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洋温差能的冷电联产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6174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冷电联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海洋温差能的冷电联产循环系统。以海洋表层温海水作为主要热源,对从引射器出来的低沸点工质加热到饱和或过饱和气态,气体工质进入膨胀机并推动膨胀机做功,膨胀机带动发电机组输出电能,从膨胀机排出的乏汽由深层冷海水在冷凝器中将其冷凝为液态并流入分流器,分流器将液态工质分为两路,一路经过工质泵加压后作为引射流进入引射器,另一路工质经过膨胀阀降压进入蒸发器吸热后作为被引射流进入引射器,从引射器出来的工质进入发生器从而完成一次循环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海洋温差能的充分利用,可以同时输出电能和冷量,且可以通过调节分流器调控产生冷量多少。

A cooling power cogeneration cycle system based on oc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洋温差能的冷电联产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电联产
,涉及一种基于海洋温差能的冷电联产循环系统,是一种利用海洋温差能进行发电和制冷的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全球各地都在力求获得充足的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作为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终将会被消耗殆尽,并且这些化石燃料在使用后,对全球的环境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到达地球的太阳能大都被海洋所吸收,海洋是地球上巨大的储热体,海洋温差能储量巨大。同时由于海洋温差能的开发不会产生温室气体等,既是环境友好型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轻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海洋温差能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的海洋能资源。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是利用海洋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之间的温度差驱动循环系统进行做功。我国南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能资源十分充足,海洋表层温海水全年都在25℃以上,而在500-800米以下的深海,其水温在5℃左右,其温度差可达20℃以上,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温差能资源。基于有机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洋温差能的冷电联产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海洋温差能的冷电联产循环系统包括温海水泵(1)、发生器(2)、冷海水泵(3)、膨胀机(4)、冷凝器(5)、发电机(6)、蒸发器(7)、需要冷量的场所(8)、膨胀阀(9)、可调节流量分流器(10)、工质泵(11)和引射器(12);/n所述的温海水泵(1)通过温海水输送管道与发生器(2)的温海水入口端相连,发生器(2)的温海水出口端与温海水排水管连接,发生器(2)的工质出口端与膨胀机(4)的工质入口端相连,膨胀机(4)与发电机(6)连接,将输出功传递给发电机(6),驱动发电机(6)发电,且发电机(6)与温海水泵(1)、冷海水泵(3)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洋温差能的冷电联产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海洋温差能的冷电联产循环系统包括温海水泵(1)、发生器(2)、冷海水泵(3)、膨胀机(4)、冷凝器(5)、发电机(6)、蒸发器(7)、需要冷量的场所(8)、膨胀阀(9)、可调节流量分流器(10)、工质泵(11)和引射器(12);
所述的温海水泵(1)通过温海水输送管道与发生器(2)的温海水入口端相连,发生器(2)的温海水出口端与温海水排水管连接,发生器(2)的工质出口端与膨胀机(4)的工质入口端相连,膨胀机(4)与发电机(6)连接,将输出功传递给发电机(6),驱动发电机(6)发电,且发电机(6)与温海水泵(1)、冷海水泵(3)以及工质泵(11)相连,对设备进行供电;膨胀机(4)的工质出口端与冷凝器(5)的工质入口端相连,冷海水泵(3)通过冷海水输送管道与冷凝器(5)的冷海水入口端相连,冷凝器(5)的冷海水出口端与冷海水排水管相连,冷凝器(5)的工质出口端与可调节流量分流器(10)的入口端相连;可调节流量分流器(10)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工质泵(11)的工质入口端和膨胀阀(9)的工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永宁杨云杰潘俊秀杨童赟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