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382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包括生石灰粉仓、煤粉仓、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和压球成型装置,所述生石灰粉仓具有生石灰粉入口和生石灰粉出口,所述煤粉仓具有煤粉入口和煤粉出口,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具有混料入口和混料出口,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具有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第三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生石灰粉出口和混料入口相连接,所述混料出口和第一入料口连接,所述煤粉出口和所述第二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压球成型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所需要的原料成本低,不需要特别加工,减少了加工工序,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A system for the formation of pulverized coal and quicklime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石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石企业使用兰炭作为电石原料,经过转运、干燥、筛分等工序,产生10%~30%的粉末不能加入电石炉,只能当做普通燃料烧掉。另外兰炭生产过程中,兰炭的显热无法充分回收利用,造成巨大浪费。同时,在煤的生产和生石灰的生产过程中,大量粉状煤和生石灰不能利用,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以解决在煤的生产和生石灰的生产过程中,大量粉状煤和生石灰不能利用,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包括生石灰粉仓、煤粉仓、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和压球成型装置,所述生石灰粉仓具有生石灰粉入口和生石灰粉出口,所述煤粉仓具有煤粉入口和煤粉出口,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具有混料入口和混料出口,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具有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第三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生石灰粉出口和混料入口相连接,所述混料出口和第一入料口连接,所述煤粉出口和所述第二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压球成型装置的进料口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储料罐,所述储料罐具有入罐口和出罐口,所述出罐口和所述混料入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罐内装载有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用于在生石灰粉的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的钝化薄膜。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罐的出罐口处设置有泵体。<br>进一步的,还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具有入仓口和出仓口,所述出仓口和所述第三入料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生石灰粉仓的生石灰粉出口、煤粉仓的煤粉出口和储料仓的出仓口均设置有振动给料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储料仓装载有第二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用于将煤粉和生石灰粉进行粘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剂为煤焦油、蒽油或重质油,所述第一粘结剂的添加量和生石灰粉的质量比例约为1~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粘结剂为沥青、粘结性煤和腐殖酸的混合物,所述第二粘结剂的添加量与混合物料的质量比例约为1~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为双轴搅拌机,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为强力混合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使用粉煤和生石灰进行加工成型,所需要的原料成本低,不需要特别加工,减少了加工工序,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利用图1所示的系统制备球团的方法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储料罐,2-生石灰粉仓,3-煤粉仓,4-储料仓,5-振动给料装置,6-泵体,7-第一搅拌装置,8-第二搅拌装置,9-压球成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包括生石灰粉仓2、煤粉仓3、第一搅拌装置7、第二搅拌装置8和压球成型装置9,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为双轴搅拌机,对生石灰粉和第一粘结剂进行初步混合,生石灰粉可以利用生石灰块的筛下物,不需要进行破碎磨粉处理,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固废的排放,第一粘结剂在生石灰粉的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的钝化薄膜,阻止生石灰粉与水的消化反应;