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506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包括:第一载物台;第二载物台,与第一载物台转动连接;第一驱动部,与第一载物台连接,第一载物台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或靠近第二载物台的方向翻转;第二驱动部,与第二载物台连接,第二载物台在第二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或靠近第一载物台的方向翻转;控制部,与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连接。该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可以自动完成车辆的摔倒测试,省时省力且高效,提高了测试效率。

A test device for vehicle fa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摔倒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摔倒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全国各个大、中型城市兴起的共享单车几乎随处可见。与“有桩”的公共自行车相比,这种随时取用和停车的“无桩”共享单车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的停车位置与停车间距控制等,导致共享单车摔倒、挤压等问题,造成单车损坏,提高了城市运维成本。单车的摔倒测试应运而生,通过摔倒测试可以提前暴露单车结构上薄弱环节,给设计人员改善单车结构提供有力的证据。现有的“摔倒”类型测试,主要是靠测试人员手动完成,简单来说,测试人员手扶单车,然后手动将单车往特定方向推到,然后记录结果。但是,这样的手动操作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比较费时费力,一个400次摔倒测试循环需要2人耗尽全力用2小时以上共同完成,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省时省力、测试效率高的车辆摔倒测试装置。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测量摔倒测试装置,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测试装置包括:第一载物台;第二载物台,与第一载物台转动连接;第一驱动部,与第一载物台连接,第一载物台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或靠近第二载物台的方向翻转;第二驱动部,与第二载物台连接,第二载物台在第二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或靠近第一载物台的方向翻转;控制部,与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载物台靠近第二载物台的一侧设有第一升降挡板,第二载物台靠近第一载物台的一侧设有第二升降挡板,第一升降挡板和第二升降挡板与所述控制部连接。进一步地,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感测部和第二感测部,第一感测部设置于第一载物台,第二感测部设置于第二载物台,第一感测部和第二感测部与控制部连接。可选地,第一感测部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相对设置在第一载物台的两条侧边;第二感测部包括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相对设置在第一载物台的两条侧边。进一步地,测试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安装在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下方,底座至少部分被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覆盖。可选地,底座为中空结构,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和控制部位于底座中。可选地,第一驱动部为第一液压缸或第一气缸,第二驱动部为第二液压缸或第二气缸,第一驱动部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载物台连接,第二驱动部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载物台连接。可选地,第一载物台通过转轴、合页或铰链与第二载物台连接,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沿转轴、合页或铰链对称设置。可选地,第一载物台和第二载物台均为盒式结构。可选地,测试装置还包括电子操作面板,电子操作面板与控制部连接。上述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测试单车置于第一载物台上,然后通过控制部启动第一驱动部,第一载物台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朝靠近第二载物台的方向翻转,将单车摔至第二载物台;接着,第一载物台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第二载物台的方向翻转,回到起始位置;第二载物台在第二驱动部的作用下朝靠近第一载物台的方向翻转,将单车摔至第一载物台,然后第二载物台在第二驱动部的带动下回到起始位置,完成一个完整的测试,如此循环。上述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可以自动完成单车的摔倒测试,省时省力且高效,提高了测试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车辆摔倒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测试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图2的测试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作为例证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水平”是指与装置所放置的平面平行,“垂直”是指与装置所放置的平面垂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包括第一载物台21、第二载物台22、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控制部。第一载物台21和第二载物台22转动连接,第一驱动部与第一载物台21连接,第一载物台21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或靠近第二载物台22的方向翻转;第二驱动部与第二载物台22连接,第二载物台22在第二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或靠近第一载物台21的方向翻转;控制部与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连接。上述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测试车辆置于第一载物台21上,然后通过控制部启动第一驱动部,第一载物台21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朝靠近第二载物台22的方向翻转,将车辆摔至第二载物台22;接着,第一载物台21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第二载物台22的方向翻转,回到起始位置;第二载物台22在第二驱动部的作用下朝靠近第一载物台21的方向翻转,将车辆摔至第一载物台21,然后第二载物台22在第二驱动部的带动下回到起始位置,完成一个完整的测试,如此循环。上述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可以自动完成车辆的摔倒测试,省时省力且高效,提高了测试效率。上述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可以用于单车、助力车、电动车、摩托车以及三轮车等,以下为了便于描述,以单车为例对本案进行说明。第一载物台21和第二载物台22是用于承载待测试的单车,第一载物台21和第二载物台22转动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转轴、合页、铰链等方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物台21通过转轴23与第二载物台22连接,第一载物台21和第二载物台22沿转轴23对称设置。第一载物台21和第二载物台22类似翻开的书本的结构,两个载物台类似书页可以进行翻动。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物台21和第二载物台22均为盒式结构。其中,当第一载物台21或第二载物台22在翻动过程中,盒式结构可以防止待测试单车滑出第一载物台21或第二载物台22。另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载物台21和第二载物台22的尺寸与待测试单车的尺寸大致相同,缩小了待测试单车在第一载物台21或第二载物台22上的滑动范围,提高了测试的安全性。请同时参阅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物台21靠近第二载物台22的一侧设有第一升降挡板241,第二载物台22靠近第一载物台21的一侧设有第二升降挡板242,第一升降挡板241和第二升降挡板242与控制部(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升降挡板241可以沿垂直于第一载物台21的方向上下移动,以高出或低于第一载物台21的表面。同样地,第二升降挡板242可以沿垂直于第二载物台22的方向上下移动,以高出或低于第二载物台22的表面。当待测试单车置于第一载物台21上时,升起第一升降挡板241,使第一升降挡板241高出第一载物台21的表面,可以防止待测试单车在第一载物台21翻转时提前滑到第二载物台22,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当待测试单车摔至第二载物台22后,第一升降挡板241下降至第一载物台21的表面以下。第二升降挡板242的运动过程与第一升降挡板24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此外,第一升降挡板241的尺寸与第一载物台21的侧边尺寸大致相同,其长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载物台;/n第二载物台,与所述第一载物台转动连接;/n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载物台连接,所述第一载物台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载物台的方向翻转;/n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载物台连接,所述第二载物台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载物台的方向翻转;/n控制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载物台;
第二载物台,与所述第一载物台转动连接;
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载物台连接,所述第一载物台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载物台的方向翻转;
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载物台连接,所述第二载物台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驱动下朝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载物台的方向翻转;
控制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载物台靠近所述第二载物台的一侧设有第一升降挡板,所述第二载物台靠近所述第一载物台的一侧设有第二升降挡板,所述第一升降挡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挡板与所述控制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感测部和第二感测部,所述第一感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载物台,所述第二感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载物台,所述第一感测部和所述第二感测部与所述控制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摔倒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部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台的两条侧边;所述第二感测部包括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刘子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