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660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方法,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装置沿待铺设路基由后至前行走,在车架上的沥青料斗中填入混有纤维的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在120~140℃,沥青料斗中的沥青混凝土流向沥青料斗下侧的前成型辊、后成型辊之间,前成型辊、后成型辊相对转动将沥青混凝土挤压成型成厚度一致的沥青混凝土层,沥青混凝土层经车架上的换向辊换向后铺设于表面涂有沥青粘层的路基上,换向辊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换向辊的温度在80~100℃,车架后侧的碾压配重辊对沥青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滚压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限位沥青路面铺设周期长且压实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A paving method of prefabricated fiber asphalt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中的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在道路铺设时,需要在路基上铺设一层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摊铺沥青石子,然后使用压路设备往复碾压,从而将沥青路面压实的施工功法进行沥青路面铺设。这种现场压实沥青路面的施工存在以下问题:1、施工周期长,在沥青石子铺设完成后,压炉设备往复碾压才能完成沥青的铺设,会增加路面的铺设周期;2、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得不到保证,压炉设备压实沥青路面过程中,沥青路面能否被压实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说,受压力设备的重量,受地基的松软程度影响等,无法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就无法保证沥青路面的抗压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限位沥青路面铺设周期长且压实度不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方法,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装置沿待铺设路基由后至前行走,在车架上的沥青料斗中填入混有纤维的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在120~140℃,沥青料斗中的沥青混凝土流向沥青料斗下侧的前成型辊、后成型辊之间,前成型辊、后成型辊相对转动将沥青混凝土挤压成型成厚度一致的沥青混凝土层,沥青混凝土层经车架上的换向辊换向后铺设于表面涂有沥青粘层的路基上,换向辊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换向辊的温度在80~100℃,车架后侧的碾压配重辊对沥青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滚压配合。前成型辊、后成型辊的挤压成型速度为1~3m/min。所述纤维为玄武岩纤维。所述换向辊位于偏向后成型辊的一侧,换向辊通过第一摆臂安装于车架上而能够上下浮动,第一摆臂与车架之间设置有向第一摆臂施加朝上方向作用力的第一复位弹簧,当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装置的行走速度慢于沥青混凝土层的成型速度时,换向辊受其上侧沥青混凝土层的重力作用而相对后成型辊向右下侧摆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本专利技术中的铺设装置沿待铺设的路基前进,通过前成型辊、后成型辊对沥青混凝土挤压使沥青混凝土形成具有压实度的沥青混凝土层,沥青混凝土层绕经缓冲换向辊换向后铺设于路基上,沥青混凝土经前成型辊、后成型辊挤压预制,实现一遍走一遍铺设的目的,由于沥青混凝土层已经被前成型辊和后成型辊压实,因此后续不再需要压路设备频繁的碾压,提高了铺路效率,此外沥青混凝土层被前成型辊和后成型辊挤压而具有压实度,前、后成型辊的间距决定了沥青混凝土层的压实度,沥青混凝土层自身的压实度不受路基本身密度影响,因此可以保证沥青混凝土层的压实度,沥青混凝土层绕经缓冲换向辊后铺设于路基上,缓冲换向辊供沥青混凝土层绕经换向,因此部分沥青混凝土层与缓冲换向辊贴在一起,与缓冲换向辊贴合在一起的这部分沥青混凝土层就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如果出现铺设装置行走速度与沥青混凝土层挤压成型速度不一致的情况,可以自适应的改变与缓冲换向辊贴合的沥青混凝土层的长度,从而避免铺设张力过大而导致沥青混凝土层拉断。缓冲换向辊内设置加热装置,保证缓冲换向辊的温度,从而保证与缓冲换向辊贴合的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避免沥青混凝土层提前固化而不能成功的铺设于路基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预制限位沥青路面铺设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缓冲换向辊向下摆动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方法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使用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装置实现本铺设方法,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装置包括具有行走机构的能够前后行走的车架3,本专利技术中的行走机构包括前行走轮2和后行走轮,其中后行走轮为由发动机动力系统驱动的主动行走轮。车架上设置有前低后高倾斜布置的沥青搅拌筒4,沥青搅拌筒由搅拌筒驱动机构驱动,沥青搅拌筒及沥青搅拌筒驱动机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车架上于沥青搅拌筒的后侧设置有沥青料斗6,沥青搅拌筒的出料口与沥青料斗的进料口相对应。