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支承桥梁平面转体系统
本技术属于桥梁设计与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支承桥梁平面转体系统。
技术介绍
相比于支架现浇、挂篮悬浇和预制架设等施工方式,桥梁转体施工对既有铁路、公路的交通运营影响时间最短,故近年来,桥梁平面转体施工技术在新建立交桥跨越铁路及高速公路等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目前,桥梁平面转体均采用单球铰转体系统,然而该方式有一些局限性:(1)单球铰转体方式为单点支撑体系,上、下转盘之间仅有中心球铰传递荷载,当桥梁较宽时,上、下转盘受力较为不利,需要加大承台的厚度并配置大量预应力筋;且因荷载集中在中心球铰附近,承台下部桩基在转体阶段仅有靠近中心部位的部分桩基承受竖向荷载,受力极不均匀,桩长受中间受力较大的几根桩所控制,导致桩基设计不够经济。(2)对于高墩连续梁及斜拉桥等高耸结构,受风荷载影响较大,转体时桥梁侧倾的风险较大,如采用常规的单球铰转体,主要通过球铰上、下球面的摩擦力抵抗水平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整体抗倾覆能力较低,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措施提高转体时的抗倾覆稳定性。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支承桥梁平面转体系统,包括下部承台结构和中心球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待转体桥梁的转盘,以及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下部承台结构上设有用于支撑中心球铰的支撑台,所述中心球铰可转动安装于转盘底部,且中心球铰对应于待转体桥梁的桥墩底部中心区域布置,所述下部承台结构上支撑台的外侧设有圆环形轨道,所述圆环形轨道上行走布置有多台用于承托所述转盘的滚轮小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支承桥梁平面转体系统,包括下部承台结构和中心球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待转体桥梁的转盘,以及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下部承台结构上设有用于支撑中心球铰的支撑台,所述中心球铰可转动安装于转盘底部,且中心球铰对应于待转体桥梁的桥墩底部中心区域布置,所述下部承台结构上支撑台的外侧设有圆环形轨道,所述圆环形轨道上行走布置有多台用于承托所述转盘的滚轮小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支承桥梁平面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轨道的圆心与所述中心球铰平面圆心同心布置;所述转盘为圆柱形转盘,且其轴线经过所述圆环形轨道的圆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支承桥梁平面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轨道上的多台滚轮小车沿圆环形轨道周向等间距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支承桥梁平面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轨道对应位于所述转盘的边缘,且圆环形轨道的半径小于待转体桥梁的桥墩的旋转半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支承桥梁平面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所述滚轮小车包括台车架,安装于所述台车架底部的行走机构以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前名,邹向农,吴中文,马行川,龙俊贤,张峰,李文江,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