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管双层注聚井节能控液增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田开发三次采油注聚工艺技术,具体而言是一种双管双层注聚井节能控液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油田开发三次采油注聚生产过程中,同心双管分层注聚工艺主要采用内管、外管对上下两层分别独立注入和计量,实现同井两个注聚层的准确计量和地面调配的功能。它解决了单管分层注聚井的注入和测试难题,具有工艺简单、不易阻塞、易检测的特点,可以满足当前大规模双层同时注聚的需求,因此在油田注聚单元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目前常用的聚合物为高粘度的高分子有机物,为了保证驱油效果必须保证聚合物粘度稳定,但是通过实验得出:当剪切力变化较大时,聚合物粘度保留率较低。因此,同心双管分层注聚工艺对地面控制阀门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油田双管分层注聚井井口控压设备多采用低剪切控制阀门,控制压力在1MPa以内,聚合物溶液通过低剪切控制阀门后,粘度保留率较高。但如果控制差压大于1MPa,聚合物溶液通过低剪切控制阀门后,粘度保留率就大幅降低,粘度损失较大,为了控制压差,必须将低剪切控制阀门关得很小。此种情况在现场造成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管双层注聚井节能控液增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种双管双层注聚井节能控液增压装置为管状构成的长方形框架结构,下面以来液管(15)为基座,来液管(15)的两端设有内螺纹,右端设有丝堵头(16),并向上垂直设有高压管(17),高压管(17)的上端依次与高压控制阀门(20)、高压流量计(21)连接,高压管(17)的上、下内部分别设有供液阀(7)、排液阀(8),供液阀(7)、排液阀(8)的中间设有小活塞缸(60),来液管(15)的左端设有低压进口管(14),低压进口管(14)通过进液口J与换向推杆缸(201)的下部连接,换向推杆缸(201)的上部通过排液口P与低压出口管(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双层注聚井节能控液增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种双管双层注聚井节能控液增压装置为管状构成的长方形框架结构,下面以来液管(15)为基座,来液管(15)的两端设有内螺纹,右端设有丝堵头(16),并向上垂直设有高压管(17),高压管(17)的上端依次与高压控制阀门(20)、高压流量计(21)连接,高压管(17)的上、下内部分别设有供液阀(7)、排液阀(8),供液阀(7)、排液阀(8)的中间设有小活塞缸(60),来液管(15)的左端设有低压进口管(14),低压进口管(14)通过进液口J与换向推杆缸(201)的下部连接,换向推杆缸(201)的上部通过排液口P与低压出口管(13)连接,低压出口管(13)上端依次与低压控制阀门(19)、低压流量计(210)连接,换向推杆缸(201)的左边进液口J、排液口P与大活塞缸(40)连接,大活塞缸(40)与小活塞缸(60)为同心体,分别设在大活塞缸(40)、小活塞缸(60)内,大活塞缸(40)的左端设有移动指针(10),小活塞缸(60)的左端设有下限位器(9),大活塞缸(40)的右端设有上限位器(11),换向推杆缸(201)的中心设有换向推杆(2),换向推杆(2)的上端设有电磁线圈(1),电磁线圈(1)分别通过连接导线(12)与下限位器(9)、移动指针(10)、上限位器(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管双层注聚井节能控液增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向推杆(2)的下部设有换向孔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管双层注聚井节能控液增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大活塞缸(40)的缸体内部右端设有大密封圈(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尚朝辉,马建波,袁友为,石娜,王淑英,王彦艳,王东全,王高贵,严锦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