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寒冰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69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幕墙安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包括龙骨,所述龙骨顶部固连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圆弧槽上插接有转动部,转动部顶部固连有安装部,转动部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齿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将转动部插入到圆弧槽之前,先确定好玻璃幕墙的倾斜程度,然后使安装部的的倾斜程度与待安装的玻璃幕墙倾斜程度相同,然后将安装部插入到圆弧槽中,转动部表面的第二齿牙插入到相邻两个第一齿牙空隙中,这样,通过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相互的限位作用,实现转动部的固定,调节和安装都比较方便,同时安全性高,对不同倾斜程度的建筑幕墙适应能力强。

A connecting component of building curtai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幕墙安装
,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对建筑外观效果、防水性能及节能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多层结构的金属板幕墙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或外立面上。多层结构的金属板幕墙典型结构通常包括:钢结构骨架层、基板层、隔汽层、铝合金T形支座、保温层、刚性防水层(直立锁边金属屋面板)、铝合金夹持装置、面层龙骨、装饰面板层等9个层面,在上述构造层面中装饰面板层固定在面层龙骨上,面层龙骨依靠铝合金夹持装置固定在刚性防水层的立边上并最终通过铝合金T形支座将受力传导到钢结构骨架层。由于现有的连接玻璃幕墙和龙骨的连接结构通常设计为规则的平直结构,虽然制造方便,但并不能很好的应用于玻璃幕墙的倾斜安装,导致玻璃幕墙与龙骨之间存在空隙,无法紧密连接,存在安全隐患,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其能够快速进行调节和安装,同时安全性高,对不同倾斜程度的建筑幕墙适应能力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包括龙骨,所述龙骨顶部固连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圆弧槽上插接有转动部,转动部顶部固连有安装部,转动部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齿牙,多个第二齿牙设置在2/3圆周内;所述转动部和安装部通过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啮合;所述安装部顶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与安装部粘接;工作时,由于现有的连接玻璃幕墙和龙骨的连接结构通常设计为规则的平直结构,虽然制造方便,但并不能很好的应用于玻璃幕墙的倾斜安装,导致玻璃幕墙与龙骨之间存在空隙,无法紧密连接,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对倾斜的建筑幕墙连接,具体采取的措施和工作过程如下:转动部和圆弧槽通过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啮合,当需要改变安装部的倾斜程度时,可以在将转动部插入到圆弧槽之前,先确定好玻璃幕墙的倾斜程度,然后使安装部的的倾斜程度与待安装的玻璃幕墙倾斜程度相同,然后保持相同的状态将安装部插入到圆弧槽中,转动部表面的第二齿牙插入到相邻两个第一齿牙空隙中,这样,通过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相互的限位作用,实现转动部的固定,防止转动部在圆弧槽内发生转动,无需再使用其他固定措施对转动部进行固定,如采用螺栓或者将转动部焊接在圆弧槽内的方式进行固定,调节和安装都比较方便,同时安全性高,对不同倾斜程度的建筑幕墙适应能力强;安装好安装部后,将建筑幕墙插入到安装部顶部开设的安装槽中,同时安装槽内的橡胶层能够使建筑幕墙贴紧橡胶层,防止建筑幕墙与安装槽产生缝隙,使建筑幕墙插入安装槽后,稳定性更好,一方面降低建筑幕墙的松动,另一方面橡胶层对建筑幕墙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两端均插接有移动杆,移动杆位于转动部外部的一端固连有挡风盘,移动杆位于转动部内部的一端固连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连有固定盘,固定盘远离连接杆的一面固连有弹性件,弹性件远离固定盘的一端固连有中心板,中心板外缘与转动部内壁固连;所述连接杆前后两侧中部位置处铰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中部沿竖直方向插接有固定轴,转动部表面开设有空槽,转动板的自由端贯穿空槽后与圆弧槽的内壁接触;当有大风天气时,风会对转动部有较大的推动力,使转动部移动,进而转动部带动安装部移动,使建筑幕墙发生松动,因此需要在大风天气时增大转动部移动时的阻力;通过在转动部两端均插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端部有挡风盘,从其中一个方向吹来的风会吹在对应的挡风盘上,挡风盘推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推动连接杆移动,将弹性件慢慢压缩,连接杆移动时,会带动与其铰接的转动板,转动板的自由端会绕着固定轴转动,转动板的自由端与圆弧槽内壁贴紧,增大了与圆弧槽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大了转动部移动时的阻力,防止转动部发生移动,当风停止后,弹性件推动连接杆和移动杆回到原位,连接杆带动转动板,使转动板不再挤压圆弧槽;设置转动板时,转动板转动轨迹上能够触碰到的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的部分已经在开设空槽时均已去除,不影响转动板的转动。