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钩保险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771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钩保险卡,属于吊装工具领域。该吊钩保险卡包括:两个支撑柱;连接销,设于两个支撑柱上端之间,用于穿过吊钩的上部铰座;卡板,设于两个支撑柱之间且位于连接销的下方;双扭簧,包括:顺次连接的顶部扭臂、两个簧体、两个侧部扭臂;两个簧体套设于连接销上且分布于上部铰座两侧;顶部扭臂由上部铰座限位;两个侧部扭臂由卡板面向吊钩的钩环口的板面限位,为卡板止位于钩环口提供预紧力。该吊钩保险卡的抗撞击能力强,能有效防止其在磕碰条件下变形失效。

A hook safety c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钩保险卡
本技术涉及吊装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钩保险卡。
技术介绍
对于吊装作业,通常会用到吊绳吊钩,其中,为了防止吊绳从吊钩内脱出,需要在吊钩的钩环口处安装保险卡。可见,有必要提供一种吊钩保险卡。现有技术提供的吊钩保险卡一般包括:与吊钩上部铰座通过连接销铰接的卡板,设置于卡板与吊钩铰座之间的弹簧,用来为卡板止位于吊钩的钩环口提供预紧力。然而,上述结构的吊钩保险卡长期受磕碰条件下容易变形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吊钩保险卡,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吊钩保险卡,所述吊钩保险卡包括:两个支撑柱;连接销,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柱上端之间,用于穿过吊钩的上部铰座;卡板,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柱之间,且位于所述连接销的下方;双扭簧,包括:顺次连接的顶部扭臂、两个簧体、以及两个侧部扭臂;其中,所述两个簧体套设于所述连接销上且分布于所述上部铰座两侧;所述顶部扭臂由所述上部铰座限位;所述两个侧部扭臂由所述卡板面向所述吊钩的钩环口的板面限位,用于为所述卡板止位于所述钩环口提供预紧力。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支撑柱的上端均设置有销座;所述连接销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销座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销座上具有横向通孔,用于使所述连接销穿过;所述连接销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块,用于防止所述连接销从所述横向通孔内脱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销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拆卸连接选自螺纹连接或者销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板为等腰梯形结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支撑柱均包括顺次形成的上段、主体段以及下段,其中,所述卡板的两侧与所述两个支撑柱的所述主体段焊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支撑柱均为圆柱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柱的直径为所述卡板的厚度的至少两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板的下端还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下端开设有卡槽,用于容纳所述吊钩的钩部内侧的弧形凸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钩保险卡,应用时,使连接销穿过吊钩的上部铰座来将该保险卡固定于吊钩上。由于双扭簧的设置,当吊绳撞击卡板背向钩环口的板面时,卡板以连接销为转轴面向吊钩的钩环内转动,卡板与吊钩的钩部之间形成间隙(即钩环口打开),以使吊绳进入。由于双扭簧的顶部扭臂由吊钩的上部铰座限位,此时卡板的转动能够使双扭簧形成弹力,使其被压缩。当吊绳进入后,其不再对卡板形成撞击,卡板在双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由于双扭簧的侧部扭臂由卡板面向吊钩的钩环口的板面限位,此时卡板能够稳定地止位于钩环口,防止吊绳从钩环内脱出。其中,通过两个支撑柱来为卡板和连接销提供支撑,其相对于板体具有更稳定的结构,抗撞击能力更强,利于提高该吊钩保险卡的抗撞击能力,有效防止其在磕碰条件下变形失效。基于两个支撑柱的设计,通过双扭簧来为该吊钩保险卡提供预紧力以及复位力,进一步提高了保险卡的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示例性吊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示例性吊钩保险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示意了吊钩保险卡封闭钩环口的状态,以及,吊钩保险卡转动至打开钩环口的状态。