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解炉的二燃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78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解炉的二燃室结构,其包括二燃室炉体,二燃室炉体内设置有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将二燃室炉体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为圆柱体且底部为收口锥形,第一腔室的顶部设置有向炉体内吹送助燃气体的补风器,补风器为筒状且与第一腔室同轴心设置,补风器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补风孔,从补风孔出来的助燃气体呈螺旋向下的涡流态,补风器中空且顶端引出有出风管,出风管与第二腔室的顶部连通,第一腔室上正对补风器开设有进烟口,第一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出渣口,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的底部连通且设置有向第三腔室倾斜的底板,第三腔室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出烟口,底部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口。

The second combustion chamber structure of a pyrolysis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解炉的二燃室结构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热解炉的二燃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热解炉中都会设置二燃室,将废物热解产生的可燃性产物(有机物质与可燃气体混合的烟气)在二燃室进行二次燃烧,在此高温条件下可以极大减少二噁英类有害物质的产生。然而,现有二燃室中仍存在烟气没有得到完全燃烧的情况,导致有害物质产生,排放不达标,后续处理工序繁琐,且二燃室结灰严重,清灰困难,主要原因都是烟气停留时间短,湍流不明显,导致燃烧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解炉的二燃室结构,针对上述问题,优化内部结构,延长烟气停留时间,保证烟气充分燃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解炉的二燃室结构,其包括二燃室炉体,二燃室炉体内设置有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将二燃室炉体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为圆柱体且底部为收口锥形,第一腔室的顶部设置有向炉体内吹送助燃气体的补风器,补风器为筒状且与第一腔室同轴心设置,补风器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补风孔,从补风孔出来的助燃气体呈螺旋向下的涡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解炉的二燃室结构,包括二燃室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燃室炉体内设置有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将所述二燃室炉体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为圆柱体且底部为收口锥形,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设置有向炉体内吹送助燃气体的补风器,所述补风器为筒状且与所述第一腔室同轴心设置,所述补风器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补风孔,从补风孔出来的助燃气体呈螺旋向下的涡流态,所述补风器中空且顶端引出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第二腔室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上正对所述补风器开设有进烟口,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出渣口,所述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的底部连通且设置有向第三腔室倾斜的底板,所述第三腔室的顶部侧壁上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解炉的二燃室结构,包括二燃室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燃室炉体内设置有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将所述二燃室炉体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为圆柱体且底部为收口锥形,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设置有向炉体内吹送助燃气体的补风器,所述补风器为筒状且与所述第一腔室同轴心设置,所述补风器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补风孔,从补风孔出来的助燃气体呈螺旋向下的涡流态,所述补风器中空且顶端引出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第二腔室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上正对所述补风器开设有进烟口,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出渣口,所述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的底部连通且设置有向第三腔室倾斜的底板,所述第三腔室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出烟口,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家余仲兴胡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利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