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截止阀的阀瓣,包括第一阀瓣主体,其包括第一端面、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及设置于该第一端面的用于与该截止阀的阀杆连接的凹槽;第二阀瓣主体,其包括与该第二端面相向的第三端面及与该第三面相对的第四端面;弹性密封体,其呈环状,其包括第五端面、第六端面及设置于其内孔壁并周向延伸首尾连通的凹槽,其第五端面与该第二端面密封连接,其第六端面与该第三端面密封连接;多颗螺钉,其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阀瓣主体、密封体与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旋合。它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受到流体的冲蚀而使密封圈外径变小的问题。
Disc and stop valve of stop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截止阀的阀瓣及截止阀
本技术涉及截止阀,具体涉及截止阀的阀瓣及截止阀。
技术介绍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常见的关断阀有闸阀、截止阀、球阀和蝶阀等。截止阀又称截门阀,属于强制密封式阀门,所以在阀门关闭时,必须向阀瓣施加压力,以强制密封面不泄漏。当介质由阀瓣下方进入阀门时,操作力所需要克服的阻力,是阀杆和填料的摩擦力与由介质的压力所产生的推力,关阀门的力比开阀门的力大,所以阀杆的直径要大,否则会发生阀杆顶弯的故障。截止阀开启时,阀瓣的开启高度,为公称直径的25%~30%时,流量已达到最大,表示阀门已达全开位置。所以截止阀的全开位置,应由阀瓣的行程来决定。截止阀的启闭件是塞形的阀瓣,密封上面呈平面或圆锥面,阀瓣沿阀座的中心线作直线运动。然而,现有截止阀在使用过程中,阀瓣上的密封圈容易受到流体的冲蚀,使得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效果变差。现有截止阀的阀瓣通常由金属(如铜合金或不锈钢)或非金属(如橡胶、塑料等)制成,金属容易受到流体的冲蚀,非金属如橡胶容易老化,致使密封效果变差。现有截止阀的阀瓣的密封面呈平面或圆锥面,流体对其冲击力较大,容易受到冲蚀或腐蚀。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截止阀的阀瓣,包括:第一阀瓣主体,其包括第一端面、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及设置于该第一端面的用于与该截止阀的阀杆连接的凹槽;第二阀瓣主体,其包括与该第二端面相向的第三端面及与该第三面相对的第四端面;弹性密封体,其呈环状,其包括第五端面、第六端面及设置于其内孔壁并周向延伸首尾连通的凹槽,其第五端面与该第二端面密封连接,其第六端面与该第三端面密封连接;多颗螺钉,其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阀瓣主体、密封体与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旋合。所述第一阀瓣主体与所述多颗螺钉活动配合并能沿这些螺钉向远离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方向或向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阀瓣主体与所述多颗螺钉通过螺纹副连接。还包括第一气体通道,该第一气体通设置于该凹槽的底面向该第二端面方向延伸并穿出该第二端面,其与该弹性密封体的内孔连通。还包括底面与所述第四端面固定连接并光滑过渡的球冠。所述第一阀瓣主体、第二阀瓣主体为陶瓷制成。一种截止阀,包括上述的阀瓣。该截止阀的阀杆的一端插入该凹槽内通过螺钉固定或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本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第一阀瓣主体包括第一端面、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及设置于该第一端面的用于与该截止阀的阀杆连接的凹槽;第二阀瓣主体包括与该第二端面相向的第三端面及与该第三面相对的第四端面;弹性密封体呈环状,其包括第五端面、第六端面及设置于其内孔壁并周向延伸首尾连通的凹槽,其第五端面与该第二端面密封连接,其第六端面与该第三端面密封连接;多颗螺钉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方向依次穿过第一阀瓣主体、密封体与第二阀瓣主体旋合。使用时,旋转螺钉,使第一阀瓣主体与第二阀瓣主体之间的距离变小即第二、三端面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对弹性密封体夹紧压缩。当第一阀瓣主体与第二阀瓣主体夹紧时,弹性密封体被压缩,由于弹性密封体内孔壁设有周向延伸首尾连通的凹槽,弹性密封体的外壁会向外凸出,弹性密封体外径增大。可见,本技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受到流体的冲蚀而使密封圈外径变小的问题,即使本技术的弹性密封体因受到流体的冲蚀而使外径变小,通过旋转螺钉也能弥补回来,至少能够保持原密封效果不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与阀杆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弹性密封体处于被压缩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弹性密封体处于被压缩状态)。