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式汽车排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45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调式汽车排气管,包括:尾管和导流头,其中:尾管的出口端固定有导向座,导向座上固定有驱动机构;导流头与导向座滑动装配,导流头内部设有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第一导流通道的两端贯通,第二导流通道靠近尾管的一端贯通,其远离尾管的一端与第一导流通道导通;导流头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当导流头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导流通道靠近尾管的一端与尾管导通,当导流头位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导流通道靠近尾管的一端与尾管导通;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导流头在第一位置状态与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整排气口高度,以避免排气管灌水的问题。

A kind of auto exhaus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式汽车排气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自调式汽车排气管。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汽车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为了辅助汽车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在汽车底盘尾部均会安装用于排放尾气的排气管。然而现有的排气管一旦完成安装后,就无法再根据路面积水情况调整自动其排气口高度,从而使得汽车行走在有积水的路面时,容易出现进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调式汽车排气管。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调式汽车排气管,包括:尾管和导流头,其中:尾管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导向座,导向座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导流头位于导向座远离尾管的一端并与导向座滑动装配,导流头内部设有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第一导流通道由靠近尾管的一端向远离尾管的一端延伸且两端贯通,第二导流通道位于第一导流通道延伸方向的一侧,第二导流通道靠近尾管的一端贯通,其远离尾管的一端与第一导流通道导通;导流头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当导流头处于第一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式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管(1)和导流头(2),其中:/n尾管(1)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导向座(3),导向座(3)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4);/n导流头(2)位于导向座(3)远离尾管(1)的一端并与导向座(3)滑动装配,导流头(2)内部设有第一导流通道(a)和第二导流通道(b),第一导流通道(a)由靠近尾管(1)的一端向远离尾管(1)的一端延伸且两端贯通,第二导流通道(b)位于第一导流通道(a)延伸方向的一侧,第二导流通道(b)靠近尾管(1)的一端贯通,其远离尾管(1)的一端与第一导流通道(a)导通;导流头(2)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当导流头(2)处于第一位置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式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管(1)和导流头(2),其中:
尾管(1)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导向座(3),导向座(3)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4);
导流头(2)位于导向座(3)远离尾管(1)的一端并与导向座(3)滑动装配,导流头(2)内部设有第一导流通道(a)和第二导流通道(b),第一导流通道(a)由靠近尾管(1)的一端向远离尾管(1)的一端延伸且两端贯通,第二导流通道(b)位于第一导流通道(a)延伸方向的一侧,第二导流通道(b)靠近尾管(1)的一端贯通,其远离尾管(1)的一端与第一导流通道(a)导通;导流头(2)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当导流头(2)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导流通道(a)靠近尾管(1)的一端与尾管(1)导通,当导流头(2)位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导流通道(b)靠近尾管(1)的一端与尾管(1)导通;
驱动机构(4)与导流头(2)连接以用于驱动导流头(2)在第一位置状态与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式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导流头(2)内部且位于第二导流通道(b)远离第一导流通道(a)的一侧设有向第一导流通道(a)方向竖直延伸且两端封闭的引流通道(c),所述引流通道(c)内装有液位传感器(5),引流通道(c)的侧壁设有与外界通道的溢流口;所述驱动机构(4)根据液位传感器(5)的检测结果驱动导流头(2)在第一位置状态与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调式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溢流口处安装有滤网(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式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当导流头(2)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第二导流通道(b)靠近尾管(1)的一端与导向座(3)贴合以形成封闭;当导流头(2)位于第二位置状态时,第一导流通道(a)靠近尾管(1)的一端与导向座(3)贴合并形成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式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导向座(3)包括第一导向座(31)和第二导向座(32),第一导向座(31)和第二导向座(32)内部均设有贯通的通口,第二导向座(32)位于第一导向座(31)远离尾管(1)的一侧并通过长度可调的伸缩杆(8)与第一导向座(31)连接,所述伸缩杆(8)内部设有中心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丽潘林燕刘海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