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564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控制盒和橡胶座,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挡块,所述控制盒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尘棉,且控制盒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吸尘棉远离控制盒的一侧安装有气孔,所述控制盒的下方安装有线束槽,且线束槽的中部安装有滑块,所述线束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橡胶座位于外壳的后端,所述外壳的上方安装有散热风扇。该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设置的吸尘棉和气孔,通过吸尘棉能够有效的吸附外壳内部的灰尘,防止灰尘堆积在外壳内部灵敏电子元件的表面,降低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通过气孔能够有效的为外壳内部的组成部件提供稳定的散热通道,能够有效的提高装置的抗热性能。

An automatic produc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with heat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温度控制装置是加热过程中控制温度的装置,被加热物料的温升主要取决于辐射器功率及被加热物料的类别,此外不同物料要求加热的温度也不同,电压的波动也影响加热的温度,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效率,所以红外加热装置都装有温度控制装置。现有的温度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随着做功时间的延长容易产生热量,不能很好的为装置提供稳定的散热通道,从而增强装置自身的抗热性,不能很好的为装置提供可束线的结构,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温度控制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温度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随着做功时间的延长容易产生热量,不能很好的为装置提供稳定的散热通道,从而增强装置自身的抗热性,不能很好的为装置提供可束线的结构,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控制盒和橡胶座,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挡块,所述控制盒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尘棉,且控制盒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吸尘棉远离控制盒的一侧安装有气孔,所述控制盒的下方安装有线束槽,且线束槽的中部安装有滑块,所述线束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橡胶座位于外壳的后端,所述外壳的上方安装有散热风扇。优选的,所述挡块通过外壳构成一体式结构,且挡块的外部呈“U”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吸尘棉之间关于外壳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气孔沿吸尘棉的竖直中心线方向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包括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和温度显示模块,且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之间构成线性连接,且PLC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温度显示模块之间构成线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线束槽通过滑槽与滑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内部宽度大于滑槽的外部宽度。优选的,所述橡胶座的中轴线垂直于外壳,且橡胶座的外部呈圆台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挡块的设置,通过挡块能够有效的将装置外部的物体与装置之间隔开,能够有效的减轻外部物体与装置之间的磨损,以及能够有效的为物体与装置之间的碰撞提供一个缓冲,能够有效的减轻物体与装置之间的碰撞强度,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灰尘的进入,设置的吸尘棉和气孔,通过吸尘棉能够有效的吸附外壳内部的灰尘以及减少外部灰尘的进入,防止灰尘堆积在外壳内部灵敏电子元件的表面,降低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通过气孔能够有效的为外壳内部的组成部件提供稳定的散热通道,而气孔的对称分布,能够有效的增大外壳的散热面积,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能够有效的提高装置的抗热性能;2、本技术的线束槽的设置,防止线束的松动,线束槽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的排线轨道,使线束按照规定的轨道进行排线,防止线束之间相互缠绕;3、本技术的橡胶座的设置,通过橡胶座能够有效的将放置面与装置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能够有效的缓冲装置做功产生的震动,以及能够有效的增大橡胶座与放置面之间的摩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线束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系统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挡块;3、吸尘棉;4、控制盒;401、温度传感器;402、PLC控制器;403、温度显示模块;5、散热风扇;6、线束槽;7、滑块;8、气孔;9、橡胶座;10、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外壳1、控制盒4和橡胶座9,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挡块2,挡块2通过外壳1构成一体式结构,且挡块2的外部呈“U”字形结构,通过挡块2能够有效的将装置外部的物体与装置之间隔开,能够有效的减轻外部物体与装置之间的磨损,以及能够有效的为物体与装置之间的碰撞提供一个缓冲,能够有效的减轻物体与装置之间的碰撞强度,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灰尘的进入;控制盒4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尘棉3,且控制盒4位于外壳1的内部,吸尘棉3远离控制盒4的一侧安装有气孔8,吸尘棉3之间关于外壳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气孔8沿吸尘棉3的竖直中心线方向均匀分布,通过吸尘棉3能够有效的吸附外壳1内部的灰尘以及减少外部灰尘的进入,防止灰尘堆积在外壳1内部灵敏电子元件的表面,降低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通过气孔8能够有效的为外壳1内部的组成部件提供稳定的散热通道,而气孔8的对称分布,能够有效的增大外壳1的散热面积,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能够有效的提高装置的抗热性能,控制盒4包括温度传感器401、PLC控制器402和温度显示模块403,且温度传感器401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402之间构成线性连接,且PLC控制器402通过导线与温度显示模块403之间构成线性连接,控制盒4的下方安装有线束槽6,且线束槽6的中部安装有滑块7,线束槽6的内部设置有滑槽10,线束槽6通过滑槽10与滑块7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7内部宽度大于滑槽10的外部宽度,使用者可以将线束放入线束槽6的内部,推动滑块7沿滑槽10的水平中心线方向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滑块7将线束固定在线束槽6的内部,防止线束的松动,线束槽6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的排线轨道,使线束按照规定的轨道进行排线,防止线束之间相互缠绕;橡胶座9位于外壳1的后端,橡胶座9的中轴线垂直于外壳1,且橡胶座9的外部呈圆台状结构,通过橡胶座9能够有效的将放置面与装置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能够有效的缓冲装置做功产生的震动,以及能够有效的增大橡胶座9与放置面之间的摩擦,外壳1的上方安装有散热风扇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时,首先,通过橡胶座9能够有效的将放置面与装置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能够有效的缓冲装置做功产生的震动,以及能够有效的增大橡胶座9与放置面之间的摩擦,其次,将线束放入线束槽6的内部,推动滑块7沿滑槽10的水平中心线方向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滑块7将线束固定在线束槽6的内部,防止线束的松动,然后,启动散热风扇5,通过散热风扇5对装置的内部进行快速散热,同时,通过吸尘棉3能够有效的吸附外壳1内部的灰尘以及减少外部灰尘的进入,防止灰尘堆积在外壳1内部灵敏电子元件的表面,降低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通过气孔8能够有效的为外壳1内部的组成部件提供稳定的散热通道,最后,通过温度传感器401收集加热空间的内部温度,将温度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402,此时,PL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外壳(1)、控制盒(4)和橡胶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挡块(2),所述控制盒(4)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尘棉(3),且控制盒(4)位于外壳(1)的内部,所述吸尘棉(3)远离控制盒(4)的一侧安装有气孔(8),所述控制盒(4)的下方安装有线束槽(6),且线束槽(6)的中部安装有滑块(7),所述线束槽(6)的内部设置有滑槽(10),所述橡胶座(9)位于外壳(1)的后端,所述外壳(1)的上方安装有散热风扇(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外壳(1)、控制盒(4)和橡胶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挡块(2),所述控制盒(4)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尘棉(3),且控制盒(4)位于外壳(1)的内部,所述吸尘棉(3)远离控制盒(4)的一侧安装有气孔(8),所述控制盒(4)的下方安装有线束槽(6),且线束槽(6)的中部安装有滑块(7),所述线束槽(6)的内部设置有滑槽(10),所述橡胶座(9)位于外壳(1)的后端,所述外壳(1)的上方安装有散热风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2)通过外壳(1)构成一体式结构,且挡块(2)的外部呈“U”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热的自动生产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棉(3)之间关于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周林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瑞思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