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地面初凝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11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泥地面初凝养护装置,针对混凝土初凝之后覆盖养护时,覆盖物彼此有空隙或是有破损,造成水泥地面的质量降低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主体在第一通孔处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外壁开设有滑道,滑道呈螺旋形,所述主体在第一通孔的内壁等距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体沿着滑道向下旋转滑动,离心力带动吸水薄膜向四周散开,直到主体接触支撑板停止旋转,此时吸水薄膜覆盖在水泥地面之上,通过水管向进水孔加水,使水从出水孔溅射到吸水薄膜之上,T形的导流槽使喷出的水均匀的四散到吸水薄膜的内壁边缘,为初凝的水泥地面提供湿润条件。

A cement ground initial setting maintenanc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地面初凝养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地面初凝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水泥地的施工过程是很重要的,如果在这一过程之中出错,后期整个工程的质量可能都会被影响,尤其是水泥地的施工不当会造成水泥地面起砂起尘等质量问题,减少水泥地面的寿命。而水泥地面在施工之后的养护也非常重要,砼浇筑之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一般会在混凝土初凝之后开始覆盖养护,覆盖物一般是用麦杆、烂草席、竹帘、麻袋片、编制布等吸水性较好的材料,但是这种方式较为简陋,如果包覆物有破损,或是彼此有空隙,就会使地面的质量降低,造成水泥地面局部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混凝土初凝之后覆盖养护时,覆盖物彼此有空隙或是有破损,造成水泥地面的质量降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泥地面初凝养护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泥地面初凝养护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主体在第一通孔处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地面初凝养护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主体(1)在第一通孔处设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外壁开设有滑道(202),滑道(202)呈螺旋形,所述主体(1)在第一通孔的内壁等距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主体(1)在第一凹槽处设有移动板(8),移动板(8)的一端设有固定轴(10),固定轴(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2),滚轮(12)处于滑道(202)的内部,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吸水薄膜(3),吸水薄膜(3)呈环形,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设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底端设有海绵垫(6),海绵垫(6)处于水泥地面之上,所述支撑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地面初凝养护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主体(1)在第一通孔处设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外壁开设有滑道(202),滑道(202)呈螺旋形,所述主体(1)在第一通孔的内壁等距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主体(1)在第一凹槽处设有移动板(8),移动板(8)的一端设有固定轴(10),固定轴(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2),滚轮(12)处于滑道(202)的内部,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吸水薄膜(3),吸水薄膜(3)呈环形,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设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底端设有海绵垫(6),海绵垫(6)处于水泥地面之上,所述支撑柱(2)的中部开设有进水孔(201),进水孔(201)的顶端与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水孔(201)延伸至支撑板(5)的内部,所述支撑板(5)在进水孔(201)的内壁处开设有若干出水孔(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地面初凝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在滑道(202)的底端内壁处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滚轮(12)的底端处于定位槽(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地面初凝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8)一侧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延伸至固定轴(10)的内部,所述主体(1)在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处设有定位柱(9),定位柱(9)延伸至固定轴(10)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柳晓云柳泽滨张世杰陈俊君刘钦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河图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