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道机构和分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26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道机构和分道方法,用于通过易于控制的方式实现高效率的分道传送。该分道机构包括传送区、第一引导杆、第二引导杆、第一气缸、滚动轮、和连接件。传送区的出口端用于和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以及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相对设置。第一引导杆和第二引导杆之间形成引导轨道,引导轨道用于引导物件的传送。滚动轮和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连接件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板的滑槽和滚动轮的凹槽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连接第一引导杆和连接板,第二连接柱连接第二引导杆和连接板。第一气缸用于控制引导轨道的出口的朝向在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和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之间移动,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分道传送。

A lane divid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道机构和分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分道机构和分道方法。
技术介绍
传送设备用于对物件进行传送。例如使用传送带传送物件。被传送的物件因所处的情况不同,有时需要对物件进行分类传送,例如,将所处情况不同的物件从一个传送带上分拣到不同的传送带传送。现有的分拣方案中,主要为使用人工将物件分拣到不同的传送带上,这样的方式,效率较低,导致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分道传送物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道机构和分道方法,用于通过易于控制的方式实现高效率的分道传送。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道机构,包括:传送区,所述传送区用于传送物件,所述传送区的出口端用于和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以及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相对设置;第一引导杆和第二引导杆,所述第一引导杆和所述第二引导杆在所述传送区上沿所述传送区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引导杆和所述第二引导杆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引导杆和所述第二引导杆之间形成引导轨道,所述引导轨道用于引导所述物件的传送;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传送区的上方;滚动轮,所述滚动轮和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滚动轮的侧面设有环形的凹槽;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引导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杆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控制所述引导轨道的出口的朝向在所述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之间移动。可选地,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和所述第一引导杆或所述第二引导杆固定连接;所述阻挡气缸用于通过所述阻挡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控制所述物件在所述引导轨道上的通行。可选地,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气缸通信连接;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杆或所述第二引导杆的末端,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引导轨道的出口是否有所述物件。可选地,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支撑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传送区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引导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杆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一引导杆通过嵌入所述第一引导杆的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和所述第二引导杆通过嵌入所述第二引导杆的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引导杆通过嵌入所述第一引导杆的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引导杆通过嵌入所述第二引导杆的轴承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相同;所述传送区的出口端还用于和第三传送道的入口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三传送道的入口端三者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控制所述引导轨道的出口的朝向在所述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三传送道的入口端三者之间移动。可选地,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金检机,所述金检机和所述第一气缸通信连接;所述金检机设置在所述传送区的上方,所述金检机比所述第一气缸靠近所述传送区的上游;所述金检机用于检测所述物件是否包括金属。可选地,所述传送区为传送皮带,所述物件为月饼,所述第一传送道用于传送不包括金属的所述物件,所述第二传送道用于传送包括金属的所述物件。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道方法,所述分道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分道机构上;所述分道方法包括:通过所述传送区沿所述引导轨道传送所述物件;当所述物件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以使得所述引导轨道的出口朝向所述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当所述物件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以使得所述引导轨道的出口朝向所述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通过所述传送区,将所述物件传送出所述引导轨道的出口。可选地,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金检机,所述金检机和所述第一气缸通信连接;所述金检机设置在所述传送区的上方,所述金检机比所述第一气缸靠近所述传送区的上游;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金检机未检测到所述物件包括金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道机构包括传送区、第一引导杆、第二引导杆、第一气缸、滚动轮、和连接件。其中,传送区用于传送物件,传送区的出口端用于和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以及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相对设置。传送区上的物件可分道传送到第一传送道和第二传送道上。第一引导杆和第二引导杆在传送区上沿传送区的传送方向延伸,第一引导杆和第二引导杆间隔设置,第一引导杆和第二引导杆之间形成引导轨道,引导轨道用于引导物件的传送,从而,传送区上的物件在第一引导杆和第二引导杆之间传送。第一气缸位于传送区的上方,滚动轮和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滚动轮的侧面设有环形的凹槽。连接件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连接板上设有滑槽,滑槽和凹槽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和第一引导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和第二引导杆转动连接。这样,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可控制滚动轮移动,因滚动轮的凹槽和连接板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和第一引导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柱和第二引导杆转动连接,从而,移动的滚动轮可带动第一引导杆和第二引导杆进行偏转。这样,第一气缸用于通过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控制引导轨道的出口的朝向在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和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之间移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易于控制,通过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可控制传送区上的物件传送到第一传送道或第二传送道上,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分道传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分道机构的左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分道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分道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5为图1所示的分道机构的另一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6为图1所示的分道机构的另一使用状态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传送区,所述传送区用于传送物件,所述传送区的出口端用于和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以及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相对设置;/n第一引导杆和第二引导杆,所述第一引导杆和所述第二引导杆在所述传送区上沿所述传送区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引导杆和所述第二引导杆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引导杆和所述第二引导杆之间形成引导轨道,所述引导轨道用于引导所述物件的传送;/n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传送区的上方;/n滚动轮,所述滚动轮和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滚动轮的侧面设有环形的凹槽;/n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引导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杆转动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控制所述引导轨道的出口的朝向在所述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之间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区,所述传送区用于传送物件,所述传送区的出口端用于和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以及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相对设置;
第一引导杆和第二引导杆,所述第一引导杆和所述第二引导杆在所述传送区上沿所述传送区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引导杆和所述第二引导杆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引导杆和所述第二引导杆之间形成引导轨道,所述引导轨道用于引导所述物件的传送;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传送区的上方;
滚动轮,所述滚动轮和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滚动轮的侧面设有环形的凹槽;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引导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杆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控制所述引导轨道的出口的朝向在所述第一传送道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传送道的入口端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和所述第一引导杆或所述第二引导杆固定连接;
所述阻挡气缸用于通过所述阻挡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控制所述物件在所述引导轨道上的通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气缸通信连接;
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杆或所述第二引导杆的末端,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引导轨道的出口是否有所述物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道机构还包括支撑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传送区的上方;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引导杆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杆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一引导杆通过嵌入所述第一引导杆的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柱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泉赵钟兴麦家明吴国维王凤娇李普王和森林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