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67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该结构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呈一定间隔且并排配置的两组纵向支撑组件,两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各自的顶部通过多根横向连接件实现固定相连。该结构避免了因汽车吊及相关机械不就位而延误工期。同时,采用该工艺后,模板的移动、固定所用时间明显减少,墙体可按仓号划分依次有序施工。避免了因模板吊装、装运而导致模板变形,模板一次拼接可多次使用,减少因拼接不合格而导致微错台。通过现场查看,相邻仓号体型、堤防线型均有较大改观。吊装作业既涉及到高空作业,又牵连机械伤害,受地形、操作手及现场情况影响较大。钢模台车避免了机械伤害,危险源集中可控。

A steel formwork trolley structure of cantilever retain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臂挡墙施工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
技术介绍
悬臂式挡土墙由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直墙构成,主要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来维持稳定的挡土墙。其主要由立壁、趾板及踵板三个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悬臂式挡土墙是一种轻型支挡构筑物。其支挡结构的抗滑、抗倾覆主要取决于墙身自重和墙底板以上填筑土体(包括荷载)的重力效应,此外如果在墙底板设置凸榫将大大提高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由于挡土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其结构厚度减小,自重减轻,钢筋混凝土底板刚度的提高,使得挡土墙立臂高度较高且提高了在地基承载力较低条件下的适应性。因此,悬臂式挡土墙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结构尺寸较小、自重轻、便于在石料缺乏和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地段使用。悬臂式挡土墙在施工时,需要首先将底板制作完成,然后在底板上部进行直墙的现场浇筑。直墙在浇筑时,需要进行墙体模板安装。现有技术中,墙体模板采用汽车吊进行墙体模板吊装,该工艺受外部机械制约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吊装作业危险系数较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呈一定间隔且并排配置的两组纵向支撑组件,两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各自的顶部通过多根横向连接件实现固定相连;各组所述组纵向支撑组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转动方向与纵向支撑组件的长方向一致;起重机构,所述起重机构与所述横向连接件相连;所述起重机构用于将悬臂挡墙的直墙浇筑所需墙体模板进行起吊,以便使所述墙体模板呈直立状态且可随所述骨架行进。优选地:所述纵向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放置横向呈一定间隔排列的多根立柱,多根所述立柱横向采用连接件固定相连。优选地:每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位于起始端以及终止端的两根立柱,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横向连接件相连的斜撑。优选地:所述立柱为无缝钢管。优选地:所述起重机构包括复数个手动起重机械,复数个所述手动起重机械沿所述骨架的宽方向呈相对的两组布置,每组包含的所述手动起重机械沿所述骨架的长方向彼此分离呈一定间隔布置。优选地:复数个所述手动起重机械包括6个手拉葫芦。优选地:所述直墙浇筑所需墙体模板至少包括两相对的侧模板,两所述侧模板通过所述起重组件起吊后两所述侧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直墙的宽度。优选地:多根所述横向连接件包括多根工字钢。优选地:各组所述组纵向支撑组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4个直径为200毫米的行走轮。优选地:所述行走轮为包含刹车功能的行走轮。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呈一定间隔且并排配置的两组纵向支撑组件,两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各自的顶部通过多根横向连接件实现固定相连;各组所述组纵向支撑组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转动方向与纵向支撑组件的长方向一致;起重机构,所述起重机构与所述横向连接件相连;所述起重机构用于将悬臂挡墙的直墙浇筑所需墙体模板进行起吊,以便使所述墙体模板呈直立状态且可随所述骨架行进。该结构避免了因汽车吊及相关机械不就位而延误工期。同时,采用该工艺后,模板的移动、固定所用时间明显减少,墙体可按仓号划分依次有序施工。避免了因模板吊装、装运而导致模板变形,模板一次拼接可多次使用,减少因拼接不合格而导致微错台。通过现场查看,相邻仓号体型、堤防线型均有较大改观。吊装作业既涉及到高空作业,又牵连机械伤害,受地形、操作手及现场情况影响较大。钢模台车避免了机械伤害,危险源集中可控。消减吊车租赁费用,提高工效减少工时,节约劳力成本。模板损耗减少,提高周转率,减少物资投入。施工质量得到提高,减少后期消缺开销。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A面的剖视图。图中:纵向支撑组件1、横向连接件2、行走轮3、起重机构4、斜撑5、底板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结构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呈一定间隔且并排配置的两组纵向支撑组件1,两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1各自的顶部通过多根横向连接件2实现固定相连;各组所述组纵向支撑组件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行走轮3,所述行走轮3的转动方向与纵向支撑组件1的长方向一致;具体的,多根所述横向连接件包括多根工字钢。各组所述组纵向支撑组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4个直径为200毫米的行走轮。为了实现骨架位置的固定,所述行走轮为包含刹车功能的行走轮。起重机构4,所述起重机构4与所述横向连接件2相连;所述起重机构4用于将悬臂挡墙的直墙浇筑所需墙体模板进行起吊,以便使所述墙体模板呈直立状态且可随所述骨架行进。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放置横向呈一定间隔排列的多根立柱,多根所述立柱横向采用连接件固定相连。为了增加连接强度,每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位于起始端以及终止端的两根立柱,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横向连接件2相连的斜撑5。具体的,所述立柱为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具有抗变形能力强的优点,使用无缝钢管制作而成的纵向支撑组件,可以保证在对模板进行吊装后,纵向支撑组件不会由于模板重力发生横向形变。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起重机构可以包括复数个手动起重机械,复数个所述手动起重机械沿所述骨架的宽方向呈相对的两组布置,每组包含的所述手动起重机械沿所述骨架的长方向彼此分离呈一定间隔布置。成组相对布置的手动起重机械,可以保证起吊模板时,模板受力均匀且保持平稳。具体的,复数个所述手动起重机械包括6个手拉葫芦。该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将骨架放置于已经浇筑好的悬臂挡墙的底板6上,并确保行走轮可沿该底板自由行走。然后将直墙浇筑用模板采用起重组件进行起吊,使模板与地面分离。在进行直墙浇筑时,将模板采用专用的模板固定件进行固定,保证模板之间横向距离与直墙的宽度相同,在此过程中,模板固定后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起重机构将模板适当释放,以保证模板的底部与底部接触充分,保证浇筑后直墙与底板连接处达到设计要求。一段直墙浇筑完成后,待直墙满足模板拆卸要求后,将模板固定用的模板固定件拆除,模板即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呈一定间隔且并排配置的两组纵向支撑组件,两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各自的顶部通过多根横向连接件实现固定相连;各组所述组纵向支撑组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转动方向与纵向支撑组件的长方向一致;/n起重机构,所述起重机构与所述横向连接件相连;所述起重机构用于将悬臂挡墙的直墙浇筑所需墙体模板进行起吊,以便使所述墙体模板呈直立状态且可随所述骨架行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呈一定间隔且并排配置的两组纵向支撑组件,两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各自的顶部通过多根横向连接件实现固定相连;各组所述组纵向支撑组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转动方向与纵向支撑组件的长方向一致;
起重机构,所述起重机构与所述横向连接件相连;所述起重机构用于将悬臂挡墙的直墙浇筑所需墙体模板进行起吊,以便使所述墙体模板呈直立状态且可随所述骨架行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放置横向呈一定间隔排列的多根立柱,多根所述立柱横向采用连接件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位于起始端以及终止端的两根立柱,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横向连接件相连的斜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悬臂挡墙钢模台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无缝钢管。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涛李安良崔爱平黄新学郑子文薛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