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抗渗防霉除湿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除湿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抗渗防霉除湿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室经常会有潮湿、发霉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通常是地面垫层下地基土壤中的水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地下土壤中的水通过墙体和地面建筑材料的毛细管向上渗透,使地面和墙体材料潮湿,并随之恶化整个房间的湿度情况。墙体和地面建筑材料其内部布满毛细通道,土壤中的水就会通过这些毛细通道进入建筑的墙体和地面里,越细的毛细管水位上升高度越高,有时会达到地面几米以上。墙体和地面所含的水分,通过蒸发进入室内,使得室内空气潮湿。目前,治理建筑毛细管渗透造成的潮湿现象的方法主要有机械阻断法、化学灌注法、墙体透气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成本较高,抗渗防霉除湿的效果不明显。近年来,电渗透法越来越多的被使用,这种方法通过在地下室内安装有线或者无线形电渗透除湿机来实现除湿,具有成本低,持续性好,无化学污染等优点,可长期对建筑墙体和地面提供保护。然而,仅设置电渗透除湿机来除湿,需要保持电渗透除湿机一种处于工作状态,一旦电渗透除湿机关闭,在地下室某一面墙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抗渗防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土壤层(1)、地下室地面层(2)、侧部土壤层(3)、第一地下室墙壁(4)、第二地下室墙壁(5)、防水板(6)以及电渗透除湿机(7);/n所述地下室地面层(2)设置于所述地下土壤层(1)上方,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和所述第二地下室墙壁(5)垂直设置于所述地下室地面层(2)上表面,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和所述第二地下室墙壁(5)的一侧垂直连接,所述侧部土壤层(3)位于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的外侧;/n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水板容纳腔(41),所述防水板容纳腔(41)从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的内表面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抗渗防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土壤层(1)、地下室地面层(2)、侧部土壤层(3)、第一地下室墙壁(4)、第二地下室墙壁(5)、防水板(6)以及电渗透除湿机(7);
所述地下室地面层(2)设置于所述地下土壤层(1)上方,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和所述第二地下室墙壁(5)垂直设置于所述地下室地面层(2)上表面,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和所述第二地下室墙壁(5)的一侧垂直连接,所述侧部土壤层(3)位于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的外侧;
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水板容纳腔(41),所述防水板容纳腔(41)从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的内表面向所述侧部土壤层(3)的方向凹陷,所述防水板容纳腔(41)的两侧部槽壁上设置有滑轨(42),所述滑轨(42)与所述地下室地面层(2)垂直,所述防水板容纳腔(41)的底部槽壁设置有防水板下降槽(43),所述防水板下降槽(43)向下贯穿所述地下室地面层(2)并向所述地下土壤层(1)延伸;
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在所述防水板容纳腔(41)顶部的两侧设置有滑轮连接轴(44),所述滑轮连接轴(44)与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的内壁垂直,所述滑轮连接轴(44)上设置有滑轮(45),所述滑轮(45)与所述滑轮连接轴(4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在所述防水板容纳腔(41)中部的两侧设置有摇杆(46),所述摇杆(46)上固定有收线轮(47),所述摇杆(46)与所述第一地下室墙壁(4)转动连接;
所述防水板(6)呈平板状,所述防水板(6)设置于所述防水板容纳腔(41)内部,所述防水板(6)的两端与所述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钟平,邹同军,刘玉清,张怀玉,陈昭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尼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