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920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焦控制装置,应用于干熄焦炉斜烟道区,涉及焦炉冶炼技术领域,包括:楔形框架,所述楔形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第七支撑梁、第八支撑梁、第九支撑梁,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分隔系统,所述分隔系统设置在所述楔形框架内,且所述分隔系统包括多个分隔梁;钢轴,所述楔形框架通过所述钢轴与两个牛腿状耐火材料砌筑体顶部固定连接。达到了有效避免浮焦发生的频率,增加干熄焦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的技术效果。

A floating coke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焦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焦炉冶炼
,尤其涉及一种浮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干熄焦正常操作过程中,锅炉入口压力、预存段压力、循环风量比较稳定。干熄焦系统相关参数稳定,当风量比超过极限值,或者循环风量增加幅度过大时,循环气体经过斜道口进入环形烟道时,会在斜道口吹起一部分焦炭,造成斜道口焦炭堆积过高,焦炭表面升高,即焦炭浮起。焦炭浮起后,中、小焦块会流向一次除尘器,造成一次除尘器排灰系统堵塞。一次除尘器中大量焦粉会被循环气体带入锅炉系统,降低锅炉炉管寿命,使干熄焦系统生产能力下降。并且会使锅炉入口温度升高,增加循环气体组分浓度,造成系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浮焦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焦炭浮起,造成一次除尘器排灰系统堵塞,从而降低锅炉炉管寿命,使干熄焦系统生产能力下降,造成系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避免浮焦发生的频率,增加干熄焦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焦控制装置,包括:楔形框架,所述楔形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第七支撑梁、第八支撑梁、第九支撑梁,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其中,所述第七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一横梁的端部连接;分隔系统,所述分隔系统设置在所述楔形框架内,且所述分隔系统包括多个分隔梁;钢轴,所述钢轴设置在所述楔形框架上,所述楔形框架通过所述钢轴与两个牛腿状耐火材料砌筑体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分隔梁包括第一分隔梁,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梁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梁长度方向上,自与所述第八支撑梁连接的一端起的三分之一位置处,所述第一分隔梁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梁长度方向上,自与所述第八支撑梁连接的一端起的三分之一位置处。优选的,所述分隔梁还包括第二分隔梁,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梁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七支撑梁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八支撑梁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优选的,所述楔形框架为高温耐热钢,且所述高温耐热钢的预设厚度范围为15-35mm。优选的,各个相邻的支撑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分隔梁为耐热钢,且,所述耐热钢的表面喷涂有一层碳化硅耐磨层。优选的,所述碳化硅耐磨层中碳化硅含量大于9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焦控制装置,包括由耐热钢制作而成的楔形框架以及设置在楔形框架内部的分隔系统,所述楔形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第七支撑梁、第八支撑梁、第九支撑梁,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其中,所述第七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一横梁的端部连接;所述分隔系统设置在所述楔形框架内,且所述分隔系统包括多个分隔梁,通过第一分隔梁形成上下不等距的风道,然后在装置的出风面一角焊接一根耐热钢轴,利用该轴将浮焦控制装置安装到两个牛腿状耐火材料砌筑体顶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焦炭浮起,造成一次除尘器排灰系统堵塞,从而降低锅炉炉管寿命,使干熄焦系统生产能力下降,造成系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避免浮焦发生的频率,增加干熄焦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的技术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浮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浮焦控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支撑梁;12-第二支撑梁;13-第三支撑梁;15-第五支撑梁;17-第七支撑梁;18-第八支撑梁;21-第一分隔梁;22-第二分隔梁;23-第三分隔梁;24-第四分隔梁;25-第五分隔梁;26-第六分隔梁;3-钢轴;4-循环风出口面;5-循环风进口面。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浮焦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焦炭浮起,造成一次除尘器排灰系统堵塞,从而降低锅炉炉管寿命,使干熄焦系统生产能力下降,造成系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通过楔形框架,所述楔形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第七支撑梁、第八支撑梁、第九支撑梁,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其中,所述第七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一横梁的端部连接;分隔系统,所述分隔系统设置在所述楔形框架内,且所述分隔系统包括多个分隔梁;钢轴,所述钢轴设置在所述楔形框架上,所述楔形框架通过所述钢轴与两个牛腿状耐火材料砌筑体顶部固定连接。达到了有效避免浮焦发生的频率,增加干熄焦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的技术效果。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浮焦控制装置,应用于干熄焦炉斜烟道区,请参考图1,包括:楔形框架,所述楔形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梁11、第二支撑梁12、第三支撑梁13、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15、第六支撑梁、第七支撑梁17、第八支撑梁18、第九支撑梁,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11、第二支撑梁12、第三支撑梁13首尾顺次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15、第六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其中,所述第七支撑梁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12、第五支撑梁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支撑梁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12、第五支撑梁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一横梁11的端部连接进一步的,各个相邻的支撑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具体而言,所述楔形框架为所述装置的主要外形结构,其形状类似于一三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焦控制装置,应用于干熄焦炉斜烟道区,其特征在于,包括:楔形框架,所述楔形框架包括:/n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第七支撑梁、第八支撑梁、第九支撑梁,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其中,所述第七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横梁和第一横梁的端部连接;/n分隔系统,所述分隔系统设置在所述楔形框架内,且所述分隔系统包括多个分隔梁;/n钢轴,所述钢轴设置在所述楔形框架上,所述楔形框架通过所述钢轴与两个牛腿状耐火材料砌筑体顶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焦控制装置,应用于干熄焦炉斜烟道区,其特征在于,包括:楔形框架,所述楔形框架包括:
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第七支撑梁、第八支撑梁、第九支撑梁,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首尾顺次相连,其中,所述第七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第五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横梁和第一横梁的端部连接;
分隔系统,所述分隔系统设置在所述楔形框架内,且所述分隔系统包括多个分隔梁;
钢轴,所述钢轴设置在所述楔形框架上,所述楔形框架通过所述钢轴与两个牛腿状耐火材料砌筑体顶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梁包括第一分隔梁,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军范正赟薛立民王文斌杨红军张殿伟马超董凤杰邵毅赵彬彬管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