杂的电子线路浓缩成一个小发生器,接收和共用其无线电天线,将接收到地球磁场中的生物光波作为发生器的电源,作用于人体来修复机体生物电场,通过频率转换,发射转换后的能量场,从而与人体生物电场产生共振。减震层3和鞋面1之间还设有高弹海绵层9和环保高聚合绵层10。环保高聚合绵层10具有透气吸湿、抗菌除臭、缓冲减震、环保质轻的特点。环保高聚合绵层10和鞋面1相连,环保高聚合绵层10的上表面设有纳米布11。值得一提的是,鞋面1的内里同样采用纳米布材料,采用前沿研磨技术将稀土矿石研磨到纳米级别,并且采用高端的纺织技术将其织于布料中,形成纳米布,具有远红外和负离子功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抑菌作用。减震层3选用EVA减震层。EVA鞋底是指使用EVA材料制成的鞋底。EVA鞋底回弹性和抗张力高,韧性高,具有良好的防震、缓冲性能,保温防寒及低温性能优异,可耐严寒,密闭泡孔,隔音效果好,密闭泡孔结构、不吸水、防潮、耐水性能良好,耐海水、油脂、酸、碱等化学品腐蚀,抗菌、无毒、无味、无污染。鞋底2选用橡塑鞋底。橡塑是通过橡胶和塑料经过塑炼、混炼、压出三道工序制作而成,橡塑具有重量轻、导热系数小、不透湿、吸水率小、不燃烧、不霉变、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无毒且性能稳定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鞋面1选用超纤鞋面。超纤皮是再生皮,属于合成皮革中的一种新研制开发的高档皮革,手感比真皮般柔软,具有耐磨、耐寒、透气、耐老化、质地柔软、环保等优点。鞋面1内设有里布12,里布12添加有蓄热暖感整理剂。蓄热暖感整理剂HOT的主要成分为唐辛子、托玛琳电气石的萃取物,外观为淡乳桔色液体,离子性为非离子,pH值6-7,可以分散于任何比例的温水中。应用工艺通常为浸轧工艺,可以单独使用或与柔软剂及树脂并用。添加了蓄热暖感整理剂的里布12形成一种蓄热暖感织物,可以使人的体感温度上升,并且具有较好的手感、优良的耐洗牢度,释放远红外线和负离子效果,远红外线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它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因此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体内水分子产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强其分子间的结合力,从而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体细胞处于最高振动能级。由于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以下深层温度上升,产生的温热由内向外散发,这种作用强度,使人体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精神的异常兴奋状态,从而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蓄热暖感整理剂采用浸轧工艺和印花工艺添加到里布12中,具体的可采用以下工艺加工:浸轧工艺:配方:蓄热暖感整理剂HOT含量20-50g/l,固着剂SLT含量10-30g/l;流程:织物→浸轧(轧液率60-70%)→烘干(80-120℃x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其特征在于,/n所述鞋面和鞋底之间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设有能量模块和按摩单元;/n所述能量模块设置在减震层对应的足底位置,所述减震层设有安装能量模块的凹槽;/n所述按摩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震层表面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凹槽四周设置,所述第二凸起分布设置在减震层对应的足跟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面和鞋底之间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设有能量模块和按摩单元;
所述能量模块设置在减震层对应的足底位置,所述减震层设有安装能量模块的凹槽;
所述按摩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震层表面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凹槽四周设置,所述第二凸起分布设置在减震层对应的足跟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的圆周内壁设有弹性凸块,所述弹性凸块和能量模块相抵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距离减震层表面的相对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距离减震层表面的相对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人体微循环足底健康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模块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正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