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1503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包括:获得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所述标准控制点为标准控制线上的点;获得规圆板,所述规圆板为根据所述标准控制线进行加工获得的;根据所述标准点位坐标,在施工现场标出实际控制点;将所述规圆板比对于所述实际控制点处,使所述规圆板的圆弧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实际控制点;根据所述规圆板的弧线,标识出实际控制线。该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既确保了点位的真确性,又大大减少放线的点位,节省了放线时间。

A setting out method for arc wall control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控制线意思是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墙体控制线是建筑控制线的一种。规则的墙体控制线在放线过程中,需要的坐标点位较少,间距较大,放线简单快捷。但是,针对施工场地狭小,墙体控制精度高的弧形墙体来说,坐标点位多,操作复杂,放线精度较差,放线难度大,耗时多。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墙体控制精度高的弧形墙体的墙体控制线放线困难,放线精度较差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该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既确保了点位的真确性,又大大减少放线的点位,节省了放线时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包括:获得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所述标准控制点为标准控制线上的点;获得规圆板,所述规圆板为根据所述标准控制线进行加工获得的;根据所述标准点位坐标,在施工现场标出实际控制点;将所述规圆板比对于所述实际控制点处,使所述规圆板的圆弧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实际控制点;根据所述规圆板的弧线,标识出实际控制线。优选地,所述获得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包括:获得施工图,所述施工图为在制图软件中画出的;根据所述施工图,画出标准控制线;r>基于所述标准控制线,确定多个标准控制点,并标出所述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优选地,所述多个标准控制点为:所述弧形墙体中暗柱的侧壁的延长线与所述标准控制线的交点。优选地,所述获得规圆板,包括:规圆板确定所述标准控制线的标准半径;加工出来以所述标准半径为加工半径的圆弧板。优选地,所述规圆板的弧长为:至少能够穿过两个相邻的所述标准控制点。优选地,所述实际控制点为:通过全站仪将标准点位坐标打出,并做好标记标出的。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规圆板的弧线标识出实际控制线具体为:基于所述规圆板,在所述规圆板的弧线上标记多个实际控制点;基于所述实际控制点,依次在相邻两个所述实际控制点之间弹出连接弧线。优选地,所述连接弧线为:通过墨斗弹出的。优选地,所述实际控制线为:通过比对着所述规圆板的弧线画出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包括:获得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所述标准控制点为标准控制线上的点;获得规圆板,所述规圆板为根据所述标准控制线进行加工获得的;根据所述标准点位坐标,在施工现场标出实际控制点;将所述规圆板比对于所述实际控制点处,使所述规圆板的圆弧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实际控制点;根据所述规圆板的弧线,标识出实际控制线。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技术方案,通过规圆板标识出实际控制线,需要的实际控制点的数量较少,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实际控制点的数量少很多,不用繁琐的标识太多实际控制点,从而获取的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少很多,大大减少放线的点位,节省了放线时间,对于工期较紧的项目非常的实用,确保了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施工,保证了工期;通过规圆板标识出的实际控制线不仅位置精准,确保了点位的真确性;还操作简便,易于实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规圆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该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既确保了点位的真确性,又大大减少放线的点位,节省了放线时间。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的实施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0:获得多个标准控制点对应的标准点位坐标,所述标准控制点为标准控制线上的点。在实际应用中,在施工图中标出标准控制线,标准控制点为标准控制线上的点,从而可以获得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标准控制线的形状与墙体1的形状相同,当墙体1的截面为圆环形状时,标准控制线的形状为圆形,且与墙体1的截面圆环为半径较小的同心圆,也就是标准控制线在墙体1内,距内环设定距离,具体标准控制线的尺寸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标准控制点的数量为多个,分布于标准控制线的不同位置,通过依次连接相邻的标准控制点,可以还原回标准控制线。S120:获得规圆板2,所述规圆板2为根据所述标准控制线进行加工获得的。在实际应用中,规圆板2的外边界与标准控制线的弧度一致,根据所述标准控制线可以加工出规圆板2。当标准腔体控制线为圆形时,规圆板2的外边界为圆形,具体规圆板2可以是扇形,也可以是局部环形。如图2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规圆板的结构示意图。S130:根据所述标准点位坐标,在施工现场标出实际控制点3。在实际应用中,标准点位坐标包含横向坐标、纵向坐标以及竖向坐标,在施工现场,以标准点位坐标为坐标,在实际施工现场找到对应的实际控制点3的位置,并标出来。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实际控制点3的位置和标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差,只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即可认为实际控制点3的位置是准确地。S140:将所述规圆板2比对于所述实际控制点3处,使所述规圆板2的圆弧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实际控制点3。在实际应用中,在施工现场标识出来了若干个实际控制点3,实际控制点3对应于标准控制点,由于规圆板2的弧形与标准控制线是一样的,将所述规圆板2比对于所述实际控制点3处,使所述规圆板2的圆弧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实际控制点3,相当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实际控制点3通过规圆板2连接起来,也就是得到了实际控制线的一段弧长。通过依次连接相邻的实际控制点3,可以找出实际控制线。如图3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的实施示意图。S150:根据所述规圆板2的弧线标识出实际控制线。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所述规圆板2的弧线标识出实际控制线,也就是比着规圆板2找出的实际控制线的多段弧,在施工现场均标志出来,也就标识出了整条实际控制线。通过规圆板2标识出的实际控制线位置精准,线条较为整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得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所述标准控制点为标准控制线上的点;/n获得规圆板,所述规圆板为根据所述标准控制线进行加工获得的;/n根据所述标准点位坐标,在施工现场标出实际控制点;/n将所述规圆板比对于所述实际控制点处,使所述规圆板的圆弧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实际控制点;/n根据所述规圆板的弧线,标识出实际控制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所述标准控制点为标准控制线上的点;
获得规圆板,所述规圆板为根据所述标准控制线进行加工获得的;
根据所述标准点位坐标,在施工现场标出实际控制点;
将所述规圆板比对于所述实际控制点处,使所述规圆板的圆弧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实际控制点;
根据所述规圆板的弧线,标识出实际控制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包括:
获得施工图,所述施工图为在制图软件中画出的;
根据所述施工图,画出标准控制线;
基于所述标准控制线,确定多个标准控制点,并标出所述标准控制点的标准点位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标准控制点为:所述弧形墙体中暗柱的侧壁的延长线与所述标准控制线的交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弧形墙体控制线的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翌之沈剑叶华贾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