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为强力混合机,所述强力混合机对混合后的生石灰粉与粒度小于3mm的煤粉及第二粘结剂进一步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主要成分为煤粉和生石灰粉的混合物料,混合时间约5分钟,优选地,所述压球成型装置为高压压球机,将混合物料进行压球,得到大小均匀的混合球团,生成的生球团粒度约45mm,抗压强度不小于400N,2m跌落强度(>5mm)不少于95%,具有较高的冷强度,不容易破碎,热解后的强度也较高,符合电石炉的生产要求,压成的生球团送入直立炉热解单元进行热解,较优的高压压球机规格的选择为压辊直径为800mm,压辊间的最大压力为380t,线压力为11t/cm,压球机的成球率大于90%,压球机具有预压紧功能,压球机设置有球形的模具,用于控制所需型球的形状和规格,所述生石灰粉仓2具有生石灰粉入口和生石灰粉出口,所述煤粉仓3具有煤粉入口和煤粉出口,所述第一搅拌装置7具有混料入口和混料出口,所述第二搅拌装置8具有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第三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二搅拌装置通过第一入料口与第一搅拌装置连接,第二搅拌装置通过第二入料口和煤粉仓连接,第二搅拌装置通过第三入料口和储料仓连接,第一搅拌装置的混合物料、煤粉和第二粘结剂的用量分别进行调节,互相不产生干扰,可根据系统实际生产情况对混合物料、煤粉和第二粘结剂配比随时进行调节,提高成品率,所述生石灰粉出口和混料入口相连接,所述混料出口和第一入料口连接,所述煤粉出口和所述第二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压球成型装置9的进料口连接,煤粉和生石灰粉的配比方便调节,适应电石生产复杂的工况,可以生产高品质电石,还包括储料仓4,所述储料仓4具有入仓口和出仓口,所述出仓口和所述第三入料口连接。还包括储料罐1,所述储料罐1具有入罐口和出罐口,所述出罐口和所述混料入口连接,所述储料罐1的出罐口处设置有泵体6,通过泵体便于对储料罐内的第一粘结剂的用量进行控制。所述储料罐1内装载有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用于在生石灰粉的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的钝化薄膜,由于煤粉中含有水分,煤粉与生石灰粉直接混合后,生石灰粉容易吸收煤粉中的水分,发生石灰的消化反应,使球团体积膨胀,降低了球团的冷态强度和稳定性能。用第一粘结剂和生石灰粉混合的目的是,可以在生石灰粉的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的钝化薄膜,阻止生石灰粉与水的消化反应,有利于下一步的混合成型,所述第一粘结剂为煤焦油、蒽油或重质油,所述第一粘结剂的添加量和生石灰粉的质量比例约为1~10%,从而可以使生石灰粉和第一粘结剂充分混合,在生石灰粉表面形成疏水性薄膜,优选的,选择煤焦油作为第一粘结剂,煤焦油可以在生石灰表面形成疏水性的钝化薄膜,可以阻碍生石灰粉与水的消化反应;煤焦油具有一定的粘结性能;煤焦油可以在球团料的热解工序中得到,属于副产品,成本低。所述储料仓4装载有第二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用于将煤粉和生石灰粉进行粘结,常温下可使煤粉与生石灰粉经高压混合成型,所述第二粘结剂为沥青、粘结性煤和腐殖酸的混合物,为煤化工副产品,成本低,所述第二粘结剂的添加量与混合物料的质量比例约为1~20%,从而可以是第二粘结剂和混合物料充分混合,较好的发挥第二粘结剂的效用。生石灰粉仓2中的生石灰粉通过振动给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石灰粉仓(2)、煤粉仓(3)、第一搅拌装置(7)、第二搅拌装置(8)和压球成型装置(9),所述生石灰粉仓(2)具有生石灰粉入口和生石灰粉出口,所述煤粉仓(3)具有煤粉入口和煤粉出口,所述第一搅拌装置(7)具有混料入口和混料出口,所述第二搅拌装置(8)具有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第三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生石灰粉出口和混料入口相连接,所述混料出口和第一入料口连接,所述煤粉出口和所述第二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压球成型装置(9)的进料口连接,还包括储料罐(1),所述储料罐(1)具有入罐口和出罐口,所述出罐口和所述混料入口连接,所述储料罐(1)内装载有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用于在生石灰粉的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的钝化薄膜,还包括储料仓(4),所述储料仓(4)具有入仓口和出仓口,所述出仓口和所述第三入料口连接,所述储料仓(4)装载有第二粘结剂,所述第二粘结剂用于将煤粉和生石灰粉进行粘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粉和生石灰粉成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石灰粉仓(2)、煤粉仓(3)、第一搅拌装置(7)、第二搅拌装置(8)和压球成型装置(9),所述生石灰粉仓(2)具有生石灰粉入口和生石灰粉出口,所述煤粉仓(3)具有煤粉入口和煤粉出口,所述第一搅拌装置(7)具有混料入口和混料出口,所述第二搅拌装置(8)具有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第三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生石灰粉出口和混料入口相连接,所述混料出口和第一入料口连接,所述煤粉出口和所述第二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压球成型装置(9)的进料口连接,还包括储料罐(1),所述储料罐(1)具有入罐口和出罐口,所述出罐口和所述混料入口连接,所述储料罐(1)内装载有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剂用于在生石灰粉的表面形成一层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富强侯红强张扬张栋辉徐伟耿海涛刘骏赵克岩杜志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双零矿山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