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渣冷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19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蔗渣冷压成型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上方设置有外腔,在外腔内部设置有两块半圆柱型的内腔,在内腔内部设置有可在内腔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便,能将甘蔗渣挤压成柱状体,使甘蔗渣更方便运输。

A cold press forming device for bagas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蔗渣冷压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甘蔗渣冷压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甘蔗渣是由甘蔗在甘蔗压榨机内,通过破碎和压榨来进行提取甘蔗汁后残留的甘蔗茎纤维残渣。甘蔗渣是由甘蔗制糖遗留下来的副产物,也是甘蔗制糖的只要废弃物,其比例可以达到废弃物的24%~27%。传统的制糖工业中,大多数的甘蔗渣主要被直接燃烧或弃之不用,其整个甘蔗渣的利用效率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带来环境的污染。根据资料显示,按目前我国一年的蔗糖产量1100万吨来预估,全国制糖企业在生产蔗糖的同时,也带来了600~650万吨废弃甘蔗渣。这就表示,发展甘蔗渣的利用技术是制糖企业发展循环利用,环保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制糖产业工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只要能够合理开发蔗渣,不但能给蔗糖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能给其他行业提供许多的资源。这就意味着,发展甘蔗渣,不仅能够给制糖工业带来效益,同时对其他行业也有很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简便的甘蔗渣冷压成型装置,能将甘蔗渣挤压成柱状体,使甘蔗渣更方便运输,同时使甘蔗渣内的水分减少,提高焚烧效率。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甘蔗渣冷压成型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上方设置有外腔,在外腔内部设置有两块半圆柱型的内腔,在内腔内部设置有可在内腔上下移动的活塞杆。进一步的,所述外腔包括圆柱形中空的腔体,在腔体下方设置有底座。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凸部,在外腔的底座上设置有与凸部配合用以对外腔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孔。进一步的,在活塞杆上方设置有可控制活塞杆上下运动的液压缸,在活塞杆与液压缸之间设置有用以夹紧活塞杆的夹具。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上端设置有喇叭口。进一步的,在内腔底部设置有有漏液槽,在外腔底部设置有过液槽,过液槽一端与漏液槽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漏液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将甘蔗渣挤压成柱状体,使甘蔗渣更方便运输,同时使甘蔗渣内的水分减少,提高焚烧效率;(2)本技术在内腔上端设置喇叭口,使甘蔗渣更容易倒进内腔中,避免甘蔗渣散落到外部;(3)本技术在内腔底部设置有有漏液槽,在外腔底部设置过液槽,过液槽一端与漏液槽连通,另一端设置漏液孔,通过漏液槽、过夜槽、漏液孔组成的通道,可以将甘蔗渣挤压出的蔗糖水排出。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0-底板;11-凸部;20-外腔;21-腔体;22-底座;23-限位孔;24-过液槽;25-漏液孔;30-内腔;31-喇叭口;32-漏液槽;40-活塞杆;50-液压缸;51-夹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甘蔗渣冷压成型装置,包括底板10,在底板10上方设置有外腔20,在外腔20内部设置有两块半圆柱型的内腔30,在内腔30内部设置有可在内腔30上下移动的活塞杆40。将甘蔗渣放进内腔30中,再通过活塞杆40对内腔30中的甘蔗渣进行挤压,可以使甘蔗渣更加凝实,同时甘蔗渣内的水分减少,方便甘蔗渣的运输和焚烧。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腔20包括圆柱形中空的腔体21,在腔体21下方设置有底座22。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上端面设置有凸部11,在外腔20的底座22上设置有与凸部11配合用以对外腔20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孔23。本实施例中,在活塞杆40上方设置有可控制活塞杆40上下运动的液压缸50,在活塞杆40与液压缸50之间设置有用以夹紧活塞杆40的夹具51。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腔30上端设置有喇叭口31。在内腔30上端设置喇叭口31,使甘蔗渣更容易倒进内腔30中,避免甘蔗渣散落到外部。本实施例中,在内腔30底部设置有有漏液槽32,在外腔20底部设置有过液槽24,过液槽24一端与漏液槽32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漏液孔25。在内腔30底部设置有有漏液槽32,在外腔20底部设置过液槽24,过液槽24一端与漏液槽32连通,另一端设置漏液孔25,通过漏液槽32、过夜槽、漏液孔25组成的通道,可以将甘蔗渣挤压出的蔗糖水排出。具体实施过程:先将制糖后的甘蔗渣放入内腔30中,通过控制液压缸50动作,使液压缸50的活塞推杆伸出,进而带动活塞杆40向下运动,对内腔30内的甘蔗渣进行挤压,当挤压到一定程度后,液压缸50的活塞推杆停止向下伸出,并保持该行程一定时间,该时间可设定为20~30秒,在挤压的过程中,甘蔗渣内残留的蔗糖水经过漏液槽32、过夜槽、漏液孔25组成的通道流出,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挤压之后,液压缸50的活塞推杆收回复位,带动活塞杆40向上运动,此时拔出内腔30,取出挤压成柱状的甘蔗渣,完成甘蔗渣的挤压。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渣冷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在底板上方设置有外腔,在外腔内部设置有两块半圆柱型的内腔,在内腔内部设置有可在内腔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所述外腔包括圆柱形中空的腔体,在腔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凸部,在外腔的底座上设置有与凸部配合用以对外腔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孔,在活塞杆上方设置有可控制活塞杆上下运动的液压缸,在活塞杆与液压缸之间设置有用以夹紧活塞杆的夹具,所述内腔上端设置有喇叭口,在内腔底部设置有有漏液槽,在外腔底部设置有过液槽,过液槽一端与漏液槽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漏液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渣冷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在底板上方设置有外腔,在外腔内部设置有两块半圆柱型的内腔,在内腔内部设置有可在内腔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所述外腔包括圆柱形中空的腔体,在腔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凸部,在外腔的底座上设置有与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黄镇雄陈兴国黄文城何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