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良三角帆蚌养殖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养殖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改良三角帆蚌养殖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
技术介绍
三角帆蚌俗称河蚌、珍珠蚌、淡水珍珠蚌、三角蚌,学名Hyriopsiscumingii。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属双壳纲、蚌科、帆蚌属。壳大而扁平,壳面黑色或棕褐色,厚而坚硬,长近20厘米,后背缘向上伸出一帆状后翼,使蚌形呈三角状;后背脊有数条由结节突起组成的斜行粗肋;珍珠层厚,光泽强;铰合部发达,左壳有2枚不等大的拟主齿和2枚侧齿,右壳有2枚拟主齿和1枚侧齿;雌雄异体。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珍珠生产国,但我国现行的淡水珍珠养殖却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珍珠蚌主要为三角帆蚌,是滤食性生物,而目前国内淡水珍珠的养殖通常需要借助大量施有机肥来培肥水质为珍珠蚌提供饵料,改养殖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入水会消耗氧气,且导致有机物大量沉积于水底,不利与三角帆蚌以及珍珠的增长;(2)养殖方式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良三角帆蚌养殖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n步骤一:泥池的选择与结构设计:选择有一定水位落差,又紧靠蓄水池下边的连片田块,设计为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的长方形结构,并采用并联式供水结构,进、排水沟分开;/n步骤二:泥池的建造与清整:选用较厚的塑料薄膜,用毛竹或小树作桩,薄膜上端用铅丝或尼龙绳固定,制作成隔水墙,并将池底整平、除草,并用生石灰水清塘,亩施生石灰100公斤;/n步骤三:蚌苗投放:在繁殖季节,选择4~8龄的健壮亲蚌,雌雄同箱吊养于池塘内,亲蚌即在池塘内产卵、排精、受精,当受精卵发育成钩介幼虫时,将蚌放入有水的鱼苗盆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良三角帆蚌养殖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泥池的选择与结构设计:选择有一定水位落差,又紧靠蓄水池下边的连片田块,设计为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的长方形结构,并采用并联式供水结构,进、排水沟分开;
步骤二:泥池的建造与清整:选用较厚的塑料薄膜,用毛竹或小树作桩,薄膜上端用铅丝或尼龙绳固定,制作成隔水墙,并将池底整平、除草,并用生石灰水清塘,亩施生石灰100公斤;
步骤三:蚌苗投放:在繁殖季节,选择4~8龄的健壮亲蚌,雌雄同箱吊养于池塘内,亲蚌即在池塘内产卵、排精、受精,当受精卵发育成钩介幼虫时,将蚌放入有水的鱼苗盆内,雌蚌两壳猛然张开,由出水孔排出絮状体的幼虫,这时盆内放入鱼苗,1小时后钩介幼虫附着在鱼体后,将鱼取出,放入流水环境,钩介幼虫在鱼体上发育成幼蚌,在幼蚌从鱼体脱落前,将鱼放入仅有一薄层浮泥的、流动的水池中,幼蚌脱落后营底栖生活,待幼蚌长到0.8-1厘米时,用手将幼蚌轻轻地、均匀地撒在泥池中即可,并按比投放鱼苗;
步骤四:养殖管理:(1)培育期内,均要保持流水,培育前期,由于幼蚌体小,流速可小点;随着蚌体的生长和气温的升高,要逐渐加大流速和流量;(2)发现杂草要清除,小蚌长到6-8厘米,要将小蚌摸起,进行挂箱吊养;
步骤五:水质调节:通过定期加注新水、增氧处理以及定期泼洒生石灰水的一种或多种来调节泥池内的水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良三角帆蚌养殖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一中,蓄水池是人工养鱼的大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水有一定肥度,配有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良三角帆蚌养殖水质的保水渔业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二中,桩每隔2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国珍珠宝石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