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复合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22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地板,包括板体,上述板体置于车架上,上述板体包括弹性层、拼装层、隔绝层、防水层,上述弹性层置于板体最底部,上述弹性层上端设有拼装层,上述拼装层上端设有隔绝层,上述隔绝层上端设有防水层,上述防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摩擦凸起,以期望降低现有公交车产生怠速抖动时,通过地板将震感传递至乘客,给乘客造成较大的不适感的问题。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复合地板
本技术涉及车载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地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公交车出行已经是人们常见的出行方式之一,其公交车每日的使用量较大,且搭乘的乘客较多,根据现有的机动车安全技术现状,公交车通常根据车辆行驶环境,设定了固定里程和时间强制报废,以保证公交车在逐渐磨损的情况下,依旧具有基本的安全性;公交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磨损或部件损坏,由于公交车的使用环境,需要经常停靠,故公交车的发动机怠速比较低,同时由于车辆前后轮的距离较大,由于公交车传动部件的连接距较远,所以公交车在怠速时会具有一定的抖动现象;而该现象在机械没有出现较大磨损,且机械设备运转比较稳定时,抖动轻微,不明显;但是,当公交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磨损后,产生的抖动现象就会比较突出;由于磨损抖动现象属于机械正常磨损,不影响公交车的正常行驶安全,通常在检查后会继续服役;因此,这部分车辆在启动或缓慢行驶过程中会出现怠速抖动,而该抖动易通过地板作用于乘客,易造成乘客的不适感;因此,研发一款在车辆磨损后有效降低震动感的地板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地板,以期望降低现有公交车产生怠速抖动时,通过地板将震感传递至乘客,给乘客造成较大的不适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复合地板,包括板体,上述板体置于车架上,上述板体包括弹性层、拼装层、隔绝层、防水层,上述弹性层置于板体最底部,上述弹性层上端设有拼装层,上述拼装层上端设有隔绝层,上述隔绝层上端设有防水层,上述防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摩擦凸起。作为优选,上述拼装层包括至少两个拼装单元,上述拼装单元上设有榫卯槽,相邻的两个拼装单元上的榫卯槽相适配,且由相邻榫卯槽并构成安装槽,上述安装槽中设有榫头,上述榫头外形轮毂与安装槽内腔相适配。作为优选,上述防水层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且相邻的两个摩擦凸起之间间隙相同。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摩擦凸起的侧壁由上端向下端逐步倾斜。作为优选,上述隔绝层包括隔热板、隔音板,上述隔热板贴合隔音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弹性层降低车架抖动产生的冲击,通过拼装层保证力的均匀传递,通过隔绝层降低震动产生的噪音,通过防水层隔绝上层水分,避免水分落入拼装层,通过摩擦凸起接触乘客,避免乘客在防水层上行走滑倒。本技术采用拼装单元进行拼装通过多个拼装单元能够适应不同的车架形状,通过榫卯槽形成安装槽,采用榫头进行锁紧,其结构简单,稳定性良好,且安装方便。本技术防水层采用二氧化钛涂层,使防水层具有良好的自洁性,以提高清洁效率。本技术的摩擦凸起呈倾斜状,使其水分在接触摩擦凸起后能够沿着倾斜部分滑落到防水层,避免水分在摩擦凸起上堆积,导致乘客意外打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拼装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拼装层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1摩擦凸起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隔绝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板体、2-车架、3-弹性层、4-拼装层、5-隔绝层、6-防水层、7-摩擦凸起、401-拼装单元、402-榫卯槽、403-安装槽、404-榫头、501-隔热板、502-隔音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多功能复合地板,包括板体1,上述板体1置于车架2上,其车架2为车辆支架/座体,上述板体1包括弹性层3、拼装层4、隔绝层5、防水层6,上述弹性层3置于板体1最底部,上述弹性层3上端设有拼装层4,上述拼装层4上端设有隔绝层5,上述隔绝层5上端设有防水层6,上述防水层6表面设有多个摩擦凸起7;其中,弹性层3为PVC塑胶板,通过弹性层使板体1有良好的耐磨性、卫生性,在车辆抖动时形成的冲量,弹性层3会产生反弹及吸收震动,并进行初步隔音。