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启文专利>正文

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20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其包括一连接座,该连接座内侧形成一内接壁,外侧则形成一外接壁,该外接壁是组设一转接体,其中:该连接座开设有一镂空部以及一定位部,该定位部由内侧壁向外侧壁穿设有一定位件,该定位件是组接连接座与转接体,并与转接体结合而可配合转接体枢转;该转接体设有做插接用的接脚,并由接脚延伸出的导电线,该导电线是穿置定位于镂空部内;借由上述结构,可避免导电线于转接安装时因扭扯绷紧而断裂,以维护灯管转接座的功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管转接座,尤其涉及一种开设有大面积镂空 部供导电线穿设,避免导电线于转接安装时因扭扯绷紧而断裂的改进的 灯管转接座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的日光灯、T5灯管、BB灯管、2D灯管、PL灯管等均具有 省电的效果,但是由于灯管间各具有所属的规格,所以在与灯具的搭配 安装上,常因为彼此规格的差异而需要通过灯管转接座作为安装的转接 媒介,现有灯管转接座有如中国台湾专利证号M314298 「灯管转接座的结 构改良」专利,其结构概具有一灯座本体,该灯座本体两侧分别设有一 连接座,该连接座侧边凸设凸肋,凸肋中间至少开有一个以上的孔洞, 该连接座是以凸肋组设一转接环套,该转接环套一侧设有转接用的插脚, 另一侧则从插脚延伸出导电线,该导电线则穿过孔洞置于连接座内,该 转接环套并开设有一螺孔,以该螺孔配合锁入一锁固件将转接环套固定 于连接座上;由于不同灯具供插脚接合的接座排列方向各有不同,且有些接座在 灯管插入后还需转动小半圈才能完全扣合或做电性连结,所以在安装时 必须要转动调整转接环套至对应的角度方能将插脚插入接头中,在转动 转接环套时会牵动内侧的导电线扭转,然而因导电线穿置于狭小的孔洞 内,故导电线在随转接环套调整而扭转时往往会与周围的孔洞边缘相互 摩擦,或者一段受孔洞边缘扯住,另一段则缠挂连接座或转接环套而绷 紧拉扯,或者导电线在狭小孔洞内重复扭转纠结,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 导电线的断裂,使得灯管在与灯座失去电性连结下而不再发亮。另外,在转接环套转动调整前先需将锁于螺孔的锁固件旋退出一段 距离,再将转接环套由凸肋向外拉出一段距离方能将之转动调整,调整 完后还得重新将锁固件旋入螺孔内转接环套再次与连接座的凸肋组设,在作业手续上十分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灯管转接座在操作安装手续上过于繁琐不便,且穿置 导电线的孔洞过于狭小,在转动调整时容易造成导电线因扭扯绷紧而断 裂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能有效避免导 电线因扭扯绷紧而断裂,以维护灯管转接座的功效,使灯座的安装变得 更为省时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耳包括一连接座,该连接 座内侧形成一内接壁,外侧则形成一外接壁,该外接壁是组设一转接体; 该连接座开设有贯通内接壁与外接壁一镂空部以及一定位部,该定位部 由内侧壁向外侧壁穿设有一定位件,该定位件是组接连接座与转接体, 并与转接体结合而可配合转接体枢转;该转接体对应于连接座的另一端 设有做插接用的接脚,对应于连接座的一端则设有由接脚延伸出的导电 线,该导电线是穿置定位于镂空部内。前述的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其中定位部位于内接壁一端是凹设 一凹槽,位于外接壁一端开设一穿孔。前述的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其中转接体对应连接座的一端具有 一接合部,该接合部是与定位部对应,并开设一与穿孔对应的接孔。前述的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其中连接座设有一弹性部,该连接 座的镂空部是供导电线活动的裕度空间;该定位件为螺固件。