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径向箔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18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54
径向箔轴承(3)具备:具有插通孔(12a)的轴承壳体(12);收纳于插通孔的顶部箔(9);以及安装于插通孔延伸的轴向上的轴承壳体的端面的盖体(50、50A、50B),顶部箔以两端向轴承壳体侧被引出且交叉的状态卷成圆筒状,盖体与顶部箔的两端、以及安装于轴承壳体且与顶部箔卡合的卡合部件(16、16C)的至少任一方在轴向上对置。

Radial foil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径向箔轴承
本公开涉及径向箔轴承。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6月27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7-124796号的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高速旋转体用的轴承,公知有包围旋转轴来使用的径向箔轴承。作为这种径向箔轴承,公知有如下结构,具备:形成轴承面的薄板状的顶部箔;弹性地支撑该顶部箔的背部箔;以及收纳这些顶部箔以及背部箔的圆筒状的壳体。作为径向箔轴承的背部箔,例如使用将薄板形成为波板状的凹凸箔。在这种径向箔轴承中,为了抑制顶部箔从轴承壳体脱落,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在轴承壳体的内周面形成通槽,在通槽嵌入固定件,形成多个卡合槽。顶部箔具有在两端部具有第一凹凸部和第二凹凸部的金属箔卷成圆筒状的结构。在顶部箔的两端部向轴承壳体侧引出的多个凸部(两端)与上述多个卡合槽卡合,抑制顶部箔从轴承壳体脱落。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4中也公开了径向箔轴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3-21742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4-3785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表2010-52939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10-2159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为了将顶部箔组装到轴承壳体,必须在使顶部箔的两端交叉的状态下,使顶部箔的两端与嵌入轴承壳体的固定件的卡合槽卡合。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将顶部箔倒圆成圆锥形状,以使其比轴承壳体的插通孔的内径小,并沿轴向插入到轴承壳体的插通孔。这样,以往,为了将顶部箔组装到轴承壳体,需要作业者的技能和时间。本公开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高顶部箔相对于轴承壳体的组装作业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径向箔轴承具备:轴承壳体,其具有插通孔;顶部箔,其收纳于上述插通孔;以及盖体,其安装于上述插通孔延伸的轴向上的上述轴承壳体的端面,上述顶部箔以两端向上述轴承壳体侧被引出且交叉的状态卷成圆筒状,上述盖体与上述顶部箔的两端、以及安装于上述轴承壳体且与上述顶部箔卡合的卡合部件的至少任一方在上述轴向上对置。另外,在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案的径向箔轴承中,优选在上述插通孔形成有从上述轴承壳体的端面沿上述轴向延伸的通槽,上述顶部箔的两端收纳于上述通槽,上述盖体覆盖形成于上述轴承壳体的端面的上述通槽的敞开端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在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案的径向箔轴承中,优选在上述通槽收纳有上述卡合部件。另外,在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案的径向箔轴承中,优选与上述通槽的底面对置的上述卡合部件的面为平坦的。另外,在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案的径向箔轴承中,优选上述卡合部件具有与上述通槽的侧面和底面的角部对置的倒角部。另外,在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案的径向箔轴承中,优选上述通槽的角部具有平滑地连接上述侧面和上述底面的弯曲面。另外,在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案的径向箔轴承中,优选上述盖体铆接安装于上述轴承壳体。另外,在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案的径向箔轴承中,优选上述盖体具有:圆环部,其与上述轴承壳体的端面对置;以及铆接部,其从上述圆环部的外缘延伸,与上述轴承壳体的位于上述插通孔的径向外侧的外周面对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顶部箔相对于轴承壳体的组装作业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涡轮机的一例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安装了盖体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背部箔以及中间箔相对于轴承壳体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图5是将本公开的背部箔以及中间箔相对于轴承壳体的安装构造平坦化的示意图,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主视图。