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提高接地装置的降阻效果。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的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密度逐渐增大,导致雷击线路事故不断变多,据统计输电线路约40%~70%的事故是由雷击引起,给电网运行带来巨额经济损失。输电杆塔降阻需要增设人工接地体,当故障电流通过塔基入地时,电流在钢筋和接地装置各段的散流是不均匀的,而且散流不均匀性还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接地短路电流的散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提高杆塔的接地性能,减小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电力行业专家从各个角度研究降阻的方法和策略。传统的降阻方法包括埋设垂直接地极、引外接地网和外延接地体,此类方法旨在增加深埋接地极的长度、优化接地极的布置方式。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在实际接地工程中采用辅助降阻材料进行接地降阻,一些辅助降阻材料存在降阻长效性与技术经济性的瓶颈。由于杆塔自身基础自然接地能够减少外延施工难度,且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灌装基坑占地面积较大,研究杆塔基础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桩基(1)顶部的环形拉环(2)、覆盖在桩基(1)外侧的外敷面状电极(3)和固定在桩基(1)顶部的接地引下线(4),所述环形拉环(2)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抽拉杆(5),多个抽拉杆(5)呈米字型布置,所述抽拉杆(5)包括外卡槽(51)、第一连杆(52)和第二连杆(53),所述第一连杆(5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悬挂外敷面状电极(3)的挂钩(54),第一连杆(52)的另一端与外卡槽(51)的一端相卡接,外卡槽(5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3)的一端相卡接,第二连杆(53)的另一端与环形拉环(2)相连接,所述接地引下线(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桩基(1)顶部的环形拉环(2)、覆盖在桩基(1)外侧的外敷面状电极(3)和固定在桩基(1)顶部的接地引下线(4),所述环形拉环(2)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抽拉杆(5),多个抽拉杆(5)呈米字型布置,所述抽拉杆(5)包括外卡槽(51)、第一连杆(52)和第二连杆(53),所述第一连杆(5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悬挂外敷面状电极(3)的挂钩(54),第一连杆(52)的另一端与外卡槽(51)的一端相卡接,外卡槽(5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3)的一端相卡接,第二连杆(53)的另一端与环形拉环(2)相连接,所述接地引下线(4)为带有接线鼻子(42)的接地线(41),所述接线鼻子(42)与杆塔的塔腿或者接地端子排相连接,所述接地线(41)与外敷面状电极(3)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卡槽(51)为圆柱体结构,外卡槽(5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外卡槽(51)两端面的贯穿槽(511),外卡槽(51)的内部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槽(512),圆形槽(512)位于贯穿槽(511)的外周部,且与贯穿槽(511)相通;
所述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均包括圆柱段(521),所述圆柱段(521)的一端与挂钩(54)相连接,圆柱段(521)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522),圆柱段(521)可沿贯穿槽(511)的内壁轴向移动,所述凸起(522)与圆形槽(512)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段(521)远离凸起(522)的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圆形贯穿槽(523),所述挂钩(54)包括钩体(541)与卡块(542),所述钩体(541)的尾部穿过圆形贯穿槽(523)后与卡块(54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晶,胡元潮,方潇,柯方超,周秋鹏,段志强,孙利平,廖晓红,王雅文,周蠡,熊川羽,周英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