其中,拼装层4为现有金属板,通过拼装层4将弹性层3传递的力进行分散,使其均匀作用于上方隔绝层5,通过隔绝层5进行二次隔音和隔热,以降低噪音对乘客的影响,同时降低热桥现象的发生。其中,防水层6采用软垫结构,进而促使防水层6不承担或少量承担乘客压力,且防水层6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避免过度抖动导致防水层6承载过大产生破裂,因此,防水层6可以是现有的高密度橡胶板;其摩擦凸起7粘接在防水层6上端,用于由摩擦凸起7接触乘客。具体的,弹性层3厚度有15-30毫米的厚度,拼装层4厚度有30-50毫米,其弹性层3通过热熔胶粘接在拼装层4底部,其拼装层4根据车架2尺寸相适配,其中隔绝层5粘接在拼装层4上端,隔绝层5厚度有15-30毫米,并与拼装层4平面尺寸相吻合,其防水层6粘接在隔绝层5上端,其防水层6平面尺寸大于或等于隔绝层5平面尺寸。在车辆发生抖动时,通过弹性层3进行减震和初步隔音,通过拼装层4承受载荷和分散作用力,通过隔绝层5进行二次隔音,通过防水层6隔绝水分,避免乘客意外洒落的水分流入板体1,提高了板体1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便于拼装层4安装,上述拼装层4包括至少两个拼装单元401,上述拼装单元401上设有榫卯槽402,相邻的两个拼装单元401上的榫卯槽402相适配,且由邻相的榫卯槽402并构成安装槽403。上述安装槽403中设有榫头404,上述榫头404外形轮毂与安装槽403内腔相适配,其中拼装单元401为现有金属板,且拼装单元401呈矩形以便于拼装,榫卯槽402置于拼装单元401上,且榫卯槽402延伸至拼装单元401边沿,且相邻的两个榫卯槽402相互对称,其榫头404为具有一定硬度的物体,例如金属、压缩实木等。具体的,榫卯槽402延伸为榫卯槽402末端,榫卯槽402首端宽度大于榫卯槽402末端,在安装时,拼装单元401与拼装单元401相互抵触,使相邻的拼装单元401上的榫卯槽402相互对应,且邻相的两个拼装单元401上的榫卯槽402合并构成安装槽403,通过榫头404插入安装槽403中,其榫头404外形轮廓与安装槽403内部轮廓相吻合,由榫头404抵触安装槽403内壁,避免拼装单元401在安装后随意晃动,保证了安装后的稳定性。实施例3: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便于板体1的清洁,上述防水层6表面涂有二氧化钛涂层,且相邻的两个摩擦凸起7之间间隙相同,通过在防水层6上涂抹二氧化钛涂层,利用二氧化钛的性质,使表面污染物或灰尘颗粒在水流的作用下自动脱落,利于清洁,通过相邻的两个摩擦凸起7之间间隙相同,以保证摩擦凸起7在接触人体后,能够有效的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复合地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置于车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包括弹性层(3)、拼装层(4)、隔绝层(5)、防水层(6),所述弹性层(3)置于板体(1)最底部,所述弹性层(3)上端设有拼装层(4),所述拼装层(4)上端设有隔绝层(5),所述隔绝层(5)上端设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表面设有多个摩擦凸起(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地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置于车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包括弹性层(3)、拼装层(4)、隔绝层(5)、防水层(6),所述弹性层(3)置于板体(1)最底部,所述弹性层(3)上端设有拼装层(4),所述拼装层(4)上端设有隔绝层(5),所述隔绝层(5)上端设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表面设有多个摩擦凸起(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层(4)包括至少两个拼装单元(401),所述拼装单元(401)上设有榫卯槽(402),相邻的两个拼装单元(401)上的榫卯槽(402)相适配,且由相邻榫卯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军越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