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防伪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54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防伪包装盒,其具有圆形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口沿的外侧设置有防伪易拉条,所述防伪易拉条的外侧面向外延伸设置有拉环或把手;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位于其口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面。采用所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圆形防伪包装盒,在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位于其口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面,多个圆形的包装盒叠在一起时,由于定位面的存在,各个包装盒的拉环或把手均朝同一个方向,在运输移动时,不易被碰到或拉扯到,从而有效避免了拉环或把手拉动易拉部件而破坏了包装盒的防伪功能。

A round anti-counterfeiting pack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防伪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伪包装盒。
技术介绍
市场上现有各种各样的防伪包装盒,如中国技术专利200720147722.5就公开了一种全封闭防伪包装盒,其由盒体、盒底、盒盖、防伪盖和撕盖器所构成,盒体与盒底咬接在一起,条形防伪盖穿过盒盖的槽孔将盒盖与盒体铆接为一体,防伪盖的盖面上由印痕形成有易拉条,可利用撕盖器将易拉条撕断后将其与盒体分离,从而打开盒盖取出被包装的产品,被撕断的防伪盖不能再次使用,可有效防止利用使用过的外包装进行造假的侵权行为。这种防伪密封包装盒,结构复杂,加工安装很不方便。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申请人于2008年08月14日申请了一种新型防伪密封包装盒(200820145256.1),其包括盒底、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的外侧壁靠近盒体开口边沿的位置设有开口向上的环绕沟槽,所述盒盖盖设于所述盒体的开口上且所述盒盖的下边沿完全没入所述沟槽内;所述沟槽的外槽壁通过压痕设有可将所述外槽壁部分或全部破坏性撕开并露出所述盒盖的部分或全部下边沿的易拉部件,易拉部件通过连接筋与沟槽的内槽壁进行连接,各连接筋之间形成镂空部。此新型防伪密封包装盒使用时,盒盖的下边沿完全没入沟槽内,要取出盒盖时,需将易拉部件撕开露出盒盖的部分下边沿,从而从盒盖的下边沿处将盒盖掀开;若不破坏沟槽的外槽壁则很难取下盒盖,从而达到防伪及标识作用,可防止不法分子更换包装盒内的内容物或利用使用过的外包装进行造假的侵权行为。此新型防伪密封包装盒仅在常见密封盒的盒体的外侧壁增设一沟槽,使用时将盒盖盖上使盒盖的下边沿完全没入沟槽内即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安装很方便的特点。但这种防伪密封包装盒,易拉部件为沟槽的外槽壁的一部分,要撕开易拉部件时较为费力,通常会在易拉部件上向外延伸设置有拉环或把手,以利于撕开易拉部件。由于拉环或把手向外延伸设置,如果包装盒采用圆形结构,当多个包装盒叠在一起时,各个圆形的包装盒会相对转动,各个包装盒的拉环或把手就无法对齐在一起,运输移动时容易被碰到或拉扯到,导致拉环或把手拉动易拉部件而破坏了包装盒的防伪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环或把手不易被碰到或拉扯到的圆形防伪包装盒。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圆形防伪包装盒,具有圆形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口沿的外侧设置有防伪易拉条,所述防伪易拉条的外侧面向外延伸设置有拉环或把手;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位于其口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面。所述定位面有两个,所述两个定位面分别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外侧壁相对的两侧上。所述定位面为定位平面。采用所述方案后,本技术的圆形防伪包装盒,在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位于其口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面,多个圆形的包装盒叠在一起时,由于定位面的存在,各个包装盒的拉环或把手均朝同一个方向,在运输移动时,不易被碰到或拉扯到,从而有效避免了拉环或把手拉动易拉部件而破坏了包装盒的防伪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盒体的仰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盒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盒体的纵向剖示图。图4为本技术中盒盖的纵向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圆形防伪包装盒,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圆形的盒盖1和圆形的敞口的盒体2,所述盒盖1的边沿向外延伸设置有槽口向下的环状的第一内配合槽11,所述第一内配合槽的外槽壁113的下端部依次向外、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槽口向上的环状的第一外配合槽12;所述盒体2的口沿向外延伸设置有槽口向下的环状的第二内配合槽21,所述第二内配合槽的外槽壁213的下端部依次向外、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槽口向上的环状的第二外配合槽22;所述第一内配合槽11、所述第一外配合槽12、所述第二内配合槽21和所述第二外配合槽22均为弹性配合槽;所述第二外配合槽的外槽壁223的内侧面设置有限位凸块23;所述第二内配合槽21嵌套于所述第一内配合槽11内,所述第一外配合槽12嵌套于所述第二外配合槽22内,所述限位凸块23锁扣所述第一外配合槽的外槽壁123的上端部。所述盒盖1的边沿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内配合槽11的内槽壁111,所述第一内配合槽的内槽壁111的上端部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内配合槽的槽顶112,所述第一内配合槽的槽顶112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内配合槽的外槽壁113或所述第一外配合槽的内槽壁121(第一内配合槽的外槽壁113和第一外配合槽的内槽壁121共用),所述第一内配合槽的外槽壁113的下端部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外配合槽的槽底122,所述第一外配合槽的槽底122的外端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外配合槽的外槽壁123。所述盒体2的口沿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内配合槽21的内槽壁211,所述第二内配合槽的内槽壁211的上端部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内配合槽的槽顶212,所述第二内配合槽的槽顶212的外端部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内配合槽的外槽壁213或所述第二外配合槽的内槽壁221(第二内配合槽的外槽壁213和第二外配合槽的内槽壁221共用),所述第二内配合槽的外槽壁213的下端部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外配合槽的槽底222,所述第二外配合槽的槽底222的外端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外配合槽的外槽壁223。所述限位凸块23沿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外配合槽的外槽壁223的内侧面,所述限位凸块23呈圆点状结构或尖角状结构;或所述限位凸块23呈闭环状沿周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外配合槽的外槽壁223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外配合槽的外槽壁223由上端部向下延伸设有易撕裂的两道压痕,印痕的深度略小于第二外配合槽22的外槽壁223的壁厚,较佳地,印痕的深度比第二外配合槽22的外槽壁223的壁厚小0.05-0.10mm。通过两道印痕将第二外配合槽的外槽壁223分为两部分,两道印痕之间的部分为易撕部分,其余部分为外槽壁223的主体部分,此易撕部分即为防伪易拉条26,通过设置防伪易拉条26,一方面达到防伪的目的,另一方面,当撕下防伪易拉条26时,第二外配合槽的外槽壁223出现缺口,露出第一外配合槽的外槽壁123,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将盒盖1抠出来,开盖很方便。防伪易拉条26的外侧壁连接有向外延伸设置的拉环或把手24,盒体2的外侧壁位于其口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面25。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面25有两个,所述两个定位面25分别设置于所述盒体2的外侧壁相对的两侧上。优选地,所述定位面25采用定位平面。采用所述方案后,本技术的圆形防伪包装盒,在所述盒体2的外侧壁位于其口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面25,多个圆形的包装盒叠在一起时,由于定位面25的存在,各个包装盒的拉环或把手24均朝同一个方向,在运输移动时,不易被碰到或拉扯到,从而有效避免了拉环或把手24拉动防伪易拉条26而破坏了包装盒。本技术的所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防伪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具有圆形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口沿的外侧设置有防伪易拉条,所述防伪易拉条的外侧面向外延伸设置有拉环或把手;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位于其口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防伪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具有圆形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口沿的外侧设置有防伪易拉条,所述防伪易拉条的外侧面向外延伸设置有拉环或把手;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位于其口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面。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沧洋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