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44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中以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N‑正辛基‑D‑葡萄糖胺为功能单体,维生素C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具有手性结构和磁性特性的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将该聚合物用于检测,能够克服一般分子印迹材料进行手性检测时难分离、灵敏度不高等问题。该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适合扩大化生产。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for adsorption of vitamin 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的高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模拟生物受体,可用于筛选生物体液中的手性分析物。手性是个体分子的特性,在药物设计及人体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生物活性分子都是手性分子,包括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和糖。其中,维生素C也是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以D-维生素C(D-AA)和L-维生素C(L-AA)两种形式存在,两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性质。L-AA可用于治疗坏血病和心血管病,而D-AA则没有活性。迄今为止,已经报道了多种检测L-AA和D-AA的方法,但大多存在处理过程复杂、分析时间长等问题。因此,建立一个特异、灵敏、高效的手性分析方法,灵敏且简便快速检测L-AA和D-AA,具有重要的市场应用价值及临床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如下:将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N-正辛基-D-葡萄糖胺和维生素C加入有机溶剂中,于20-25℃下搅拌反应6-8h,然后再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于60-80℃下搅拌反应20-24h,获得中间产物,最后洗去所述中间产物中的维生素C,过滤干燥后制得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N-正辛基-D-葡萄糖胺、维生素C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体积比为3:10:2-3:0.1,所述质量体积比的单位为g:g:g:mL。优选的,所述维生素C为D-维生素C或L-维生素C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优选的,洗去所述中间产物中的维生素C的方法如下:以甲醇、乙腈、二氯甲烷、异丙醇或正己烷洗涤所述中间产物1-2h,即可。优选的,所述干燥具体为在55-70℃下干燥8-10h。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FeCl2和FeCl3溶于水中,升温至70-80℃后滴入氨水,反应20-30min后过滤取滤渣,将所述滤渣洗涤干燥后制得Fe3O4颗粒;(2)将步骤(1)中制得的Fe3O4颗粒加入乙醇水溶液中,超声处理后,再依次加入氨水和正硅酸四乙酯,室温下反应20-24h后过滤,制得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FeCl2、FeCl3与氨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7-3:5.8-6,所述质量体积比的单位为g:g:mL。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干燥具体为在50-70℃下干燥8-10h。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Fe3O4颗粒、乙醇水溶液、氨水与正硅酸四乙酯的质量体积比为1:35-40:4-5:2.5-3,所述质量体积比的单位为g:mL:mL:mL;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2、由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中以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N-正辛基-D-葡萄糖胺为功能单体,维生素C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具有手性结构和磁性特性的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将该聚合物用于检测,能够克服一般分子印迹材料进行手性检测时难分离、灵敏度不高等问题。其中,以N-正辛基-D-葡萄糖胺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用作功能单体和交联剂时,能够使最终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获得了最佳的选择性;以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可简化制备过程,提高聚合物的利用率。该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适合扩大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实施例1中制备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和对比实施例1中制备的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对L-维生素C的吸附等温曲线图;图2为实施例2中制备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和对比实施例2中制备的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对D-维生素C的吸附等温曲线图;图3为实施例3中制备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和对比实施例3中制备的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对L-维生素C的吸附等温曲线图;图4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检测不同浓度L-维生素C待测液时所得的线性回归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实施例1制备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1)将FeCl2和FeCl3溶于去离子水中,升温至80℃后滴入氨水,反应20min后过滤取滤渣,将滤渣以去离子水洗涤后在50℃下干燥8h后制得Fe3O4颗粒,其中FeCl2、FeCl3与氨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6,质量体积比的单位为g:g:mL;(2)将步骤(1)中制得的Fe3O4颗粒加入乙醇水溶液(乙醇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中,超声20min后,再依次加入氨水和正硅酸四乙酯,室温下反应24h后过滤,制得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其中,Fe3O4颗粒、乙醇水溶液、氨水与正硅酸四乙酯的质量体积比为1:40:5:3,质量体积比的单位为g:mL:mL:mL;(3)将步骤(2)中制备的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N-正辛基-D-葡萄糖胺和L-维生素C加入氯仿中,于20℃下搅拌反应8h,然后再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于60℃下搅拌反应24h,获得中间产物,以甲醇洗涤该中间产物1.5h以洗去该中间产物中的维生素C,过滤后在60℃下干燥8h后制得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N-正辛基-D-葡萄糖胺、维生素C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体积比为3:10:2:0.1,质量体积比的单位为g:g:g:mL。实施例2制备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1)将FeCl2和FeCl3溶于去离子水中,升温至70℃后滴入氨水,反应25min后过滤取滤渣,将滤渣以去离子水洗涤后在60℃下干燥10h后制得Fe3O4颗粒,其中FeCl2、FeCl3与氨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n将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N-正辛基-D-葡萄糖胺和维生素C加入有机溶剂中,于20-25℃下搅拌反应6-8h,然后再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于60-80℃下搅拌反应20-24h,获得中间产物,最后洗去所述中间产物中的维生素C,过滤干燥后制得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
将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N-正辛基-D-葡萄糖胺和维生素C加入有机溶剂中,于20-25℃下搅拌反应6-8h,然后再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于60-80℃下搅拌反应20-24h,获得中间产物,最后洗去所述中间产物中的维生素C,过滤干燥后制得用于吸附维生素C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N-正辛基-D-葡萄糖胺、维生素C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体积比为3:10:2-3:0.1,所述质量体积比的单位为g:g: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洗去所述中间产物中的维生素C的方法如下:以甲醇、乙腈、二氯甲烷、异丙醇或正己烷洗涤所述中间产物1-2h,即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具体为在55-70℃下干燥8-10h。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云孙娜王培勇廖彦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东渝中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