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73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06
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涉及电力施工器具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机械牵引导线更换技术需要人工进行旧线回收,耗费人力资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人导线缠绕机构为圆台,其上底面的面积小于下底面的面积;挡板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导线缠绕机构的上底面,挡板面积大于所述上底面的面积,且挡板完全覆盖住上底面,挡板与导线缠绕机构之间可拆卸;导线缠绕机构下底面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固定在旋转机构上,导线缠绕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轴同轴设置;导线缠绕机构侧面设置有导线头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1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改造换线工程。

Multifunctional conductor tr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线缆的更换技术,属于电力施工器具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新一轮农网改造过程中,高质、高效的完成农网改造任务,是对施工单位的基本要求。目前,农网改造施工中,更换导线的施工方法是在线路一侧将新导线与旧导线相连接,另一次进行牵引,达到更换导线的目的。牵引基本分为两种方法:1、人力牵引,即人拉着导线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活,不受地形限制,缺点是需要的人力太多,工程造价太高;2、机械牵引,用拖拉机或其他车辆拉着导线走,这种方法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受地形限制,只能在开阔地牵引,线路延伸方向上有障碍物时不能使用此方法。这两种方法更换下的导线,均需要用人工进行旧线回收,又增加了很多人工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机械牵引导线更换技术需要人工进行旧线回收,耗费人力资源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换线、旧线回收于一体的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包括导线缠绕机构、挡板以及连接部;所述导线缠绕机构为圆台,其上底面的面积小于下底面的面积;所述挡板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导线缠绕机构的上底面,挡板面积大于所述上底面的面积,且挡板完全覆盖住上底面,挡板与导线缠绕机构之间可拆卸;导线缠绕机构下底面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固定在旋转机构上,导线缠绕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轴同轴设置;导线缠绕机构侧面设置有导线头固定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缠绕机构的侧面向内凹陷。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边缘向外倾斜。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为摇把,所述摇把通过螺纹将挡板固定在导线缠绕机构上。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开有至少两个豁口,所述豁口到导线缠绕机构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导线缠绕机构上底面半径,所述豁口的最小宽度大于操作人员手臂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缠绕机构的上底面向内凹陷,所述凹陷部分的中心处开有螺纹孔,所述摇把通过该螺纹孔将挡板固定在导线缠绕机构上;所述导线缠绕机构上底面的凹陷处设置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缠绕机构上底面的中心处开孔,在导线缠绕机构内部的下底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摇把通过该螺纹孔将挡板固定在导线缠绕机构上;所述导线缠绕机构内部靠近上底面的位置有把手。进一步地,在导线缠绕机构的侧面上、靠近下底面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捆绑线固定机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捆绑线固定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缠绕机构的上底面及挡板内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节省人工,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即可;2、使用灵活,不受地形和周围环境影响,固定在一个点后不用移动;3、节省时间,可以不间断的将一根导线换完,换线过程中不用进行其他操作,新线换完后,旧线随之回收完成,并且旧线缠绕地非常紧凑。适用于1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改造换线工程。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方式一中导线缠绕机构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图2的左视图;图5是实施方式一中挡板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侧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一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方式一中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的使用原理示意图;图9是实施方式二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方式二中一种导线缠绕机构的剖视图;图11是实施方式二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方式二中另一种导线缠绕机构的剖视图;图13是实施方式三中导线缠绕机构和挡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图8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包括导线缠绕机构1、挡板2以及连接部3;所述导线缠绕机构1为圆台,其上底面11的面积小于下底面13的面积;所述挡板2通过连接部3固定在导线缠绕机构1的上底面11,挡板2面积大于所述上底面11的面积,且挡板2完全覆盖住上底面11,挡板2与导线缠绕机构1之间可拆卸;导线缠绕机构1下底面13设置有安装机构14,所述安装机构14用于将所述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固定在旋转机构上,导线缠绕机构1与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轴同轴设置;导线缠绕机构1侧面设置有导线头固定机构15。如图1所示,导线缠绕机构1的侧面12用于缠绕导线,挡板2用于对导线进行限位,防止导线散落在地上,影响收集。导线缠绕机构1的侧面12倾斜,能够使导线集中在导线缠绕机构1与挡板2的交界处,便于收集。为了增大导线缠绕机构1的强度,可以采用钢板加钢筋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侧面12的多根钢筋15均沿导线缠绕机构1的母线排布。上底面11和下底面13的轮廓也采用钢筋制成。为了避免导线缠绕过紧,可以将导线缠绕机构1的侧面设置成略微凹陷的结构,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还可以使挡板2的边缘向外倾斜,如图5所示,图中的挡板2采用槽钢制成,这种结构还能够增大导线容纳空间,延长可收集的导线的长度。导线缠绕机构1的底面设置有安装机构14,使用时,通过安装机构14将导线缠绕机构1上。外部旋转机构可以是拖拉机、柴油机或其他能够旋转的机械设备。以图8所示的约翰迪尔404型拖拉机为例,其轮毂上开有螺纹孔,安装机构14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带孔的金属板,通过螺钉将导线缠绕机构1固定在轮毂上。如果采用其他机械设备作为外部旋转机构,可以在导线缠绕机构1的下底面13中心处开孔,将外部旋转机构的转轴与该孔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带动导线缠绕机构1转动。导线缠绕机构1侧面12的导线头固定机构15用于固定待回收的旧导线的端部。导线头固定机构15可以有多种结构,例如可以是焊接在导线缠绕机构1侧面12的金属圈,也可以采用分布在侧面12上的钢筋15。连接部3可以有多种结构,为了操作方便,可以将其设置成带螺纹的摇把,如图7所示。线缠绕机构1上开螺纹孔,摇把通过螺纹将挡板2固定在导线缠绕机构1上。工作原理:在工作线路的一端安装放线车(架),将新导线与旧导线连接到一起,线路另一端停放旋转机构,如拖拉机、柴油机或其他能够旋转的机械设备。以拖拉机为例,按照图8将本装置安装在拖拉机右后轮上,然后用千斤顶将拖拉机右后轮支起,防止车辆在工作中移动,将左后轮刹车,前轮用石块掩住,旧导线3的端部固定在导线头固定机构15上。启动各机械设备开始换线,换线过程中,放线车、导线接头位置都需要专人看护,缓慢防线。换完线后,将连接部3和挡板2拆下来,旧导线沿着线缠绕机构1自行脱落,工作结束。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9至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2上开有至少两个豁口21,所述豁口21到导线缠绕机构1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导线缠绕机构1上底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缠绕机构、挡板以及连接部;/n所述导线缠绕机构为圆台,其上底面的面积小于下底面的面积;/n所述挡板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导线缠绕机构的上底面,挡板面积大于所述上底面的面积,且挡板完全覆盖住上底面,挡板与导线缠绕机构之间可拆卸;/n导线缠绕机构下底面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固定在旋转机构上,导线缠绕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轴同轴设置;/n导线缠绕机构侧面设置有导线头固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缠绕机构、挡板以及连接部;
所述导线缠绕机构为圆台,其上底面的面积小于下底面的面积;
所述挡板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导线缠绕机构的上底面,挡板面积大于所述上底面的面积,且挡板完全覆盖住上底面,挡板与导线缠绕机构之间可拆卸;
导线缠绕机构下底面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将所述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固定在旋转机构上,导线缠绕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轴同轴设置;
导线缠绕机构侧面设置有导线头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缠绕机构的侧面向内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边缘向外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为摇把,所述摇把通过螺纹将挡板固定在导线缠绕机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导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开有至少两个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陈宝军孙启忠都瑞雪李建华蒋长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