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外侧套接有限位筒,限位筒一端与中心板固连,限位筒的壁厚上周向设置有多个导风孔,与导风孔相对应的限位筒外侧套接有圆环,圆环最底部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底部的圆环外表面固连有斜管,斜管倾斜朝向远离相邻的固定盘的方向;所述转动部对应斜管的延长线位置处开设有导风槽,导风槽两端的位置与最上方的两个第二齿牙的位置相同;在风雨天气时,圆弧槽内侧底部的第一齿牙之间会由于风的作用,风携带雨水进入到第一齿牙之间的空隙内,特别是进入第一齿牙之间的是酸雨时,长时间的酸雨残留,会腐蚀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一方面降低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腐蚀后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产生锈迹时,不易将转动部从圆弧槽内抽出,因此,需要及时对进行的酸雨进行清理;通过在转动部两端均插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端部有挡风盘,从其中一个方向吹来的风会吹在对应的挡风盘上,挡风盘推动固定盘移动,将限位筒内的空气通过导风孔、出气孔、斜管,最终通过导风槽吹在转动部和圆弧槽之间的空隙内,与携带雨水进入的风一同作用,将雨水吹出圆弧槽;在安装部调节到不同的倾斜角度后,圆环可以在斜管的重力作用下而绕着转动板转动,使斜管永远处于最底部。优选的,所述转动板表面开设有多个通风孔,通风孔与固定轴垂直;当转动板的自由端贴紧圆弧槽内壁上,由于有风进入圆弧槽内,风会吹在转动板上,会降低转动板对圆弧槽内壁的压力,进而降低转动板与圆弧槽内壁的摩擦力,因此在转动板上开设有与固定轴垂直,即水平的通风孔,使吹在转动板上的风的一部分能够通过通风孔吹出,降低了对转动板的推动力,使转动板与圆弧槽内壁的摩擦力受到的影响降低,保证转动板正常作用的发挥。优选的,所述挡风盘远离圆弧槽的一面由边缘向中部凹陷;挡风盘远离圆弧槽的一面为一凹面,由边缘向中部凹陷,在受到风的吹动时,能够有兜风作用,使风对挡风盘的推力更大,进而挡风盘推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转动板与圆弧槽内壁摩擦的效果更好,降低转动部的移动。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自由端固连有防滑垫,防滑垫沿竖直方向向中部靠近的过程中,其弹性系数逐渐变大;由于圆弧槽内壁为圆弧状,转动板与圆弧槽内壁接触时,转动板自由端顶部和底部与圆弧槽内壁接触,因此在转动板的自由端固连防滑垫,相比于弹性垫中部,防滑垫顶部和底部的弹性系数小,较易变形,最终使防滑垫顶部和底部变形后,防滑垫中部能够接触到圆弧槽内壁,增大了防滑垫与圆弧槽内壁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转动部的移动时的阻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通过设置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将转动部插入到圆弧槽之前,先确定好玻璃幕墙的倾斜程度,然后使安装部的的倾斜程度与待安装的玻璃幕墙倾斜程度相同,然后将安装部插入到圆弧槽中,转动部表面的第二齿牙插入到相邻两个第一齿牙空隙中,这样,通过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相互的限位作用,实现转动部的固定,调节和安装都比较方便,同时安全性高,对不同倾斜程度的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包括龙骨(1),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1)顶部固连有圆弧槽(2),所述圆弧槽(2)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齿牙(3);所述圆弧槽(2)上插接有转动部(4),转动部(4)顶部固连有安装部(5),转动部(4)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齿牙(6),多个第二齿牙(6)设置在2/3圆周内;所述转动部(4)和圆弧槽(2)通过第一齿牙(3)和第二齿牙(6)啮合;所述安装部(5)顶部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内部设置有橡胶层(8),橡胶层(8)与安装部(5)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包括龙骨(1),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1)顶部固连有圆弧槽(2),所述圆弧槽(2)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齿牙(3);所述圆弧槽(2)上插接有转动部(4),转动部(4)顶部固连有安装部(5),转动部(4)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齿牙(6),多个第二齿牙(6)设置在2/3圆周内;所述转动部(4)和圆弧槽(2)通过第一齿牙(3)和第二齿牙(6)啮合;所述安装部(5)顶部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内部设置有橡胶层(8),橡胶层(8)与安装部(5)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幕墙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4)两端均插接有移动杆(9),移动杆(9)位于转动部(4)外部的一端固连有挡风盘(10),移动杆(9)位于转动部(4)内部的一端固连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一端固连有固定盘(12),固定盘(12)远离连接杆(11)的一面固连有弹性件(13),弹性件(13)远离固定盘(12)的一端固连有中心板(14),中心板(14)外缘与转动部(4)内壁固连;所述连接杆(11)前后两侧中部位置处铰接有转动板(15),转动板(15)中部沿竖直方向插接有固定轴(16),转动部(4)表面开设有空槽(17),转动板(15)的自由端贯穿空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寒冰
申请(专利权)人:宋寒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