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变压器采用漆包线绕制,由于漆包线截面积小,在高频条件下,产生趋肤效应,对高频电流影响较大。为了提高高频变压器工作效率,缩小变压器体积,故采用紫铜带绕制工艺,加宽高频电流流过的截面积,减小趋肤效应,使变压器在高频条件下时,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缩小了变压器的体积。然而现用技术中的上述变压器由于紫铜带缠绕时分布参数差,一致性低;同时铜带直角拐弯处的回弹力大,导致缠绕时结构不紧凑,铜带缠绕的部分厚度较厚,不利于缩小变压器的整体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方法,解决了紫铜带缠绕时分布参数差,一致性低;直角拐弯处的回弹力大,铜带缠绕的部分厚度较厚。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夹具,包括固定设置的机架体、纵向设置在机架体上的进给滑道、在进给滑道上滑动的定型模具装置、根部铰接在定型模具装置上的联动杆、根部铰接在机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绕线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机架体(1)、纵向设置在机架体(1)上的进给滑道(2)、在进给滑道(2)上滑动的定型模具装置(3)、根部铰接在定型模具装置(3)上的联动杆(4)、根部铰接在机架体(1)上且联动杆(4)端部铰接在其中部处的驱动臂(5)、设置在驱动臂(5)端部且用于连接动力源的驱动连接头(6)、设置在进给滑道(2)尽头一侧部的侧向成形装置(7)、设置在进给滑道(2)尽头正部的正向成形装置(8)、分别设置在进给滑道(2)尽头另一侧部的去模具装置(10)、设置在机架体(1)上且输入端与去模具装置(10)工序衔接的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绕线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机架体(1)、纵向设置在机架体(1)上的进给滑道(2)、在进给滑道(2)上滑动的定型模具装置(3)、根部铰接在定型模具装置(3)上的联动杆(4)、根部铰接在机架体(1)上且联动杆(4)端部铰接在其中部处的驱动臂(5)、设置在驱动臂(5)端部且用于连接动力源的驱动连接头(6)、设置在进给滑道(2)尽头一侧部的侧向成形装置(7)、设置在进给滑道(2)尽头正部的正向成形装置(8)、分别设置在进给滑道(2)尽头另一侧部的去模具装置(10)、设置在机架体(1)上且输入端与去模具装置(10)工序衔接的输出传送装置(11)、设置在输出传送装置(11)输出端两侧的长边侧向输出装置(12)与宽边侧向输出装置(13)、设置在机架体(1)上的铜线盘绕装置(14)、以及设置在铜线盘绕装置(14)与定型模具装置(3)之间的导向传送装置(15);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变压器铜带放置到铜线盘绕装置(14)的缠绕轴上;然后,将铜带穿过第一方向导向轮组(48)与第二方向阻尼轮组(49)引导到正向成形装置(8)与定型模块(20)对应侧面上;
步骤二,首先,驱动连接头(6)通过驱动臂(5)、联动杆(4)带动工字型滑块(16)沿着进给滑道(2)向正向成形装置(8)移动;然后,宽定型侧面(22)与位于正向成形装置(8)上的宽/长压制模座(41)压力接触,通过模具定型凹槽(40)对铜带进行压制;其次,侧向成形装置(7)驱动长/宽压制模座(32)向长定型侧面(21)靠近,将铜带进行折弯;再次,定型模具底部台阶(24)对铜带进行底部进行定位;紧接着,宽边电磁铁(19)吸合宽/长压制模座(41),长边电磁铁(18)吸合长/宽压制模座(32);再后来,牵拉导向键(36)旋转在模具内盲孔(39)旋转直到与模具导向孔(38)对齐;再往后,牵拉导向键(36)通过模具导向孔(38)离开模具内盲孔(39);
步骤三,首先,中心推杆(28)驱动导向中心套(27),使得挡位驱动杆(29)带动挡位从动杆(30)下行变为水平状态,对铜带进行顶部挡位;
步骤四,首先,旋转主轴(17)带动定型模块(20)旋转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勇,彭建学,赵传洲,施可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