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泵浆料存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573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泵浆料存储结构,包括池体,池体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空间,池体的一侧沿存储空间的排布方向设置有分流槽,池体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口,分流槽通过连通口分别与每个存储空间相连通,每个连通口上均安装有将其开启或关闭的密封板;每个存储空间内还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存储空间上方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位于存储空间内,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沿轴线分布的螺旋叶片;搅拌轴的外部套设有循环套筒,循环套筒两端敞口设置、支撑固定在存储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润泵浆料存储结构能够对废浆进行存储,并进行充分搅拌。

A storage structure of lubricating pump slu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泵浆料存储结构
本技术涉及废料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润泵浆料存储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站是集中生产混凝土的地方,混凝土合成后需要利用搅拌车运输至建筑工地使用,但是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废弃的混凝土,而搅拌车内也会有残余量倒不出来,这些残余混凝土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如不加以回收或处理不当一旦凝固,将会变成固化的废弃垃圾,将会对企业、社会环境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目前对混凝土搅拌站及其搅拌运输车产生的废料采取的处理方法包括:(1)先进行砂石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后砂石循环利用,废浆沉淀后运输至搅拌站外倾倒,这种处理方式不但成本大,倾倒地点难找,而且还因环保要求不能随意倾倒;(2)经过砂石分离后搅拌使用,存在的问题是浓度波动大,较难控制,造成混凝土质量波动大等;(3)经过砂石分离后废浆进行脱水处理,形成含水量较低的固体块状,然后运输至搅拌站外倾倒,此种方式同样存在成本大,倾倒地点难找,而且还因环保要求不能随意倾倒的问题。上述处理方法中均没有有效解决废浆的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泵浆料存储结构,它能够对废浆进行存储,并进行充分搅拌。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润泵浆料存储结构,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空间,所述池体的一侧沿存储空间的排布方向设置有分流槽,所述池体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口,所述分流槽通过连通口分别与每个存储空间相连通,每个连通口上均安装有将其开启或关闭的密封板;每个存储空间内还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存储空间上方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存储空间内,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沿轴线分布的螺旋叶片;所述搅拌轴的外部套设有循环套筒,所述循环套筒两端敞口设置、支撑固定在所述存储空间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废料进行回收利用时,先用水冲洗混凝土搅拌站场地和搅拌车废料并收集废浆;将废浆通过砂石分离装置分离成废浆和大颗粒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则筛分成砂和石子再次循环利用,废浆进入分流槽中;然后打开连通口,使废浆流入到相应的存储空间内,当废浆加至标准量时关闭连通口;按照比例向存储空间内添加缓蚀剂。最后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驱使搅拌轴转动,螺旋叶片随之转动对废浆进行搅拌,搅拌的同时将废浆和缓蚀剂沿着螺旋叶片的螺旋走向输送到循环套筒内,废浆在循环套筒内向上输送逐渐从循环套筒的顶部溢出,再回落到存储空间内,实现废浆和缓蚀剂的上下循环混合,使废浆和缓蚀剂充分反应,使得废浆在一定水量的情况下一直保持在黏糊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不会沉淀、凝结、板结,最终得到均质的浆液,即产品润泵浆料。使用该产品时,再用罐车抽取从存储空间内抽取,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对泵车的输送泵活塞和管道内壁充分润滑,以免出现堵泵的情况发生。过去几十年来,全国各地预拌混凝土行业一直采用水和砂浆对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润泵,现在一般采用润泵剂进行润泵,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均会增加额外的成本,但是选用该废浆制成的润泵浆料,在经济上能节省润泵费用,还能节省清理废料产生的费用;在环境上,实现了搅拌站污水的零排放,彻底解决了混凝土搅拌站废料处理难的问题,可以有效改变搅拌站场地脏乱差的现象,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贡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套筒的外周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旋转设有叶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叶轮包括转轴和呈圆周分布在转轴外侧面的拨块,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浆和缓蚀剂的上下循环混合,同时废浆和缓蚀剂又从循环套筒的通孔中穿过,废浆和缓蚀剂的反作用力会驱使叶轮旋转,而叶轮对废浆和缓蚀剂进行二次搅拌,从而使上下翻动的废浆中又形成多个连续的小涡流,以加速废浆和缓蚀剂的混合,使废浆和缓蚀剂反应的更充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