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硒掺杂碳量子点的多巴胺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264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针对多巴胺检测选择性差、灵敏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硒掺杂碳量子点的多巴胺检测方法,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骤:S1.电极抛光处理,接着进行超声清洗;S2.制备硒掺杂碳量子点;S3.将硒掺杂碳量子点混合β‑环糊精即得β‑CD/Se‑CQDs溶液,然后将步骤S1超声清洗后的电极置于β‑CD/Se‑CQDs溶液中,以形成硒掺杂碳量子点混合β‑环糊精处理后的电极;S4.将步骤S3所得的硒掺杂碳量子点混合β‑环糊精处理后的电极放入多巴胺溶液中,测定多巴胺电化学响应信号;该电信号与多巴胺的浓度在60‑1000μM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达100nM,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尿样中的多巴胺,回收率在102.5%‑107.1%,实现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检测多巴胺。

A method of dopamine detection based on selenium 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硒掺杂碳量子点的多巴胺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硒掺杂碳量子点的多巴胺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多巴胺(D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儿茶酚胺神经递质,是一种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多巴胺可传递兴奋、开心的信息,在体液和脑组织中,多巴胺异常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帕金森病、癫痫、老年痴呆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因此确定生物体系中多巴胺的浓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检测多巴胺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荧光测定法和电泳法等;尿酸(UA)是鸟类和爬行类的主要代谢产物,微溶于水,易形成晶体,正常人体尿液中产物主要为尿素,含少量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在人体中具有重要功能,尿酸过高常常会导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等疾病;抗坏血酸(AA)是人体新陈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缺少抗坏血酸会导致坏血病、胶原代谢紊乱、女性生育能力降低。多巴胺、尿酸和抗坏血酸共存于人体体液中,尿酸和抗坏血酸的存在将会干扰对多巴胺的检测,使得多巴胺检测灵敏度较低,进而使得检测多巴胺的结果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硒掺杂碳量子点的多巴胺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S1.将电极进行抛光处理,接着进行超声清洗;/nS2.制备硒掺杂碳量子点,包括以下步骤:/nS21.在搅拌装置中加入浓度为0.2g/L-4g/L的柠檬酸、0.2g/L-4g/L的亚硒酸钠以形成预混液;/nS22.将步骤S21所得的预混液位于140-170℃条件下,反应120min-150min;/nS23.将步骤S22所得预混液降至室温,取出离心分离上清液,透析冻干,即得硒掺杂碳量子点;/nS3.将硒掺杂碳量子点混合β-环糊精即得β-CD/Se-CQDs溶液,然后将步骤S1超声清洗后的电极置于β-CD/Se-CQDs溶液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硒掺杂碳量子点的多巴胺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极进行抛光处理,接着进行超声清洗;
S2.制备硒掺杂碳量子点,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搅拌装置中加入浓度为0.2g/L-4g/L的柠檬酸、0.2g/L-4g/L的亚硒酸钠以形成预混液;
S22.将步骤S21所得的预混液位于140-170℃条件下,反应120min-150min;
S23.将步骤S22所得预混液降至室温,取出离心分离上清液,透析冻干,即得硒掺杂碳量子点;
S3.将硒掺杂碳量子点混合β-环糊精即得β-CD/Se-CQDs溶液,然后将步骤S1超声清洗后的电极置于β-CD/Se-CQDs溶液当中,以形成硒掺杂碳量子点混合β-环糊精处理后的电极;
S4.将步骤S3所得的硒掺杂碳量子点混合β-环糊精处理后的电极放入多巴胺溶液中,测定多巴胺在硒掺杂碳量子点混合β-环糊精处理后的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信号,所述电化学响应信号与多巴胺的浓度呈正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硒掺杂碳量子点的多巴胺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多巴胺溶液的浓度为60-100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意严志红杨晓玲刘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安康德美中山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