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折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02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光型表面粘着(Surface  Mount  Device,SMD)支架折脚结构,包括有一胶座、三个以上的金属接脚及数个间隔区块,胶座内部具有一中空状的功能区,金属接脚分别设置于胶座内,各自胶座的功能区由内向外延伸至胶座外部同一侧,并将相邻的金属接脚反向弯折方式突出地配设于胶座的外胶壁,各间隔区块形成于功能区内的金属接脚间,以区隔每一金属接脚的极性;借此,避免胶座与金属接脚间因毛边的影响,而造成后续制作流程中发光二极管发光角度产生偏差,并且金属接脚具有同一水平的平稳性,可加强整体的平稳性,以避免因重量不均而出现倾斜的情况。(*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以安装发光二极管的支架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由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效率不断进步提升,使得发光二极管在应用领域越趋广泛,已渐渐取代目光灯与白热灯泡,如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或前光源、交通信号灯以及一般照明装置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是将电能转换成光,也就是对磷化镓(GaP)、砷化镓(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施加电压,通过电子、空穴的结合而将过剩的能量以光的型态释放出来,进而达到发光的效果。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现象并不是借助加热发光或放电发光,而是属于冷性发光,因此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寿命高达约十万小时以上。再有,发光二极管更具有体积小、省电、低污染、适合量产等的优点,所以发光二极管所能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如图1及图2所示,为公知的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结构,其可用以安装发光二极管(发光芯片),应用于如手机、PDA等的侧光型背光源,包括有一胶座10及数个金属接脚20。其中该胶座10内具有一中空状的功能区11,这些金属接脚20一部份分别设于功能区11内,另一部份分别显露于胶座10外部且位于同一侧,并各弯折地贴合于该胶座10的外胶壁12同一侧后半部,用以做为后续的接点,且这些金属接脚20表面与该胶座10的外胶壁12同一侧前半部呈同一平面。然而,公知技术的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结构,该胶座10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于这些金属接脚20上,成型之后再弯折这些金属接脚20分别贴合于该胶座10的外胶壁12。但胶座10与金属接脚20射出结合时,易在胶座10的外胶壁12与金属接脚20间的结合处,形成有向外突起的毛边13现象,在使用时因受所述毛边13的影响,金属接脚20无法水平贴合固接于外部的电路板(图中未示)而呈倾斜状,进而将影响后续制作流程,使发光二极管发光角度产生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折脚结构,避免射出成型毛边的影响,而造成后续制作流程发光二极管发光角度产生偏差,且进一步具有同一水平的平稳性,可加强整体的平稳性,避免因重量不均而出现倾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折脚结构,包括一胶座,其内部具有一中空状的功能区;三个以上的金属接脚,其分别设置于该胶座内,各由该胶座的功能区内向外延伸至该胶座外部同一侧,并将相邻的金属接脚以反向弯折方式突出地配设于该胶座的外胶壁;以及数个间隔区块,各形成于该功能区内的金属接脚间,以区隔这些金属接脚的极性。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胶座与金属接脚间所形成的毛边可借助突出于胶座且反向弯折的金属接脚,用以避免毛边直接高出于金属接脚,而使金属接脚在后续制作流程无法水平贴合固定于外部的电路板上,可避免发光二极管发光角度产生偏差;并且金属接脚具有同一水平的平稳性,可加强胶座与金属接脚的平稳性,以避免重量不均而使胶座在安装状态中出现倾斜的情况。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公知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结构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折脚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折脚结构的平面图;图5为本技术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折脚结构的另一平面图;图6为本技术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折脚结构的另一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10 胶座11 功能区 12 外胶壁13 毛边 20 金属接脚30 胶座31 功能区 32 间隔区块33 外胶壁 34 毛边40 金属接脚50 发光芯片51 第一导线60 静电防护芯片61 第二导线70 封胶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折脚结构,包括有一胶座30及三个以上的金属接脚40。该胶座30外型呈长方型状,其内部具有一呈中空状的功能区31,而该功能区31呈长方型状,也可呈方型、圆型或长椭圆型等。其中,该胶座30为一高分子不导电性材料件,如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PP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Polybutylene Terephthalte,PBT)等,或其它已知热塑型树脂。在本技术的图示中,金属接脚40以六个为例,可依设计的需求而进一步增减金属接脚40。这些金属接脚40为同一材料的导电金属件如铜、铁等,且这些金属接脚40表面可各进一步电镀上一金属反射层(图中未示),如银等金属,以增加光反射率。这些金属接脚40分别以等距排列的方式设置于该胶座30内部,各由该胶座30的功能区31底部向外延伸至该胶座30外部同一侧,并延伸至一适当的长度,并将分别显露于该胶座30外二相邻的金属接脚40以反向弯折方式突出地配设于该胶座30的外胶壁33同一侧。如第图3所示,这些金属接脚40以规律式,即左右两相邻的金属接脚40各以反向弯折方式配设于该胶座30的外胶壁33,呈相互交错的态样,或如图6所示,这些金属接脚40以非规律式,如左右两端的金属接脚40与另外的金属接脚40反向弯折配设于该胶座30的外胶壁33等其它非规律的方式,借此用来做为后续的接点。位于该功能区31内的金属接脚40之间,形成有数个间隔区块32,用以区隔这些金属接脚40的极性(阴极、阳极)。如图5所示,功能区31内的金属接脚40可分别安装一发光芯片50(如红光、蓝光、绿光)及一静电防护芯片60,这些发光芯片50上各连接有两根第一导线51,并连接至该金属接脚40及相对的另一金属接脚40上,这些静电防护芯片60上各连接有至少一第二导线61,并连接至相对的另一金属接脚40上,并在功能区31内覆盖一透光性的封胶层70,如环氧树脂或其它热塑性树脂等,覆盖发光芯片50、静电防护芯片60和第一及第二导线51、61,并在这些金属接脚40上同时或分别施加电压即可使发光芯片50发光,而静电防护芯片60用以避免发光芯片50受静电破坏。发光芯片50可以绝缘的方式固接于其中的金属接脚40上,静电防护芯片60可以绝缘或焊固的方式固接于其中的金属接脚40上。经上述说明,本技术胶座30与金属接脚40射出成型后,胶座30与金属接脚40间所形成的毛边34可借助突出于胶座30且反向弯折的金属接脚40,来避免毛边34直接高出于金属接脚40,而使金属接脚40在后续制作流程中无法水平贴合固定于外部的电路板(图中未示)上,可避免发光二极管发光角度产生偏差的情况;再有,在本技术中若仅设三个金属接脚40,当左、右相邻且反向弯折呈相互交错的金属接脚40,其具有同一水平的平稳性,就可加强整体中胶座30与金属接脚40的平稳性,以避免重量不均而使胶座30在安装状态中出现倾斜的情况。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变形,但这些相应的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折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胶座,其内部具有一中空状的功能区;三个以上的金属接脚,其分别设置于该胶座内,各由该胶座的功能区内向外延伸至该胶座外部同一侧,相邻的金属接脚反向弯折突出地配设于该胶座的外胶壁;以及数个区隔这些金属接脚的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光型表面粘着支架折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胶座,其内部具有一中空状的功能区;三个以上的金属接脚,其分别设置于该胶座内,各由该胶座的功能区内向外延伸至该胶座外部同一侧,相邻的金属接脚反向弯折突出地配设于该胶座的外胶壁 ;以及数个区隔这些金属接脚的极性的间隔区块,各形成于该功能区内的金属接脚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万顺
申请(专利权)人: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