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液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59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45
磁流变液密封结构,属于机械工程密封领域。磁流变液密封除了具有磁流体密封的优点外,还具有密封间隙大,耐压能力高、寿命长、加工制造简单等优点。为了解决现有磁流体密封耐压能力小,密封间隙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液密封结构。左极靴和右极靴各有10个极齿,极齿的宽度为0.2~0.6mm,齿槽的宽度为0.6~1.2mm。在工作过程中,利用螺线管线圈(8)和螺线管支架(7)构成的磁源、左极靴(6)、导磁轴(13)、右极靴(9)构成的磁回路将磁流变液吸附于导磁轴(13)与极齿形成的密封间隙内,起到密封作用。通过调节螺线管线圈(8)中电流的大小,控制密封间隙内磁场强度大小,进而控制磁流变液的耐压能力,达到良好的密封目的。

A new sealing structure of MR fl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液密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密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流变液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磁流体密封普遍存在耐压能力较小,密封间隙偏小的缺点,在此基础长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液密封结构。磁流变液密封除了具有磁流体密封的可靠性强、寿命长、可恢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外,还具有适用于较大的密封间隙,密封耐压能力高、寿命长、能耗低,成本低,屈服应力高及加工制造简单等优点。目前磁流变液密封已被用于鼓风环式冷却机及其他旋转密封结构中。磁流变液密封结构包括导磁极靴、永久磁铁或者电磁铁,导磁轴及密封间隙内的磁流体或者磁流变液。永久磁铁是磁源,产生的磁场通过极靴、磁流体或磁流变液、导磁轴构成闭合磁回路。在磁场力的作用下,磁流变液被吸附在转轴与极靴形成的微小间隙内起到密封作用。磁流变液密封在磁场作用下可控,随外加磁场的增大其密封能力逐渐增强,且具有一定的自恢复能力及较低的摩擦磨损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螺线管线圈提供磁源的磁流变液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流变液密封结构,可有效地克服磁流体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液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密封端盖(1)、密封腔体(2)、左轴承(3)、左侧隔套(4)、左侧密封圈(5)、左极靴(6)、螺线管支架(7)、螺线管线圈(8)、右极靴(9)、右侧密封圈(10)、右侧隔套(11)、右轴承(12)、导磁轴(13);/n构成密封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螺线管支架(7)与螺线管线圈(8)连接,首先将导电的螺线管线圈(8)顺序缠绕到螺线管支架(7)上形成磁源,通过外接电源控制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大小,进而控制磁场的大小;所述的右侧密封圈(10)安装到右极靴(9)的槽内,构成带密封圈的右极靴结构;所述的左侧密封圈(5)安装到左极靴(6)的槽内,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液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密封端盖(1)、密封腔体(2)、左轴承(3)、左侧隔套(4)、左侧密封圈(5)、左极靴(6)、螺线管支架(7)、螺线管线圈(8)、右极靴(9)、右侧密封圈(10)、右侧隔套(11)、右轴承(12)、导磁轴(13);
构成密封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螺线管支架(7)与螺线管线圈(8)连接,首先将导电的螺线管线圈(8)顺序缠绕到螺线管支架(7)上形成磁源,通过外接电源控制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大小,进而控制磁场的大小;所述的右侧密封圈(10)安装到右极靴(9)的槽内,构成带密封圈的右极靴结构;所述的左侧密封圈(5)安装到左极靴(6)的槽内,构成带密封圈的左极靴结构;
所述密封腔体(2)竖直放置在安装平台上,依次装入右轴承(12)、右侧隔套(11)、带密封圈的右极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才张艳娟陈一镖王礼郝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