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用阀门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194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用阀门的驱动装置,包括柜体外壳,柜体外壳的内部安装有12套阀门控制器,6套阀门控制器呈三排两列安装有柜体外壳的正面内腔,3套阀门控制器呈一列等间距安装在柜体外壳的左侧内腔,3套阀门控制器呈一列等间距安装在柜体外壳的右侧内腔;所述柜体外壳正面内腔安装有线槽、接线端子、手持点火器和柜体加强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出的核电用阀门的驱动装置集成度高,占用空间小,便于检修和维护,充电性能稳定,故障率低,便于接入手持式点火器,操作方便快捷。

A driving device for nuclear power val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用阀门的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核电用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核电用阀门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AP1000时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第三代非能动先进压水堆核电站,而DAS(多样化驱动系统)阀门驱动装置正是实现非能动系统触发的关键设备之一,随着我国三代核电设备自主研发大力发展,国产化非能动系统驱动装置的开发称为迫切需求,基于此,提出一种核电用阀门的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用阀门的驱动装置,具有集成度高,占用空间小,便于检修和维护,充电性能稳定,故障率低,便于接入手持式点火器,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以满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电用阀门的驱动装置,包括柜体外壳,柜体外壳的内部安装有12套阀门控制器,6套阀门控制器呈三排两列安装有柜体外壳的正面内腔,3套阀门控制器呈一列等间距安装在柜体外壳的左侧内腔,3套阀门控制器呈一列等间距安装在柜体外壳的右侧内腔;所述柜体外壳正面内腔安装有线槽、接线端子、手持点火器和柜体加强筋,柜体加强筋固定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用阀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外壳(1),柜体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12套阀门控制器(2),六台阀门控制器(2)呈三排两列安装有柜体外壳(1)的正面内腔,三台阀门控制器(2)呈一列等间距安装在柜体外壳(1)的左侧内腔,三台阀门控制器(2)呈一列等间距安装在柜体外壳(1)的右侧内腔;所述柜体外壳(1)正面内腔安装有线槽(3)、接线端子(4)、手持点火器(5)和柜体加强筋(6),柜体加强筋(6)固定加装在柜体外壳(1)的底端,手持点火器(5)固定安装在柜体加强筋(6)上,线槽(3)开设在阀门控制器(2)上端的柜体外壳(1)上,接线端子(4)加装在线槽(3)上端的柜体外壳(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用阀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外壳(1),柜体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12套阀门控制器(2),六台阀门控制器(2)呈三排两列安装有柜体外壳(1)的正面内腔,三台阀门控制器(2)呈一列等间距安装在柜体外壳(1)的左侧内腔,三台阀门控制器(2)呈一列等间距安装在柜体外壳(1)的右侧内腔;所述柜体外壳(1)正面内腔安装有线槽(3)、接线端子(4)、手持点火器(5)和柜体加强筋(6),柜体加强筋(6)固定加装在柜体外壳(1)的底端,手持点火器(5)固定安装在柜体加强筋(6)上,线槽(3)开设在阀门控制器(2)上端的柜体外壳(1)上,接线端子(4)加装在线槽(3)上端的柜体外壳(1)上;所述柜体外壳(1)右侧内腔安装有接线铜排(7)和避雷针(8),接线铜排(7)加装在阀门控制器(2)上端的柜体外壳(1)上,避雷针(8)加装在接线铜排(7)上端的柜体外壳(1)上;所述阀门控制器(2)包括阀门外壳(9),阀门外壳(9)四周采用固定螺栓(10)紧固在柜体外壳(1)上,阀门外壳(9)上加装有旋转按钮(11),阀门外壳(9)内置有PCB板(12),所述PCB板(12)上集成有主钽电容组(13)、热敏电阻R4(14)、充电调节电阻R1(15)、自放电调节电阻R2(16)、备用钽电容组A(17)、继电器K1(18)、备用钽电容组B(19)、端子JP1(20)、三极管Q1(21)、二极管D1(22)、备用钽电容组C(23)、继电器K2(24)、备用钽电容组D(25)、备用钽电容组E(26)和端子JP2(27),主钽电容组(13)加装在PCB板(12)的上侧,自放电调节电阻R2(16)、充电调节电阻R1(15)、热敏电阻R4(14)、三极管Q1(21)及二极管D1(22)并排加装在主钽电容组(13)内侧的PCB板(12)上,自放电调节电阻R2(16)、备用钽电容组A(17)及备用钽电容组B(19)并排加装在PCB板(12)的左侧,备用钽电容组C(23)、备用钽电容组D(25)及备用钽电容组E(26)并排加装在PCB板(12)的右侧,端子JP1(20)和端子JP2(27)并排加装在PCB板(12)的下侧,继电器K1(18)和继电器K2(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龙张甬熊志梁卢垠西陈辉峰李宽荣付丰年童富春刘栋王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王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