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后前束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39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后前束连杆,包括第一梁体和分别位于第一梁体的两端端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梁体的一侧具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梁体的另一侧具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同轴设置有第一芯体、第一衬套和第一包覆件,所述第一衬套位于第一芯体和第一包覆件之间。所述第一包覆件的外表面部分地与第一延伸体的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包覆件的外表面部分地与第二延伸体的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第一梁体一体延伸形成第一延伸体和第二延伸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可调式后前束连杆,通过整体结构化设计,有助于提升整体稳定性。

Adjustable rear toe l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后前束连杆
本技术属于车辆零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后前束连杆。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7089412U,主题名称为前束连杆支撑件及汽车,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支撑件本体、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支撑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件本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支撑件本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支撑件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支撑件本体的右侧”。然而,以上述技术专利为例,现有的前束连杆,在设计时对于整体稳定裕度考虑不够充分,需要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针对现有状况,提供一种可调式后前束连杆。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可调式后前束连杆包括第一梁体和分别位于第一梁体的两端端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梁体的一侧具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梁体的另一侧具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同轴设置有第一芯体、第一衬套和第一包覆件,所述第一衬套位于第一芯体和第一包覆件之间;所述第一梁体一体延伸形成第一延伸体和第二延伸体;所述第一包覆件的外表面部分地与第一延伸体的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包覆件的外表面部分地与第二延伸体的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第一梁体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延伸体和第二延伸体均仅位于第一梁体的同侧。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芯体、第一衬套和第一包覆件均呈圆柱状,所述第一芯体、第一衬套和第一包覆件均具有内贯通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芯体内接于第一衬套的内贯通孔,所述第一衬套内接于第一包覆件的内贯通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芯体、第二衬套和第二包覆件均呈圆柱状,所述第二芯体、第二衬套和第二包覆件均具有内贯通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芯体内接于第二衬套的内贯通孔,所述第二衬套内接于第二包覆件的内贯通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芯体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的相对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包覆件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的相对高度,所述第一包覆件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的相对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衬套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的相对高度。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芯体、第一衬套和第一包覆件形成第一连接槽。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形体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的相对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包覆件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的相对高度,所述第二包覆件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的相对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衬套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的相对高度。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芯体、第二衬套和第二包覆件形成第二连接槽。本技术公开的可调式后前束连杆,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整体结构化设计,有助于提升整体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第一梁体;11-第一延伸体;12-第二延伸体;13-第一装配孔;14-第二装配孔;15-第一凹槽;20-第一连接件;21-第一芯体;22-第一衬套;23-第一包覆件;24-第一连接槽;30-第二连接件;31-第二芯体;32-第二衬套;33-第二包覆件;34-第二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后前束连杆,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4,图1示出了所述可调式后前束连杆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2示出了所述可调式后前束连杆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3示出了所述可调式后前束连杆的俯视方向的可视结构,图4示出了所述可调式后前束连杆的爆炸结构。优选地,所述可调式后前束连杆包括第一梁体10和分别位于第一梁体10的两端端部的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其中:所述第一梁体10的一侧具有第一装配孔13,所述第一梁体10的另一侧具有第二装配孔14,所述第一连接件20位于第一装配孔13,所述第二连接件30位于第二装配孔14;所述第一连接件20(从内向外)同轴设置有第一芯体21、第一衬套22和第一包覆件23,所述第一衬套22位于第一芯体21和第一包覆件23之间;所述第一梁体10(设有第一连接件20的一侧)一体延伸形成第一延伸体11,所述第一梁体10(设有第二连接件30的一侧)一体延伸形成第二延伸体12;所述第一包覆件23的外表面部分地与第一延伸体11的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包覆件33的外表面部分地与第二延伸体12的内表面相互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体11和第二延伸体12均仅位于第一梁体10的同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体21、第一衬套22和第一包覆件23优选均呈圆柱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体21、第一衬套22和第一包覆件23优选均具有内贯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芯体21内接于第一衬套22的内贯通孔,所述第一衬套22内接于第一包覆件23的内贯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芯体31、第二衬套32和第二包覆件33优选均呈圆柱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芯体31、第二衬套32和第二包覆件33优选均具有内贯通孔。其中,所述第二芯体31内接于第二衬套32的内贯通孔,所述第二衬套32内接于第二包覆件33的内贯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梁体10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5,以便减轻自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体21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15的相对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包覆件23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15的相对高度,所述第一包覆件23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15的相对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衬套22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15的相对高度。换而言之,所述第一芯体21(的上表面)、第一衬套22(的上表面)和第一包覆件23(的上表面)之间呈阶梯状,所述第一芯体21、第一衬套22和第一包覆件23形成第一连接槽2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形体31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15的相对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包覆件33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15的相对高度,所述第二包覆件33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15的相对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衬套32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一凹槽15的相对高度。换而言之,所述第二芯体31(的上表面)、第二衬套32(的上表面)和第二包覆件33(的上表面)之间呈阶梯状,所述第二芯体31、第二衬套32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后前束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梁体和分别位于第一梁体的两端端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n所述第一梁体的一侧具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梁体的另一侧具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二装配孔;/n所述第一连接件同轴设置有第一芯体、第一衬套和第一包覆件,所述第一衬套位于第一芯体和第一包覆件之间;/n所述第一梁体一体延伸形成第一延伸体和第二延伸体;/n所述第一包覆件的外表面部分地与第一延伸体的内表面相互贴合,第二包覆件的外表面部分地与第二延伸体的内表面相互贴合;/n所述第一梁体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后前束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梁体和分别位于第一梁体的两端端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
所述第一梁体的一侧具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梁体的另一侧具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二装配孔;
所述第一连接件同轴设置有第一芯体、第一衬套和第一包覆件,所述第一衬套位于第一芯体和第一包覆件之间;
所述第一梁体一体延伸形成第一延伸体和第二延伸体;
所述第一包覆件的外表面部分地与第一延伸体的内表面相互贴合,第二包覆件的外表面部分地与第二延伸体的内表面相互贴合;
所述第一梁体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后前束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体和第二延伸体均仅位于第一梁体的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阳姜峰吕美国钱伟朱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