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60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8:45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第1电极,形成于电容器元件的一端面;第2电极,形成于电容器元件的另一端面;第1汇流条,与第1电极连接;第2汇流条,与第2电极连接;外装构件,覆盖电容器元件;和填充树脂,填充于外装构件的内部。外装构件由金属层压膜构成,具有用于将第1汇流条的一部分以及第2汇流条的一部分引出到外部的开口部。填充树脂从内部侧密封所述开口部。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容器
本公开涉及薄膜电容器等电容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薄膜电容器,该薄膜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在两端面具有电极;汇流条,与各电极连接,彼此向相反方向延伸;和外装构件,由金属层压膜形成,包覆这些电容器元件以及两个汇流条,使各汇流条的一部分引出到外部。由于电容器元件被外装构件包覆,从而抑制电容器元件的吸湿。专利文献1的薄膜电容器在一方的汇流条延伸的方向和另一方的汇流条延伸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具有汇流条的一部分从外装构件引出的引出部。在各引出部,在构成外装构件的内侧的表面的第1树脂层与汇流条之间形成有包含酸改性树脂的第2树脂层。通过使用了这样的第2树脂层的密封构造,在第1树脂层与汇流条之间不易产生间隙,提高了外装构件的各引出部的密封性。此外,金属层压膜具有内侧树脂层、金属层以及外侧树脂层层叠而一体化的结构。内侧树脂层、金属层以及外侧树脂层的厚度例如可以分别为80μm、40μm以及25μm。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25436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第1电极,形成于电容器元件的一端面;第2电极,形成于电容器元件的另一端面;第1汇流条,与第1电极连接;第2汇流条,与第2电极连接;外装构件,覆盖电容器元件;和填充树脂,填充于外装构件的内部。外装构件由金属层压膜构成,具有使第1汇流条的一部分以及第2汇流条的一部分引出到外部的开口部。填充树脂密封开口部。根据本方式,能够提供能良好地抑制电容器元件的吸湿的电容器。此外,本公开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第1电极,形成于电容器元件的一端面;第2电极,形成于电容器元件的另一端面;第1汇流条,与第1电极连接;第2汇流条,与第2电极连接;外装构件,覆盖电容器元件;和密封构件。外装构件由金属层压膜构成,具有使第1汇流条的一部分以及第2汇流条的一部分引出到外部的开口部。密封构件密封开口部。第1汇流条以及第2汇流条贯通密封构件。根据本方式,能够提供能良好地抑制电容器元件的吸湿的电容器。此外,本公开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在两端面具有电极;外装构件,覆盖电容器元件;和覆盖层,覆盖电极的外周的边缘部分。外装构件由金属层压膜构成。覆盖层具有电绝缘性。根据本方式,在由金属层压膜构成覆盖电容器元件的外装构件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能充分地确保外装构件的金属层与电容器元件之间的电绝缘性的电容器。本公开的效果和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可进一步明确。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实施本公开时的一个例示,本公开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隔离物的位置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的侧面剖视图。图3B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外装构件的截面的图。图4A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说明薄膜电容器的组装步骤的图。图4B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说明薄膜电容器的组装步骤的图。图4C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说明薄膜电容器的组装步骤的图。图4D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说明薄膜电容器的组装步骤的图。图5A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第1构件以及第2构件的立体图。图5B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第1构件以及第2构件的立体图。图6A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说明第1构件以及第2构件的组装步骤的图。图6B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说明第1构件以及第2构件的组装步骤的图。图7A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右侧视图。图7B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主视图。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正面剖视图。图9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1A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电容器元件的中央部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的侧面剖视图。图11B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外装构件的截面的图。图12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接合位置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的正面剖视图。图13A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说明薄膜电容器的组装步骤的图。图13B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说明薄膜电容器的组装步骤的图。图13C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说明薄膜电容器的组装步骤的图。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5A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主要部位的侧面剖视图。图15B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主要部位的侧面剖视图。图16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在电容器元件的中央部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的侧面剖视图。图17A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主要部位的侧面剖视图。图17B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主要部位的侧面剖视图。图18A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8B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去除了外装构件的状态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9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元件的立体图。图20A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电容器元件的中央部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的侧面剖视图。图20B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电容器元件的中央部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的平面剖视图。图20C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外装构件的截面的图。图21是第3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去除了外装构件的状态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22A是第3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22B是第3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在电容器元件的中央部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的侧面剖视图。图23是第3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在电容器元件的中央部被切断的薄膜电容器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之前,简单说明以往技术中的问题点。在专利文献1的薄膜电容器中,外装构件在电容器元件周围的两个方向上需要密封构造。因此,不得不担心在这两个方向上产生密封构造的不完备时的密封性降低,从而会担心无法良好地抑制电容器元件的吸湿。鉴于这样的课题,本公开的第1方式以及第2方式提供能够良好地抑制电容器元件的吸湿的电容器。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薄膜电容器中,由外装构件的内侧树脂层来确保金属层压膜制的外装构件的金属层与被外装构件覆盖的电容器元件之间的电绝缘性。形成于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的电极(例如,基于锌的热喷涂的金属热喷涂电极)的外周的边缘部分有棱角而处于比较锋利的状态。如上所述,内侧树脂的厚度非常小,因此若电极的边缘部分与内侧树脂层接触,则有可能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具备:/n电容器元件;/n第1电极,形成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一端面;/n第2电极,形成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另一端面;/n第1汇流条,与所述第1电极连接;/n第2汇流条,与所述第2电极连接;/n外装构件,由金属层压膜构成,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使所述第1汇流条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第2汇流条的一部分引出到外部的开口部;和/n填充树脂,填充于所述外装构件的内部,密封所述开口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12 JP 2017-135913;20170712 JP 2017-135914;201.一种电容器,具备:
电容器元件;
第1电极,形成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一端面;
第2电极,形成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另一端面;
第1汇流条,与所述第1电极连接;
第2汇流条,与所述第2电极连接;
外装构件,由金属层压膜构成,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使所述第1汇流条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第2汇流条的一部分引出到外部的开口部;和
填充树脂,填充于所述外装构件的内部,密封所述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外装构件的靠近所述开口部的一侧的端部具有随着朝向所述开口部而变窄地收缩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外装构件是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一部分的第1构件和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剩余部分的第2构件结合而成的结合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在所述外装构件的内表面附着有粘接剂。


5.一种电容器,具备:
电容器元件;
第1电极,形成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一端面;
第2电极,形成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另一端面;
第1汇流条,与所述第1电极连接;
第2汇流条,与所述第2电极连接;
外装构件,由金属层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冈宏树中坪和弘塚原太阳益见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