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柔软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23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柔软面料,包括面料主体和第三作用层,所述面料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作用层,且第一作用层的下方缝合有第二作用层,所述第三作用层缝合在第二作用层的下方,所述第一作用层的内部缝合有芯纱纤维,且芯纱纤维的外侧穿插有包芯纤维,所述第一作用层的上表面缝合有海绵贴片,所述第二作用层的内部安装有挤压块,且挤压块之间安装有阻燃涤纶层,所述第三作用层的上表面安装有中空吸湿发热纱,且中空吸湿发热纱的之间设置有聚酯纤维线,所述中空吸湿发热纱的外侧连接有精梳棉线。该轻质柔软面料,采用挤压块与海绵贴片,通过挤压块增加面料主体收缩程度,进而提高面料主体的柔软程度,降低面料主体的重量。

A light soft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柔软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轻质柔软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面料美观、柔软、舒适。现在面料单一的结构质量较轻,但穿着一段时间后面料容易发生,而较厚的面料虽比较柔软,但质量较重使用人员穿着感觉较重,所以缺乏一种轻质柔软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柔软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质量较重使用人员穿着感觉较重,所以缺乏一种轻质柔软面料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柔软面料,包括面料主体和第三作用层,所述面料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作用层,且第一作用层的下方缝合有第二作用层,所述第三作用层缝合在第二作用层的下方,所述第一作用层的内部缝合有芯纱纤维,且芯纱纤维的外侧穿插有包芯纤维,所述第一作用层的上表面缝合有海绵贴片,所述第二作用层的内部安装有挤压块,且挤压块之间安装有阻燃涤纶层,所述第三作用层的上表面安装有中空吸湿发热纱,且中空吸湿发热纱的之间设置有聚酯纤维线,所述中空吸湿发热纱的外侧连接有精梳棉线。优选的,所述第一作用层的宽度小于第二作用层的宽度,且第二作用层宽度为第三作用层宽度的两倍。优选的,所述芯纱纤维与包芯纤维交错分布在第一作用层上,且第一作用层与海绵贴片相互平行,并且海绵贴片呈矩形分布在第一作用层上。优选的,所述挤压块关于第二作用层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挤压块的纵截面为“V”字结构,并且挤压块与阻燃涤纶层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中空吸湿发热纱与聚酯纤维线等距离分布在第三作用层上,且中空吸湿发热纱与精梳棉线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精梳棉线同时贯穿在中空吸湿发热纱与聚酯纤维线上,且中空吸湿发热纱的直径小于聚酯纤维线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轻质柔软面料,1、采用挤压块与海绵贴片,通过挤压块增加面料主体收缩程度,进而提高面料主体的柔软程度,降低面料主体的重量,避免面料主体在挤压过程中发生形变,并通过海绵贴片增加面料主体的延展性,确保面料主体的使用寿命;2、采用阻燃涤纶层与中空吸湿发热纱,利用阻燃涤纶和第一导电纤维相互交织组成外层,达到了使面料表层的柔软度提高,并通过中空吸湿发热纱,通过中空吸湿发热纱将使用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进行传导,提升面料主体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作用层正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作用层侧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作用层正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料主体;2、第一作用层;3、第二作用层;4、第三作用层;5、芯纱纤维;6、包芯纤维;7、海绵贴片;8、挤压块;9、阻燃涤纶层;10、中空吸湿发热纱;11、聚酯纤维线;12、精梳棉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质柔软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第一作用层2、第二作用层3、第三作用层4、芯纱纤维5、包芯纤维6、海绵贴片7、挤压块8、阻燃涤纶层9、中空吸湿发热纱10、聚酯纤维线11和精梳棉线12,面料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