本技术是借由镂空部大面积开放空间之利,让接脚所延伸的导 电线得以于镂空部内安然穿置,不会因为转接体的转动调整而与镂空部 的边缘相互摩擦,也不会发生某段导电线被镂空部的边缘钩住牵扯,或 者因空间过小造成在转接体转动时重复扭转而纠结的情况,故能有效避 免导电线因扭扯绷紧而断裂,以维护灯管转接座的功效;此外在安装方面,由于该定位件头端是置于凹槽内,而其它部分则 与接孔锁固结合而使定位件可随转接体的转动调整而枢转,所以完全省 略了将定位件先旋退、再次旋入的繁琐步骤,便能直接将转接体旋转调 整为与灯具接头排列方向一致的状态,让灯座的安装变得更为省时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A与图2B是本技术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与图4是本技术的转接体与不同排列方向的接头组设的状 态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灯座10连接座20内接壁21外接壁22弹性部23,镂空部24定位部25凹槽251穿孔252转接体30接脚31导电线311接合部32接孔321定位件40灯具50接头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请参照图1与图2A、 图2B所示,本实施例具有一供灯管承置的灯座10,该灯座10的两端各 设置一连接座20,该连接座20内侧形成一内接壁21,外侧则形成一外 接壁22,该外接壁22是组设一转接体30,其中该连接座20于内侧壁的底面上形成有一弹性部23,该弹性部23是 供灯管安装或拔脱时辅助之用,该连接座20又开设有贯通内接壁21与 外接壁22的一镂空部24与一定位部25,该镂空部24是呈足供活动的裕 度空间,本实施例该镂空部24是开设于定位部25下缘(但不以此为限); 该定位部25在本实施例中是呈柱形,位于内接壁21 —端是凹设一凹槽 251,位于外接壁22—端是开设一穿孔252;该转接体30在本实施例中是呈帽盖态样,该转接体30对应于连接 座20的另一端设有做插接用的接脚31,对应于连接座20的一端则设有 由接脚31延伸出的导电线311 ,该导电线311是穿置定位于镂空部24内, 又,该转接体30对应连接座20的一端具有一接合部32,该接合部32于 本实施例亦呈柱形,并与定位部25对应接抵,该接合部32开设一与穿 孔252对应,彼此连通的接孔321,该接孔321内具有螺纹;该定位部25由内侧壁向外侧壁穿设有一定位件40,在本实施例中该 定位件40为螺固件,该定位件40头端是置于定位部25的凹槽251内, 而头端以外部分则穿过穿孔252并锁入固定于接孔321内,使定位件40 与转接体30结合而可随转接体30的转动而令头端于凹槽251内枢转;续请参照图3与图4所示,当灯座10欲安装于灯具50上时,必须 先将转接体30上的接脚31与接头51排列方向调整为一致方能进行安装, 由于该定位件40头端是置于凹槽251内,而其它部分则与接孔321锁固 结合而使定位件40可随转接体30的转动调整而枢转,所以完全省略了 将定位件40先旋退、再次旋入的繁琐步骤,便能直接将转接体30旋转 调整为与接头51排列方向一致的状态,让灯座10的安装变得更为省时 方便;再者,由于接脚所延伸的导电线311是穿置定位于镂空部24内,而 镂空部24又成大面积开放空间,所以当转接体30转动调整时,该导电 线311不会与镂空部24的边缘相互摩擦,或者被扯住绷紧,或者重复扭 转而纠结,所以能避免导电线311因转接体30的转动调整而扭扯绷紧断 裂的情况,以维护灯管转接座的功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 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 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 提起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连接座,该连接座内侧形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灯管转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连接座,该连接座内侧形成一内接壁,外侧则形成一外接壁,该外接壁是组设一转接体; 该连接座开设有贯通内接壁与外接壁一镂空部以及一定位部,该定位部由内侧壁向外侧壁穿设有一定位件,该定位件是组接 连接座与转接体,并与转接体结合而可配合转接体枢转;该转接体对应于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做插接用的接脚,对应于连接座的一端则设有由接脚延伸出的导电线,该导电线是穿置定位于镂空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文
申请(专利权)人:王启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