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式平台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的,涉及一种嵌入式平台的人脸识别方法以及应用于该方法的系统。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技术是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有效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相比其它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具有采集的非接触性、非强制性、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隐蔽性好等特点,更为人们所接受。人脸是一个包含着丰富信息的模式的集合,是人类互相辩证和识别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图像和视频中视觉感兴趣的对象之一。与指纹、虹膜、语音等其他人体生物特征相比,人脸识别更加直接,无需干扰人们的正常行为就能较好的达到识别效果。早期的人脸识别基于几何特征和统计特征,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受到环境的光照、人脸角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其准确率和稳定性使其应用场合受到很大限制。目前,随着深度学习在人脸识别中的引入,算法的准确率已经大幅提高,可以支持大部分实际应用。然而,深度学习的计算量巨大,目前复杂的人脸识别任务主要依赖云计算的支持。人脸识别产品的向着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式平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外围设备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信息,并对所述人脸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n构建特征融合网络,并建立人脸特征识别模型;/n将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信息A和人脸图像信息B输入到特征融合网络中,且通过训练好的人脸特征识别模型对人脸图像信息A和人脸图像信息B进行特征向量提取;/n获取人脸图像信息A的人脸特征向量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平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外围设备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信息,并对所述人脸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
构建特征融合网络,并建立人脸特征识别模型;
将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信息A和人脸图像信息B输入到特征融合网络中,且通过训练好的人脸特征识别模型对人脸图像信息A和人脸图像信息B进行特征向量提取;
获取人脸图像信息A的人脸特征向量F1和人脸图像信息B的人脸特征向量F2;
计算人脸特征向量F1和人脸特征向量F2之间的余弦距离,并根据所述余弦距离输出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人脸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包括:
将所述人脸图像信息输入至人脸检测网络中进行人脸检测,检测出所述人脸图像信息中人脸所在的区域及人脸上包括左眼、右眼、鼻子、左嘴角和右嘴角五个关键点的坐标,并且根据五个关键点坐标进行仿射变换,即可得到校正后的人脸识别切图,其中,所述人脸检测网络为MTCNN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特征融合网络,包括:
所述特征融合网络为MobileNetV2深度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人脸特征识别模型,具体包括:
构建MS-Celeb-1M数据集作为人脸训练数据集,将人脸训练数据集输入到softmax损失函数进行训练,并通过ArcFace损失函数进行训练得到预训练模型;将采集到的亚洲人脸数据集对预训练模型通过ArcFace损失函数进行训练,进而获得人脸特征识别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余弦距离输出识别结果,包括:
若所述余弦距离大于人脸相似度阈值,则确定人脸图像信息A和人脸图像信息B为同一个人,若所述余弦距离小于人脸相似度阈值,则确定人脸图像信息A和人脸图像信息B为不同人。
6.一种嵌入式平台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民洙,葛晓东,林玉娟,姜贺,梁立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光速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