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管式接触器的接线柱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业控制领域用的接触器产品,特别是一种螺管式接触器的接线柱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接触器使用领域的拓展,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的运用,对接触器的触点负载越来越大,特别是螺管式接触器,因其负载体积比大,质量轻,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负载类型的多样化,对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也越发严格。由于使用过程中,产品切换的都是大额负载,负载切换过程中电弧对接触部分造成烧蚀,金属飞溅严重,由于烧蚀和飞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产品绝缘性能,造成产品短路失效此时产品的绝缘性能和介电强度可靠性设计尤为重要。加之产品体积较小,接触部分的物理空间受限,更加凸显了接触器的绝缘和抗介电强度可靠性设计。现有的接线组件安装在接触器的外壳上时,通过在接线组件外围套置绝缘限位环,使接线组件与外壳保持绝缘;该结构在接触器承受大负载时拉弧严重,且接触器的接线组件没有灭弧设计,加之本身两接线组件间的物理距离就小(即隔弧间隙小),而限位环只是纯粹的一个环状,飞溅物在限位环上形成通路,容易造成产品短路或导通导致产品失效。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管式接触器的接线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固定设有一对接线组件(2),两接线组件(2)间设有隔弧间隙(3),两接线组件(2)经绝缘限位环(4)包围,绝缘限位环(4)内壁上对称设有一对绝缘凸台(5),绝缘凸台(5)处于隔弧间隙(3)内被两接线组件(2)夹持。/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螺管式接触器的接线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固定设有一对接线组件(2),两接线组件(2)间设有隔弧间隙(3),两接线组件(2)经绝缘限位环(4)包围,绝缘限位环(4)内壁上对称设有一对绝缘凸台(5),绝缘凸台(5)处于隔弧间隙(3)内被两接线组件(2)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管式接触器的接线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绝缘凸台(5)相对的端面上均分布有一排凹齿(6)。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山,姚茂吉,郑绍信,李文明,周敬,王江勇,邵将,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