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吊钩保险卡,101-支撑柱,102-连接销,103-卡板,104-双扭簧,1041-顶部扭臂,1042-簧体,1043-侧部扭臂,105-销座,106-限位块,107-卡块,701-卡槽,M1-连接部,M2-钩部,M3-上部铰座,M4-钩环口,M5-弧形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吊钩为本领域所常见的,举例来说,其结构可以如附图1所示,吊钩包括:位于上部的连接部M1、以及位于下部的钩部M2,其中,连接部面向钩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上部铰座M3,用于与吊钩保险卡1进行连接。钩部M2具有钩环口M4,以便于吊绳由此进入钩部M2。钩部M2的端部,即钩尖内侧表面上一般具有弧形凸起M5,以用来对吊绳进行初步限位。针对以上结构的吊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钩保险卡,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该吊钩保险卡1包括:两个支撑柱101;连接销102,设置于两个支撑柱101上端之间,用于穿过吊钩的上部铰座M3;卡板103,设置于两个支撑柱101之间,且位于连接销102的下方;双扭簧104,包括:顺次连接的顶部扭臂、两个簧体、以及两个侧部扭臂;其中,两个簧体套设于连接销102上且分布于上部铰座M3两侧;顶部扭臂由上部铰座M3限位;两个侧部扭臂由卡板103面向吊钩的钩环口M4的板面限位,用于为卡板103止位于钩环口M4提供预紧力。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钩保险卡1,应用时,使连接销102穿过吊钩的上部铰座M3来将该保险卡固定于吊钩上。由于双扭簧104的设置,当吊绳撞击卡板103背向钩环口M4的板面时,卡板103以连接销102为转轴面向吊钩的钩环内转动,卡板103与吊钩的钩部M2之间形成间隙(即钩环口M4打开),以使吊绳进入。由于双扭簧104的顶部扭臂由吊钩的上部铰座M3限位,此时卡板103的转动能够使双扭簧104形成弹力,使其被压缩。当吊绳进入后,其不再对卡板103形成撞击,卡板103在双扭簧10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由于双扭簧104的侧部扭臂由卡板103面向吊钩的钩环口M4的板面限位,此时卡板103能够稳定地止位于钩环口M4,防止吊绳从钩环内脱出。其中,通过两个支撑柱101来为卡板103和连接销102提供支撑,其相对于板体具有更稳定的结构,抗撞击能力更强,利于提高该吊钩保险卡1的抗撞击能力,有效防止其在磕碰条件下变形失效。基于两个支撑柱101的设计,通过双扭簧104来为该吊钩保险卡1提供预紧力以及复位力,进一步提高了保险卡的结构稳定性。为了便于连接销102的安装,在两个支撑柱101的上端均设置销座105,其中,连接销1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销座105连接。销座105位于支撑柱101面向吊钩的钩环的侧壁上,如此不仅与吊钩的上部铰座M3结构相适配,且便于销座105的设置。举例来说,可以使销座105焊接于支撑柱101的上述侧壁上。连接销102与销座105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考虑到连接销102的易拆装性,可以使两个销座105上均具有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钩保险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保险卡包括:两个支撑柱;/n连接销,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柱上端之间,用于穿过吊钩的上部铰座;/n卡板,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柱之间,且位于所述连接销的下方;/n双扭簧,包括:顺次连接的顶部扭臂、两个簧体、以及两个侧部扭臂;/n其中,所述两个簧体套设于所述连接销上且分布于所述上部铰座两侧;/n所述顶部扭臂由所述上部铰座限位;/n所述两个侧部扭臂由所述卡板面向所述吊钩的钩环口的板面限位,用于为所述卡板止位于所述钩环口提供预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钩保险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保险卡包括:两个支撑柱;
连接销,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柱上端之间,用于穿过吊钩的上部铰座;
卡板,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柱之间,且位于所述连接销的下方;
双扭簧,包括:顺次连接的顶部扭臂、两个簧体、以及两个侧部扭臂;
其中,所述两个簧体套设于所述连接销上且分布于所述上部铰座两侧;
所述顶部扭臂由所述上部铰座限位;
所述两个侧部扭臂由所述卡板面向所述吊钩的钩环口的板面限位,用于为所述卡板止位于所述钩环口提供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钩保险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柱的上端均设置有销座;
所述连接销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销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钩保险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销座上具有横向通孔,用于使所述连接销穿过;
所述连接销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块,用于防止所述连接销从所述横向通孔内脱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连会于思朝刘德强李琳王辉孙红卫孙玉霞黄树许亚东杨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