图6是将本公开的顶部箔展开后的示意图,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主视图。图7是本公开的轴承壳体的通槽中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图7(a)是分解立体图,图7(b)是俯视图,图7(c)是沿A-A线观察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7的B-B线观察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公开中的卡合部件的制造工序的图。图10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变形例中的径向箔轴承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变形例中的径向箔轴承的仰视图。图12是表示安装于图11的轴承壳体之前的盖体的主视图。图13是本公开的一个变形例中的径向箔轴承的通槽中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图13(a)是分解立体图,图13(b)是俯视图,图13(c)是沿C-C线观察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涡轮机的一例的侧视图。图1中,符号1是旋转轴,符号2是设于旋转轴的轴向的一方侧的前端的叶轮,符号3是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此外,虽然在图1中省略而仅记载了一个径向箔轴承,但通常在旋转轴1的轴向上设有两个径向箔轴承。因此,在本公开中也设有两个径向箔轴承3。径向箔轴承3以包围旋转轴1的方式设置。即、旋转轴1插通于径向箔轴承3。在旋转轴1的叶轮2与径向箔轴承3之间设有推力环4。在该推力环4的轴向两侧配置(插通)有推力轴承5。叶轮2配置于成为静止侧的壳体6内,在与壳体6之间设有齿顶间隙7。图2是表示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3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3安装了盖体50的状态的主视图。径向箔轴承3以包围旋转轴1的方式设置,是支撑该旋转轴1的轴承。径向箔轴承3具备顶部箔9、中间箔10、背部箔11、以及轴承壳体12。轴承壳体12具有供旋转轴1插通的插通孔12a。此外,形成有本公开的插通孔12a的轴承壳体12为圆筒状。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以插通孔12a为基准来说明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具体而言,“轴向”是指插通孔12a延伸的方向(旋转轴1所插通的方向)。另外,“径向”是指插通孔12a的径向(即与插通孔12a的中心轴(参照图2、图3以及图10的符号O)正交的方向)。另外,“周向”是指沿插通孔12a的内周面的周向(即插通孔12a的绕中心轴的方向)。轴承壳体12是构成径向上的径向箔轴承3的最外部的圆筒状的部件。在轴承壳体12的插通孔12a收纳有背部箔11、中间箔10、顶部箔9。具体而言,背部箔11支撑于插通孔12a的内周面,中间箔10支撑于背部箔11,顶部箔9支撑于中间箔10。此外,本公开的轴承壳体12是具备插通孔12a的圆筒状的部件。但是,如果具有插通孔12a,则轴承壳体12也可以是圆筒状以外的部件(例如棱柱状的部件)。背部箔11配置于轴承壳体12的插通孔12a的内周面。背部箔11是弹性地支撑中间箔10以及顶部箔9的箔(薄板)。作为这种背部箔11,例如使用凹凸箔、日本特开2006-57652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4-270904号公报等所记载的弹簧箔、日本特开2009-299748号公报等所记载的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具备:/n轴承壳体,其具有插通孔;/n顶部箔,其收纳于上述插通孔;以及/n盖体,其安装于上述插通孔延伸的轴向上的上述轴承壳体的端面,/n上述顶部箔以两端向上述轴承壳体侧被引出且交叉的状态卷成圆筒状,/n上述盖体与上述顶部箔的两端、以及安装于上述轴承壳体且与上述顶部箔卡合的卡合部件的至少任一方在上述轴向上对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7 JP 2017-1247961.一种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具备:
轴承壳体,其具有插通孔;
顶部箔,其收纳于上述插通孔;以及
盖体,其安装于上述插通孔延伸的轴向上的上述轴承壳体的端面,
上述顶部箔以两端向上述轴承壳体侧被引出且交叉的状态卷成圆筒状,
上述盖体与上述顶部箔的两端、以及安装于上述轴承壳体且与上述顶部箔卡合的卡合部件的至少任一方在上述轴向上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插通孔形成有从上述轴承壳体的端面沿上述轴向延伸的通槽,
上述顶部箔的两端收纳于上述通槽,
上述盖体覆盖形成于上述轴承壳体的端面的上述通槽的敞开端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森直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