套筒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翻边结构,翻边结构朝向远离搅拌轴的轴线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结构使废浆从循环套筒的顶部穿出时更加平缓流畅,提升循环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存储空间内部的底面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对搅拌轴的上端进行限位,支撑架对搅拌轴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两者从而提高搅拌轴的整体刚性,使搅拌轴的搅拌过程更流畅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筛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网过滤废浆中的大颗粒,避免大颗粒对润泵浆料性能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存储空间的内部边角均圆弧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角均圆弧过渡设置避免搅拌装置只能对其周边的废浆进行集中搅拌,位于边角处的废浆趋于静态,发生废浆沉淀现象造成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槽的底壁与连通口的底壁平齐,所述分流槽底壁由远离连通口的一侧朝向靠近连通口的一侧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槽的底壁与连通口的底壁平齐,以便将分流槽内的废浆完全流入到存储空间内;分流槽的底壁倾斜设置使废浆的流转过程更加流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废料通过砂石分离机分离后得到无大颗粒废浆,在废浆中添加缓蚀剂进行反应得到不会降沉且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浆料,利用该浆料进行润泵处理来实现废料的回收利用,如此,在经济上和环境上均得到改善;2、缓蚀剂组成简单,成本低,不引入过多的化学成分,对废浆处理后作为润泵剂润湿泵管,不会对泵管内传送的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安全性高;3、通过在搅拌轴外套设循环套筒,废浆和缓蚀剂通过循环套筒上下循环混合,使废浆和缓蚀剂充分反应,得到均质的浆液;4、通过在循环套筒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叶轮,叶轮对废浆和缓蚀剂进行二次搅拌,从而使上下翻动的废浆中又形成多个连续的小涡流,使废浆和缓蚀剂反应的更充分。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体;2、存储空间;3、分流槽;4、连通口;5、筛网;6、密封板;7、搅拌装置;71、搅拌电机;72、搅拌轴;73、螺旋叶片;74、支撑架;75、循环套筒;76、翻边结构;77、通孔;78、支杆;8、叶轮;81、转轴;82、拨块;9、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润泵浆料存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池体1,池体1的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空间2,每个存储空间2的容量都是标准固定的,在存储空间2的池壁上均设置有标准线,标准线用于提示人们存储空间2的存储量。池体1的外侧壁上、沿存储空间2的排布方向设置有等长的分流槽3,分流槽3两端封闭设置。池体1的池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口4,分流槽3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泵浆料存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空间(2),所述池体(1)的一侧沿存储空间(2)的排布方向设置有分流槽(3),所述池体(1)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口(4),所述分流槽(3)通过连通口(4)分别与每个存储空间(2)相连通,每个连通口(4)上均安装有将其开启或关闭的密封板(6);每个存储空间(2)内还安装有搅拌装置(7),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安装固定在存储空间(2)上方的搅拌电机(71),所述搅拌电机(71)的输出端上设有搅拌轴(72),所述搅拌轴(72)位于存储空间(2)内,搅拌轴(72)上固定连接有沿轴线分布的螺旋叶片(73);所述搅拌轴(72)的外部套设有循环套筒(75),所述循环套筒(75)两端敞口设置、支撑固定在所述存储空间(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泵浆料存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空间(2),所述池体(1)的一侧沿存储空间(2)的排布方向设置有分流槽(3),所述池体(1)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口(4),所述分流槽(3)通过连通口(4)分别与每个存储空间(2)相连通,每个连通口(4)上均安装有将其开启或关闭的密封板(6);每个存储空间(2)内还安装有搅拌装置(7),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安装固定在存储空间(2)上方的搅拌电机(71),所述搅拌电机(71)的输出端上设有搅拌轴(72),所述搅拌轴(72)位于存储空间(2)内,搅拌轴(72)上固定连接有沿轴线分布的螺旋叶片(73);所述搅拌轴(72)的外部套设有循环套筒(75),所述循环套筒(75)两端敞口设置、支撑固定在所述存储空间(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泵浆料存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套筒(75)的外周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77),所述通孔(77)内旋转设有叶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泵浆料存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8)包括转轴(81)和呈圆周分布在转轴(81)外侧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晓勇任荣鑫陈志鹏董福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九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