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阀瓣主体沿自身轴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阀瓣主体沿自身轴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弹性密封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沿A-A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弹性密封体处于被压缩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功效,并可依照本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除非特别说明,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不限制与之搭配的术语的顺序、次序、性质等,不代表与之搭配的术语的重要性。图2、3示例性示出本技术众多实施例中的一种截止阀的阀瓣的实施例。该截止阀的阀瓣包括第一阀瓣主体1、第二阀瓣主体2、弹性密封体3、螺钉4。一并参见图1、4,第一阀瓣主体1呈圆台状,其包括第一端面11、第二端面12、凹槽13、通孔14、第一气体通道15。第二端面12与第一端面11相对,即第二端面12为第一阀瓣主体1的一个端面,第一端面11为第一阀瓣主体1的另一个端面。第二端面12的直径小于第一端面11的直径。凹槽13设置于第一端面11,其用于与截止阀的阀杆5连接。比如,凹槽13具有内螺纹,阀杆5的一端具有与该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阀杆5具有外螺纹的那一端与凹槽13旋合,从而将阀杆5与第一阀瓣主体1连接。通孔14为两个,设置于第一端面11,沿第一阀瓣主体1的轴向延伸并穿出第二端面12,其用于供螺钉4穿过。第一气体通道15设置于凹槽13底面向第二端面12方向延伸,并穿出第二端面12,即第一气体通道15形成通孔。参见图1,阀杆5上具有轴向延伸的贯穿阀杆5两端面的第二气体通道51,阀杆5与第一阀瓣主体1连接时,第一气体通道15与第二气体通道51连通。装配好后,第一气体通道15还与弹性密封体3的内孔连通。一并参见图5,第二阀瓣主体2呈圆台状,其包括第三端面21、第四端面22、螺孔23。第三端面21与第二端面12相向。第四端面22与第三端面21相对,即第四端面22为第二阀瓣主体2的一个端面,第三端面21为第二阀瓣主体2的另一个端面。螺孔23设置于第三端面21,其为盲螺孔。本实施例中,第三端面21的直径大于第四端面22的直径。一并参见图6、7,弹性密封体3呈环状,其包括第五端面31、第六端面32、凹槽33。凹槽33设置于弹性密封体3内孔壁并周向延伸首尾连通。第五端面31为弹性密封体3的一个端面,第六端面32为弹性密封体3的另一个端面。弹性密封体3的第五端面31与第二端面12密封连接,弹性密封体3的第六端面32与第三端面21密封连接。螺钉4为2颗,其由第一端面11穿过通孔14向第二阀瓣主体2方向依次穿过第一阀瓣主体1、密封体3与第二阀瓣主体2旋合,即螺钉4与螺孔23旋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瓣主体1与螺钉4活动配合并能沿这些螺钉4向远离第二阀瓣主体2方向或向第二阀瓣主体2方向移动。由于第一阀瓣主体1与螺钉4活动配合,当第二阀瓣主体2与截止阀的阀座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截止阀的阀瓣,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阀瓣主体,其包括第一端面、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及设置于该第一端面的用于与该截止阀的阀杆连接的凹槽;/n第二阀瓣主体,其包括与该第二端面相向的第三端面及与该第三面相对的第四端面;/n弹性密封体,其呈环状,其包括第五端面、第六端面及设置于其内孔壁并周向延伸首尾连通的凹槽,其第五端面与该第二端面密封连接,其第六端面与该第三端面密封连接;/n多颗螺钉,其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阀瓣主体、密封体与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旋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截止阀的阀瓣,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阀瓣主体,其包括第一端面、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及设置于该第一端面的用于与该截止阀的阀杆连接的凹槽;
第二阀瓣主体,其包括与该第二端面相向的第三端面及与该第三面相对的第四端面;
弹性密封体,其呈环状,其包括第五端面、第六端面及设置于其内孔壁并周向延伸首尾连通的凹槽,其第五端面与该第二端面密封连接,其第六端面与该第三端面密封连接;
多颗螺钉,其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阀瓣主体、密封体与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瓣主体与所述多颗螺钉活动配合并能沿这些螺钉向远离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方向或向所述第二阀瓣主体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自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一帆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