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12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打捞装置,包括坝底和坝顶,所述坝底与坝顶之间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两侧内壁中间位置和底部内壁中间位置开有U型槽,所述坝顶靠近出水口的顶部中间位置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内壁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端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的一侧外壁的四周拐角处均焊接有第一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密封橡胶带避免垃圾残留在出水口内部,利用斜板将水面的垃圾随着水流进入网兜内部,从而使得垃圾完全被打捞,将网兜固定在方形框上,便于安装和拆卸。

A salvage device for water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打捞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和集中水头的作用,水坝是水利工程的主要建筑,水面上的垃圾不及时清理会残留在水坝上,造成水坝污染。目前,现有的水坝用水面垃圾打捞装置在对水面垃圾进行打捞时,无法避免垃圾残留在出水口的内部,造成垃圾残留,而且对于垃圾的打捞处理效果较低,打捞效果较差,并且难以对打捞网兜进行拆卸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打捞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打捞装置,包括坝底和坝顶,所述坝底与坝顶之间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两侧内壁中间位置和底部内壁中间位置开有U型槽,所述坝顶靠近出水口的顶部中间位置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打捞装置,包括坝底(1)和坝顶(5),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底(1)与坝顶(5)之间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出水口(15),且出水口(15)的两侧内壁中间位置和底部内壁中间位置开有U型槽(2),所述坝顶(5)靠近出水口(15)的顶部中间位置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柱(7),且支撑柱(7)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顶部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内壁设置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的活塞端设置有连接板(10),且连接板(10)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方形框(11),所述方形框(11)的一侧外壁的四周拐角处均焊接有第一安装座(17),且第一安装座(17)的内部均开有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打捞装置,包括坝底(1)和坝顶(5),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底(1)与坝顶(5)之间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出水口(15),且出水口(15)的两侧内壁中间位置和底部内壁中间位置开有U型槽(2),所述坝顶(5)靠近出水口(15)的顶部中间位置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柱(7),且支撑柱(7)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顶部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内壁设置有液压缸(9),所述液压缸(9)的活塞端设置有连接板(10),且连接板(10)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方形框(11),所述方形框(11)的一侧外壁的四周拐角处均焊接有第一安装座(17),且第一安装座(17)的内部均开有十字槽(18),所述十字槽(18)的横向为方体通槽,且方体通槽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0)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围边(19),且围边(19)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网兜(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学金姜石招杨春娴卫灵胜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泰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