作用层2,且第一作用层2的下方缝合有第二作用层3,第三作用层4缝合在第二作用层3的下方,第一作用层2的内部缝合有芯纱纤维5,且芯纱纤维5的外侧穿插有包芯纤维6,第一作用层2的上表面缝合有海绵贴片7,第二作用层3的内部安装有挤压块8,且挤压块8之间安装有阻燃涤纶层9,第三作用层4的上表面安装有中空吸湿发热纱10,且中空吸湿发热纱10的之间设置有聚酯纤维线11,中空吸湿发热纱10的外侧连接有精梳棉线12,第一作用层2的宽度小于第二作用层3的宽度,且第二作用层3宽度为第三作用层4宽度的两倍,通过第三作用层4将第一作用层2与第二作用层3受到的挤压力进行降低,提升面料主体1使得舒适度,芯纱纤维5与包芯纤维6交错分布在第一作用层2上,且第一作用层2与海绵贴片7相互平行,并且海绵贴片7呈矩形分布在第一作用层2上,通过海绵贴片7提升第一作用层2内部结构的柔软度,并通过芯纱纤维5与包芯纤维6增加第一作用层2结构强度,挤压块8关于第二作用层3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挤压块8的纵截面为“V”字结构,并且挤压块8与阻燃涤纶层9相互贴合,通过挤压块8将外侧的挤压力进行传输,提升布料使用过程的弹性,中空吸湿发热纱10与聚酯纤维线11等距离分布在第三作用层4上,且中空吸湿发热纱10与精梳棉线12相互垂直,通过中空吸湿发热纱10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释放,并利用精梳棉线12增加第三作用层4柔软度,精梳棉线12同时贯穿在中空吸湿发热纱10与聚酯纤维线11上,且中空吸湿发热纱10的直径小于聚酯纤维线11的直径,利用精梳棉线12提升中空吸湿发热纱10与聚酯纤维线11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中空吸湿发热纱10与聚酯纤维线11发生松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轻质柔软面料时,根据图1及图4所示,当制衣人员将面料主体1加工成衣物时,第一作用层2与第三作用层4将面料主体1表面及内部受到的挤压力进行传导,并利用第二作用层3受到第一作用层2与第三作用层4其中一侧挤压向内收缩,包芯纤维6与芯纱纤维5对第一作用层2的外侧进行支撑,避免衣物在使用过程中,第一作用层2发生形变,并通过海绵贴片7增加第一作用层2外侧的柔软度,便于手部的握持,第三作用层4内部的中空吸湿发热纱10将衣物穿着过程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并进行传导,随后利用聚酯纤维线11与精梳棉线12增加第三作用层4穿着过程中的摩擦力,当使用人员在握持衣物时,第二作用层3内部的挤压块8向内部移动,通过挤压块8向内侧进行移动,并将力度传导到阻燃涤纶层9的内部,从而增加衣服使用过程中的柔软度。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柔软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和第三作用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作用层(2),且第一作用层(2)的下方缝合有第二作用层(3),所述第三作用层(4)缝合在第二作用层(3)的下方,所述第一作用层(2)的内部缝合有芯纱纤维(5),且芯纱纤维(5)的外侧穿插有包芯纤维(6),所述第一作用层(2)的上表面缝合有海绵贴片(7),所述第二作用层(3)的内部安装有挤压块(8),且挤压块(8)之间安装有阻燃涤纶层(9),所述第三作用层(4)的上表面安装有中空吸湿发热纱(10),且中空吸湿发热纱(10)的之间设置有聚酯纤维线(11),所述中空吸湿发热纱(10)的外侧连接有精梳棉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柔软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和第三作用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作用层(2),且第一作用层(2)的下方缝合有第二作用层(3),所述第三作用层(4)缝合在第二作用层(3)的下方,所述第一作用层(2)的内部缝合有芯纱纤维(5),且芯纱纤维(5)的外侧穿插有包芯纤维(6),所述第一作用层(2)的上表面缝合有海绵贴片(7),所述第二作用层(3)的内部安装有挤压块(8),且挤压块(8)之间安装有阻燃涤纶层(9),所述第三作用层(4)的上表面安装有中空吸湿发热纱(10),且中空吸湿发热纱(10)的之间设置有聚酯纤维线(11),所述中空吸湿发热纱(10)的外侧连接有精梳棉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柔软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层(2)的宽度小于第二作用层(3)的宽度,且第二作用层(3)宽度为第三作用层(4)宽度的两倍。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飞胡玉华汤文联高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玉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