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750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08
一种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包括:安全钳,分别设置于电梯轿厢两侧立梁内侧,并自安全钳背部通过螺丝固定;左侧联动机构,用于提升左侧安全钳;右侧联动机构,用于提升右侧安全钳;提拉杆,所述提拉杆下端连接安全钳,上端连接左侧联动机构或右侧联动机构;横杆,所述横杆左端连接左侧联动机构,所述横杆右端连接右侧联动机构;弯板,左右两侧的所述提拉杆分别被两个所述弯板固定,通过在电梯轿厢的立梁内侧设置安全钳,并于轿厢上梁设置安全钳提拉联动装置,既能够节约电梯轿厢的空间,也能够实现灵敏制动安全钳的技术效果。

A lifting device for elevator safety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
技术介绍
实际工程实践中,电梯安全钳的安装位置设置于电梯轿厢的下梁处,占用一定的轿厢空间,同时,安全钳的提拉联动机构需要专门的空间,且结构复杂,不利于电梯轿厢的空间节约,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节约空间且结构简单的安全钳固定及其提拉联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通过在电梯轿厢的立梁内侧设置安全钳,并于轿厢上梁设置安全钳提拉联动装置,既能够节约电梯轿厢的空间,也能够实现灵敏制动安全钳的技术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包括:安全钳,分别设置于电梯轿厢两侧立梁内侧,并自安全钳背部通过螺丝固定;左侧联动机构,用于提升左侧安全钳;右侧联动机构,用于提升右侧安全钳;提拉杆,所述提拉杆下端连接安全钳,上端连接左侧联动机构或右侧联动机构;横杆,所述横杆左端连接左侧联动机构,所述横杆右端连接右侧联动机构;弯板,左右两侧的所述提拉杆分别被两个所述弯板固定。优选地,所述左侧联动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转轴、限位臂、开关拨片、UKS开关、第一连接件、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连接块、连杆、挡块、横杆、弹簧,所述固定板固定于电梯轿厢上梁,所述限位臂一端固设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开关拨片固设于第一转轴,所述开关拨片为圆柱状,且两侧具有缺口,所述UKS开关设置于第一转轴一侧,且所述UKS开关的按钮与所述开关拨片缺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固设于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连接左侧提拉杆,所述第二支臂连接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通过挡块与所述横杆相连,所述挡块处设置弹簧,所述弹簧左侧被所述挡块限制,所述弹簧右侧被螺丝限制。优选地,所述右侧联动机构包括:横杆、第二连接块、第二转轴、第二连接件、第三支臂、第四支臂,所述第二连接件固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所述第二连接块一端连接所述横杆,所述第二连接块另一端连接第三支臂,所述第四支臂连接右侧提拉杆。通过在电梯轿厢的立梁内侧设置安全钳,并于安全钳背部将其固定,节约了电梯轿厢的空间,同时,在提拉杆处设置固定弯板,限制提拉杆在提升过程中水平方向的位移,使得提拉效果更佳直接,且减少了提拉杆与其他部件的摩擦,减少了噪音。另外,通过左右两侧的提拉杆联动机构,使得提拉效果更佳灵敏,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侧联动机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侧联动机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安全钳1,分别设置于电梯轿厢两侧立梁内侧,并自安全钳背部通过螺丝固定;左侧联动机构4,用于提升左侧安全钳;右侧联动机构5,用于提升右侧安全钳;提拉杆2,所述提拉杆2下端连接安全钳1,上端连接左侧联动机构4或右侧联动机构5;横杆413,所述横杆413左端连接左侧联动机构4,所述横杆右端连接右侧联动机构5;弯板3,左右两侧的所述提拉杆2分别被两个所述弯板3固定。所述左侧联动机构4包括:固定板41、第一转轴43、限位臂42、开关拨片45、UKS开关44、第一连接件46、第一支臂47、第二支臂48、第一连接块49、连杆410、挡块411、横杆413、弹簧412,所述固定板41固定于电梯轿厢上梁,所述限位臂42一端固设于所述固定板41,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3,所述开关拨片45固设于第一转轴43,所述开关拨片45为圆柱状,且两侧具有缺口,所述UKS开关44设置于第一转轴43一侧,且所述UKS开关44的按钮与所述开关拨片45缺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46固设于第一转轴43,所述第一连接件46包括第一支臂47和第二支臂48,所述第一支臂47连接左侧提拉杆,所述第二支臂48连接第一连接块49,所述第一连接块49与连杆410连接,所述连杆410通过挡块411与所述横杆413相连,所述挡块411处设置弹簧412,所述弹簧412左侧被所述挡块411限制,所述弹簧412右侧被螺丝限制。所述右侧联动机构5包括:横杆413、第二连接块51、第二转轴53、第二连接件54、第三支臂52、第四支臂55,所述第二连接件54固设于所述第二转轴53,所述第二连接件54包括第三支臂52和第四支臂55,所述第二连接块51一端连接所述横杆413,所述第二连接块51另一端连接第三支臂52,所述第四支臂55连接右侧提拉杆。当检测到电梯加速下降时,所述第一转轴43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46带动所述第一支臂47、第二支臂48、开关拨片45转动,所述第一支臂47的向上转动,通过提拉杆2的提升,带动所述安全钳实现对左侧电梯的制动,所述第二支臂48的向左转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49和连杆410带动所述所述横杆413向左拉动,所述横杆413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块51向左拉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件54向左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四支臂55向上提拉所述右侧提拉杆,从而实现右侧电梯的制动;在上述机械制动的同时,因开关拨片45转动,使得所述开关拨片的两个缺口离开或解除所述USK开关的接触点,实现对电梯通电或断电的操作,使得电梯在机械制动的同时,实现电梯断电。通过在电梯轿厢的立梁内侧设置安全钳,并于安全钳背部将其固定,节约了电梯轿厢的空间,同时,在提拉杆处设置固定弯板,限制提拉杆在提升过程中水平方向的位移,使得提拉效果更佳直接,且减少了提拉杆与其他部件的摩擦,减少了噪音。另外,通过左右两侧的提拉杆联动机构,使得提拉效果更佳灵敏,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全钳,分别设置于电梯轿厢两侧立梁内侧,并自安全钳背部通过螺丝固定;/n左侧联动机构,用于提升左侧安全钳;/n右侧联动机构,用于提升右侧安全钳;/n提拉杆,所述提拉杆下端连接安全钳,上端连接左侧联动机构或右侧联动机构;/n横杆,所述横杆左端连接左侧联动机构,所述横杆右端连接右侧联动机构;/n弯板,左右两侧的所述提拉杆分别被两个所述弯板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全钳,分别设置于电梯轿厢两侧立梁内侧,并自安全钳背部通过螺丝固定;
左侧联动机构,用于提升左侧安全钳;
右侧联动机构,用于提升右侧安全钳;
提拉杆,所述提拉杆下端连接安全钳,上端连接左侧联动机构或右侧联动机构;
横杆,所述横杆左端连接左侧联动机构,所述横杆右端连接右侧联动机构;
弯板,左右两侧的所述提拉杆分别被两个所述弯板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安全钳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联动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转轴、限位臂、开关拨片、UKS开关、第一连接件、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连接块、连杆、挡块、横杆、弹簧,所述固定板固定于电梯轿厢上梁,所述限位臂一端固设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李锋袁秀芬李亚洲顾跃斌徐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西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