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42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其具有安全性好、散热快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包括相叠合的上基膜和下基膜,上基膜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金属镀层,下基膜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金属镀层,第一金属镀层和第二金属镀层之间设有预先浸绝缘油处理的粗化膜,上基层的上表面还设第一石墨散热片,下基膜的下表面还设有第二石墨散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容器薄膜技术领域。

A kind of fast heat dissipation capacitor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
本技术属于电容器薄膜
,特指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
技术介绍
电容器薄膜是以塑料薄膜为电介质、以金属镀层当电极,并采用无感卷绕法形成电容器元件,目前市场的电容器薄膜,通常都是塑料薄膜和金属镀层的复合结构,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力工业迅猛发展,对电容器薄膜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其内部温度升高较快,导致电容器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甚至造成电容器失效,此外电容器薄膜的安全防爆性能也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其具有安全性好、散热快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叠合的上基膜和下基膜,上基膜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金属镀层,下基膜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金属镀层,第一金属镀层和第二金属镀层之间设有预先浸绝缘油处理的粗化膜,上基层的上表面还设第一石墨散热片,下基膜的下表面还设有第二石墨散热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金属镀层和第二金属镀层均通过蒸镀的方式分别蒸镀于上基层和下基层上,粗化膜对第一金属镀层和第二金属镀层之间起到绝缘阻隔的作用;同时由于选用粗化膜,其表面为粗糙面,预先浸绝缘油后,表面会吸附绝缘油,再放置于第一金属镀层和第二金属镀层之间,绝缘油可以进一步提高绝缘性,且当内部升温时,绝缘油可以吸附部分热量,降低内部升温速率,对第一金属镀层和第二金属镀层起到保护作用;第一石墨散热片粘合于上基层上,第二石墨散热片粘合于下基层上,第一石墨散热片和第二石墨散热片采用导热石墨片材质,是一种良好的导热散热材料,起到加快散热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石墨散热片和第二石墨散热片上均设有若干散热槽,散热槽的一侧为开口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槽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是指散热槽的其中一侧是贯穿第一石墨散热片或第二石墨散热片的侧边,当电容器薄膜卷绕后,第一石墨散热片和第二石墨散热片会相叠合,散热槽使得卷绕后,第一石墨散热片和第二石墨散热片内部能够形成直接与外部导通的间隙,便于提高第一石墨散热片和第二石墨散热片的散热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膜的下表面上设有置于第一金属镀层两侧的第一留白区,下基膜的上表面上设有置于第二金属镀层两侧的第二留白区,第一留白区和第二留白区之间设有导热硅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硅胶对第一留白区和第二留白区之间起到粘结封合作用,可以避免因外部湿气进入而影响金属镀层的阻值;同时导热硅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便于电容器薄膜的内部热量向两侧散发,提高散热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膜、下基膜和粗化膜的材质均为聚丙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薄膜具有抗拉强度高、绝缘性好等优点,适用于本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石墨散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上基膜;2、下基膜;3、第一金属镀层;4、第二金属镀层;5、粗化膜;6、第一石墨散热片;7、第二石墨散热片;8、散热槽;9、导热硅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叠合的上基膜1和下基膜2,上基膜1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金属镀层3,下基膜2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金属镀层4,第一金属镀层3和第二金属镀层4之间设有预先浸绝缘油处理的粗化膜5,上基层的上表面还设第一石墨散热片6,下基膜2的下表面还设有第二石墨散热片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金属镀层3和第二金属镀层4均通过蒸镀的方式分别蒸镀于上基层和下基层上,粗化膜5对第一金属镀层3和第二金属镀层4之间起到绝缘阻隔的作用;同时由于选用粗化膜5,其表面为粗糙面,预先浸绝缘油后,表面会吸附绝缘油,再放置于第一金属镀层3和第二金属镀层4之间,绝缘油可以进一步提高绝缘性,且当内部升温时,绝缘油可以吸附部分热量,降低内部升温速率,对第一金属镀层3和第二金属镀层4起到保护作用;第一石墨散热片6粘合于上基层上,第二石墨散热片7粘合于下基层上,第一石墨散热片6和第二石墨散热片7采用导热石墨片材质,是一种良好的导热散热材料,起到加快散热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石墨散热片6和第二石墨散热片7上均设有若干散热槽8,散热槽8的一侧为开口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槽8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是指散热槽8的其中一侧是贯穿第一石墨散热片6或第二石墨散热片7的侧边,当电容器薄膜卷绕后,第一石墨散热片6和第二石墨散热片7会相叠合,散热槽8使得卷绕后,第一石墨散热片6和第二石墨散热片7内部能够形成直接与外部导通的间隙,便于提高第一石墨散热片6和第二石墨散热片7的散热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膜1的下表面上设有置于第一金属镀层3两侧的第一留白区,下基膜2的上表面上设有置于第二金属镀层4两侧的第二留白区,第一留白区和第二留白区之间设有导热硅胶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硅胶9对第一留白区和第二留白区之间起到粘结封合作用,可以避免因外部湿气进入而影响金属镀层的阻值;同时导热硅胶9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便于电容器薄膜的内部热量向两侧散发,提高散热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膜1、下基膜2和粗化膜5的材质均为聚丙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薄膜具有抗拉强度高、绝缘性好等优点,适用于本产品。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叠合的上基膜(1)和下基膜(2),上基膜(1)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金属镀层(3),下基膜(2)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金属镀层(4),第一金属镀层(3)和第二金属镀层(4)之间设有预先浸绝缘油处理的粗化膜(5),上基层的上表面还设第一石墨散热片(6),下基膜(2)的下表面还设有第二石墨散热片(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叠合的上基膜(1)和下基膜(2),上基膜(1)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金属镀层(3),下基膜(2)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金属镀层(4),第一金属镀层(3)和第二金属镀层(4)之间设有预先浸绝缘油处理的粗化膜(5),上基层的上表面还设第一石墨散热片(6),下基膜(2)的下表面还设有第二石墨散热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散热型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散热片(6)和第二石墨散热片(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波王士新潘路云徐学敏黎传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