车架上于沥青料斗的下侧转动装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用于对沥青混凝土层进行挤压成型的前成型辊5和后成型辊7,在本专利技术中,前成型辊5、后成型辊7均为由成型辊驱动机构驱动而能够同步相对转动的主动辊,也就是说前成型辊、后成型辊形成一对对辊挤压结构,当松散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到前成型辊、后成型辊上侧时,前成型辊、后成型辊相对转动而将沥青混凝土挤压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凝土层9。车架上于前成型辊、后成型辊的下侧还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供成型后的沥青混凝土成绕经换向的缓冲换向辊13,缓冲换向辊为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空心辊。缓冲换向辊13位于偏向后成型辊7的一侧,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可上下摆动的第一摆臂18,第一摆臂18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摆臂18的前端铰接于车架本体上,缓冲换向辊13通过缓冲换向辊转动轴16转动装配于第一摆臂18的后端,第一摆臂18与车架本体之间设置有向第一摆臂施加朝上方向作用力的第一复位弹簧17。在本实施例中,后侧的车架本体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左安装板15和右安装板,前成型辊5、后成型辊7和缓冲换向辊13均位于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之间。第一摆臂18和第一复位弹簧17位于左安装板的左侧,左安装板上开设有供缓冲换向辊转动轴通过的弧形长孔14,缓冲换向辊转动轴可以在弧形长孔14中上下摆动。缓冲换向辊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缓冲换向辊的加热装置,电加热棒与缓冲换向辊的内壁之间填充有水,缓冲换向辊的端部设置有放气阀。车架还包括可上下摆动的第二摆臂11,第二摆臂的前端铰接于车架本体后端上,第二摆臂的后端转动装配有用于对沥青混凝土层上侧滚压配合的碾压配重辊10。车架本体与第二摆臂之间设置有向第二摆臂施加朝下方向作用力的第二复位弹簧12。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掺有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凝土在搅拌筒内进行搅拌,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玄武岩纤维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玄武岩纤维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有利于沥青混凝土层被顺利的挤压成型,搅拌后的沥青混凝土送入到沥青料斗中,此时的沥青混凝土温度在120~140℃,沥青混凝土被前成型辊、后成型辊挤压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凝土层,前成型辊、后成型辊的挤压成型速度为1~3m/min,挤压成型后的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在80~100℃,沥青混凝土层温度不能过低,因为过低的话会定型而不易弯曲,那样就不能与路基1上的沥青粘层很好的贴合,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缓冲换向辊内有水浴加热,保证缓冲换向辊的温度在80~100℃,从而保证贴到缓冲换向辊上的沥青混凝土层的温度,沥青混凝土层经缓冲换向辊换向后铺设与粘有沥青粘层的路基上,碾压配重辊的作用是对沥青混凝土层进行适当碾压,保证预制好的沥青混凝土层与路基紧密贴在一起,碾压配重辊并不用于对沥青混凝土层进行压实。优选方案中,路面铺设装置的行走速度应与沥青混凝土层的成型速度一致,但是在实际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路面铺设装置偶尔行走过慢会过快的情形,此时如果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装置沿待铺设路基由后至前行走,在车架上的沥青料斗中填入混有纤维的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在120~140℃,沥青料斗中的沥青混凝土流向沥青料斗下侧的前成型辊、后成型辊之间,前成型辊、后成型辊相对转动将沥青混凝土挤压成型成厚度一致的沥青混凝土层,沥青混凝土层经车架上的换向辊换向后铺设于表面涂有沥青粘层的路基上,换向辊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换向辊的温度在80~100℃,车架后侧的碾压配重辊对沥青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滚压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纤维沥青路面铺设装置沿待铺设路基由后至前行走,在车架上的沥青料斗中填入混有纤维的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在120~140℃,沥青料斗中的沥青混凝土流向沥青料斗下侧的前成型辊、后成型辊之间,前成型辊、后成型辊相对转动将沥青混凝土挤压成型成厚度一致的沥青混凝土层,沥青混凝土层经车架上的换向辊换向后铺设于表面涂有沥青粘层的路基上,换向辊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换向辊的温度在80~100℃,车架后侧的碾压配重辊对沥青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滚压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纤维沥青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景干尚廷东王晓于金伟王兆仑张普李国伟王俊超原春园黄运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交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