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固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惯性分离器主要是通过两相(三相)流体的旋流产生的离心力来分离气液固流体,不同相的介质通过相应的出口排出,这样的惯性分离器往往需要多级分离才能达到比较高的分离效率,增加了惯性分离器的制造成本。而且通过惯性分离器的流体往往具有较大能量(动能或压能),这部分能量通常直接被处理,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惯性分离器的导流器通常为静叶,分离效率较低,可能达不到预定分离目标。且高速或高压流体直接排出,降低了能源利用率。因此,提高惯性分离器效率以及高效利用混合介质的能量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能提高气液固分离效率的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包括筒体和安装在所述筒体内的导流器,所述筒体具有集液腔及与所述集液腔连通的混合介质入口、出液端和气体输出通道,所述混合介质入口用于将气液固混合介质导入所述导流器进行分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包括筒体和安装在所述筒体内的导流器,所述筒体具有集液腔及与所述集液腔连通的混合介质入口、出液端和气体输出通道,所述混合介质入口用于将气液固混合介质导入所述导流器进行分离,所述气体输出通道用于输出分离后的气体,所述出液端用于输出分离后的液体和细小固体颗粒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分离装置包括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转轴和电机,所述转轴一端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导流器与所述转轴连接并构造成能够利用从所述混合介质入口导入的气液固混合介质的能量驱动所述转轴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电机运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包括筒体和安装在所述筒体内的导流器,所述筒体具有集液腔及与所述集液腔连通的混合介质入口、出液端和气体输出通道,所述混合介质入口用于将气液固混合介质导入所述导流器进行分离,所述气体输出通道用于输出分离后的气体,所述出液端用于输出分离后的液体和细小固体颗粒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分离装置包括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转轴和电机,所述转轴一端驱动连接至所述电机,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导流器与所述转轴连接并构造成能够利用从所述混合介质入口导入的气液固混合介质的能量驱动所述转轴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电机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分离装置沿垂直方向放置,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悬臂支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悬臂支架安装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蜗壳,所述蜗壳环绕所述筒体侧壁设置并使得所述蜗壳的内腔与所述集液腔连通,所述蜗壳与所述筒体侧壁连接的部分沿其延伸路径上的内侧开口形成所述混合介质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的内腔在所述蜗壳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内腔第一端和内腔第二端,所述内腔第一端为用于输入所述气液固混合介质的入口,所述内腔第二端收缩于所述筒体侧壁内,所述蜗壳的内腔的横截面积在所述蜗壳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端盖基体及自端盖基体底部延伸形成的端盖侧壁,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端盖基体,所述蜗壳环绕所述端盖侧壁设置,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凸出设有支撑部,所述端盖侧壁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使得所述端盖基体与所述筒体顶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所述导流器安装在所述间隔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高效利用的惯性分离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倩澜,陈鸿,曹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