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致振动组合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资源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致振动组合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陆上能源的开发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在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新型能源。海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包括海流能,海流能一直以来基本采用涡扇进行能源利用,形式太过单一且利用率低、转化不稳定,故如何改变利用方式且提高利用率及稳定性,成为近几年越来越关注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海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形式太过单一且利用率低,转化不稳定。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致振动组合发电装置,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在固定在桩基础上中支柱外侧壁海流能组合发电单元,每个所述海流能组合发电单元从上到下依次为与所述中立柱固定连接的水平设置的上层连接杆、中层连接板和下层连接板,所述上层连接杆和中层连接板之间设有风扇型海流能发电单元,所述中层连接板和下层连接板之间设有涡激振动能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致振动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在固定在桩基础(8)上中支柱(18)外侧壁海流能组合发电单元(6),每个所述海流能组合发电单元(6)从上到下依次为与所述中立柱固定连接的水平设置的上层连接杆(18-1)、中层连接板(19)和下层连接板(20),所述上层连接杆(18-1)和中层连接板(19)之间设有风扇型海流能发电单元(6-1),所述中层连接板(19)和下层连接板(20)之间设有涡激振动能补获装置(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致振动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在固定在桩基础(8)上中支柱(18)外侧壁海流能组合发电单元(6),每个所述海流能组合发电单元(6)从上到下依次为与所述中立柱固定连接的水平设置的上层连接杆(18-1)、中层连接板(19)和下层连接板(20),所述上层连接杆(18-1)和中层连接板(19)之间设有风扇型海流能发电单元(6-1),所述中层连接板(19)和下层连接板(20)之间设有涡激振动能补获装置(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致振动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风扇型海流能发电单元(6-1)包括下转轴(23)和涡叶(21),所述涡叶(21)通过固定环(22)与下转轴(2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22)固定套设在下转轴(23)上,所述上转轴(23)为空心圆柱体,套设安装在设有顶端和底端分别和上层连接杆(18-1)、中层固定板(19)都固定连接的圆杆(24-1)上,所述上转轴(23)能够围绕圆杆(24-1)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致振动组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涡激振动能补获装置(26)包括下支柱(24)、壳体(26-1)、偏振片(26-7)、压电片(26-2)、曲板(26-2-1)、导向片(25),所述壳体(26-1)由上壳面(26-9-1)、下壳面(26-9-2)和位于外侧的后端面(26-10)组成,所述壳体(26-1)前后两侧为不封闭的矩形通孔(26-12),所述上壳面(26-9-1)和下壳面(26-9-2)设有和偏振片(26-7)对应的弧形滑道(28),所述偏振片(26-7)的上下两端分别嵌入所述滑道(28)中,所述偏振片(28)能够沿着滑道摆动,所述偏振片(26-7)上套有多个曲板(26-2-1),所述曲板(26-2-1)上设有弧形孔(31),所述弧形孔(31)内开有第一槽道(32),同时偏振片(26-7)上也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中祥,王杰,尹群,朱杰,姚潇,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